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刊1999年第4期刊发《孩子,回来上学吧》一文,报道了湖北女孩柏远琴失学的情形,引起强烈反响,农村孩子辍学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话题。一些读者给本刊来信来电话,纷纷对此发表意见。一封署名“南召女孩津津”的读者来信指出,除了家境贫穷交不起学费之外,老师和家长教育方法不当,也是导致某些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这位读者说,如今一些孩子心理早熟,初中就开始谈恋爱,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家长知道后只管臭骂一顿,甚至拳脚相加;老师知道了也没啥高招,只知道当着许多同学的面大声训斥他们,使他们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遇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我所在的学校在乡村,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的,家访时经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子女:“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回来种田。”类似这样的“厌农”教育非常普遍,似乎将来孩子回来种田就是没有出息,是对他们不好好读书的惩罚。  相似文献   

3.
郑莹 《活力》2011,(6):81-81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英语教学走进小学课堂开始,便出现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有的学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有的学生却困难重重,特别是对于家庭里英语氛围单薄的农村孩子而言,英语学习明显的缺乏活力和效率。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进行摸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个人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随着这几年来杭州教育建设的跟进,以及这方面制度的改善,学区房已经没有几年前那种“千金易得,一房难求”的受欢迎程度了。可能也还有一部分家长在买房子时会考虑这个问题,但是这个因素的影响似乎已经淡化了很多。这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很多家长在观念上发生了转变,许多人认为在小学阶段没必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最主要的还是要给孩子一个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读书的话主要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很多所谓的名牌小学更多的还是一种心理作用。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特别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坚持要买学区房的,特…  相似文献   

5.
过去,山东省招远市辛庄镇的农民不知啥时候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孩子毕业后,就千方百计求亲托友,花钱送礼,给孩子在外面找个工作,即使挣钱少,每月靠家里补贴,也皆大欢喜。常听到不少人见了面,首先是打听孩子毕业后在哪上班。如果孩子在外面上班,当家长的回答的声音中都透着甜蜜和自豪。而那些孩子在家务农的家长却在嗓子眼里答:咱没能耐,孩子搬土块。音低面惭,仿佛做了错事,大有对不起孩子对不起世人之感。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没有人愿意种地,不仅刚毕业的孩子拼着命往外跑,就连那些在农村扎了半辈子根的人,也觉得种地没意…  相似文献   

6.
感受幸福     
儿子上小学了,进了一所比较不错的学校。同事们时常会说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家长想方设法托人、请客、送礼,争着抢着花钱把孩子送进一所师资、环境、硬件设施都不错的学校,想让孩子受到最好最完美的教育。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陪送、陪读、陪吃、陪学……我也是凡夫俗子,没能逃出这样的怪固。可总觉现  相似文献   

7.
经济富足是每个现代家庭渴求的目标,谁愿意甘守寂寞和拮据而碌碌无为?!然而,创业致富、千头万绪,许多人感到迷惘,不知该如何介入。其实,投资创业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 办个儿童接送公司 接送孩子上学或上幼儿园,是令每个家庭尤其是年轻父母头疼的事。当家长的都有自己的工作或生意,不可能每天都抽出时间按时接送孩子,特别是当前“学生减负”后,在校学习时间少了,放学早、课余时间长,家长担心孩子疯玩、上游戏厅,却苦于没有时间照看。由此分析,儿童接送业是一块相当巨大且前景十分诱人的市场。 办个儿童接送公司,不需太大投…  相似文献   

8.
小翠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借这个名字,看一看农村孩子在城里的情形。 农村空了,除了老人和儿童,青壮年都到城里打工,包括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她们出来不光为赚钱,还因寂寞。空空荡荡的乡村,姑娘守在那里做什么呢?农村的女孩子离不开伴儿,女伴儿们进城了,自己也进城。农村青年进城并不因为城里对他们多么好,是耕地少,劳动力转移到有劳动的地方。譬如小翠。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11,(6):86-89
教育名盘典范只为孩子的未来教育,永远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家长心中所担心的大事。为了能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多数家长不惜在置业中投入重金,于是教育地产便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作为漳州知名教育地产,冠成国际与漳州市实验小学强强联手,使得项目一开盘便成为漳州第一高价盘,并且保持着迅猛的热销势头。漳州南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才文表示,冠成国际与漳州市实验小学的联姻是一种缘分,冠成国际在漳州市实验小学新校区筹建期间,了解到了紧邻的实验小学新校区建设用地面积及建设资金不足,  相似文献   

10.
滴滴辛酸园丁泪曾广友,张萃勇编者按:这是一篇催人泪下的报道,是几位乡村教师用自己的血泪写成的故事。在我国,农村是教育的贫弱地区,而就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广大乡村教师任劳任怨、含辛茹苦,默默地耕耘着。为了明天的农村与城市一样的美好,为了农村的孩子能够成...  相似文献   

