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瑜 《发展》2014,(8):78-79
目前企业招聘难和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多措并举,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切实解决招工难与就业难的并存矛盾。  相似文献   

2.
鄢平 《特区经济》2010,(6):298-300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劳动力市场低配置效率现象。通过梳理企业内生价值创造、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可能存在的内在逻辑联系,文章论证了影响企业劳动需求的基础条件,指出劳动力市场低配置效率现象的原因是企业的内生价值创造非优,从而为透视我国劳动力市场用工问题开辟了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地普遍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悖论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从企业岗位需求、劳动者的求职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剖析,希望为解决劳动力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寻找到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对福建东南经济发达地区的90家企业、6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以及部分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和民办职业中介机构所做的"节后农民工进城务工现状"专项调查显示:当前企业"招工难"现象不仅依然严峻,且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企业"招工难"现象透视(一)求职农民工人数减少。一是在调查中,各地职介所都反映,春节后来求职的农民工较往年减少;二是在调查中,有70%的企业反映工人比往年难招。如厦门市劳动力市场,需大于供0.64万人;又如去年厦门市每  相似文献   

5.
赵渊 《北方经济》2012,(4):50-51
本文在分析当前文化中小企业"招工难"的现状及其内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文化企业"招工难"的破解策略。即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加强中小文化企业的自我品牌建构与营销;提升文化中小企业综合实力;加强配套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2011,(12):70-74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我国来说,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然而,2011年春节前后,招工难现象却再度发生。在不少地方,曾经熙熙攘攘的劳务市场,如今却显得有些冷清;曾经是农民工"一岗难求",如今却是招聘企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工业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企业为压缩产品成本,不断缩减人力资源规模,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明显减弱,就业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本文从海西州当前就业形势、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工业经济特点等角度出发阐述了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等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面对不断蔓延的"用工荒",企业"招工难"现象将是常态。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对中专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造成中专生适应能力整体下滑的五个方面的原因,并提出须采取得力措施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否则将进一步加重"用工荒"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冷晓阳 《理论观察》2014,(8):146-147
当前,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正确研判我国的人才需求现状,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十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批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招技术人才更难的局面;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更难。如何破解这种矛盾,甬江职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全力为社会培养优秀服务型人才,着力构建与地方经济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道》2014,(3):22-25
春节过后,多地“用工荒”问题凸显,而另一方面,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也遭遇“就业难”问题。“用工荒”和“就业难”两种现象在今年春节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生命价值的珍惜,是现代社会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标识。当前我国大学生漠视自我生命、否定生命价值的现象屡屡可见,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安定,并且引起各类媒体、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面对当前周边时而发生的轻生、暴力、他杀等等现象,各大高校几乎都殚精竭力地去应对该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李"、"药"两起肇事案列的分析,着力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探究了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现象以及其错综复杂的诱因,指出要从根本上遏制这些现象,践行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武菲 《改革与开放》2013,(17):42-43
"二代"现象问题是当前我国复杂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是当代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分析"二代"现象,既有利于从社会环境背景中充分认识此社会现象的本质,同时也有利于透过此现象把握我国稀缺资源分配、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变革等宏观社会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中小企业的新问题、新趋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4县调研发现,当前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再遇新情况,应收账款明显增加,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太大、人才短缺尤其是培训服务奇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存在两个值得警觉的新趋势,一是企业负担重,并且很可能不断加重;二是招工难苗头初显,就业难很快会并存着局部地