11.
“象牙塔”应拒绝尴尬农村学校教育现状透视对每一位望子成龙的农村家长而言,学校无疑是自己最可信赖的心理寄托───象牙塔里多栋梁。然而当他们千方百计把昔日的黑屋子破桌子变成历史之后,却无奈地发现自己面对的竟是难以拒绝的另一种尴尬。小学毕业的孩子连一封普通...  相似文献   

12.
孙道荣 《乡镇论坛》2011,(21):21-21
当地很贫穷,吃得很差,有的孩子早上去上学,甚至是饿着肚子的。为了帮助这些山区里的孩子.由政府出资,每天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只免费的鸡蛋。  相似文献   

13.
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农村小学男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项目启动,以往师范院校学生大多为女生,大批量男生生源的涌入对已有的培养体系提出了挑战,因此,建设适应未来男教师特点和专业发展的培养体系,不仅可以满足乡村小学对男教师的职业需求,还可以推动湖南乡村小学教育质量不断进步。文章主要围绕湖南乡村小学男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体系建设意义、湖南乡村小学男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湖南乡村小学男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体系建设策略、湖南乡村小学男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注意事项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更好地改进湖南乡村小学男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体系,充分调动男性投入小学教育的积极性,为乡村小学培养专业能力过硬、职业情怀浓厚的未来男教师。  相似文献   

14.
徐文倩 《活力》2023,(5):181-18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重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但在偏远农村地区,美育仍是农村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以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上河东村的界端小学为调研对象,试图通过实地考察界端小学的现状,发现目前乡村美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对此困境提出可参考的对策,给乡村美育建设一些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实话实说     
乡村图书室莫成“花架子”近来,笔者在乡村调研时发现,农村的许多地方虽然都建起了图书室(馆),但在管理使用上却存在众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没能真正发挥图书室的作用。一是乡村图书室的藏书数量少,有些几千人的村却不足1000册书,不能满足农民借阅所需。二是图书的利用率低。许多村图书室虽然书籍、桌椅配套,但图书的利用率极低,村民平时想借书借不到,只有上级来检查时,临时借书装门面。群众花钱买来了个“花架子”。三是实用性的科技书籍少、“凑份”的书多,新书年增量少得可怜。大部分乡村图书室的图书来源于群众和上级捐赠…  相似文献   

16.
雨川 《乡镇论坛》2011,(34):43-44
退休老师甘当“孩子王” 1964年,时年20岁的袁焕芳便在家乡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青泊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而且一干就是漫长的35年,是当地学生和家长们公认的好老师。这些年里,尽管工作环境很苦,收入也低,但袁焕芳却十分热爱自己的教师工作。  相似文献   

17.
读罢贵刊《孩子,回来上学吧》一文,颇有感触。像柏远琴这样几次辍学的孩子,原因肯定不简单,笔者单就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让这些孩子安心学习,让已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谈三点粗浅看法:1.家长的目光要远孩子最初年幼无知,不具有求学的能力。因此,送孩子上学首先还得家长作出决断。而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求学问题,很大程度受到他们见识和素质的限制。比如有的家长目光短浅,认为孩子上学加重了家庭负担。这样的家长不仅不主动支持小孩子学习,往往还会卡孩子的脖子,为上学设置障碍。如果真这样,对于还不能自食其力的年幼学生,即使…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孩子爱上学汤姆现在英国读小学。几年前入学时,校长向家长介绍学校时的开场白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要让孩子们爱来上学!”近30年来,英国16岁以下学生一律免费接受教育,不提倡优选。汤姆现在上三年级了,他的确喜欢上学。英国学制每年有三个学期,三个长假。和这里的许多小伙伴一样,假期没过几天,他就掰着手指数日子盼着上学。孩子喜欢上学,原因很多,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没有压力,学生把上学当成能与小朋友共处的好去处;二是教学方法生动多样。英国小学里教师授课非常轻松,而且生动活泼,在“玩儿”中就使孩子受到知识的灌输。比…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文化根脉都清晰地显现在广大乡村。时至今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在农村的“攻城略地”,乡村的文化气息渐弱,尤其是乡村的学校教育,更加让人感到中国乡村文化的危亡。 理想的乡村学校是一种充满乡间文化气息的场所,这样的学校没有围墙,松散而有致地坐落在村庄或开阔的庄稼地边上;学生们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能帮家里做各种农活儿或家务;如果还有时间,就和小伙伴们去爬树、摸鱼,玩各种自创的游戏或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育     
在一旁看着孩子做作业好不好做家庭作业是孩子复习、消化、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的一种独立的自觉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有些家长总爱陪着孩于做作业,即使孩f能够自己做的题目,家长也指东道西,弄得孩子心烦意乱。时间长了他自己也不动脑思考了,家长怎么说就怎么写。有时家长因有事不能坐下来陪他,他就会溜之大吉,干脆不做了。即使做,也是潦潦草草、错误百出。这样的家长,时间、心血费厂不少,结果孩子的成绩如何呢?我想,肯定是事与愿违的。学生搞好学习是一种社会责任,做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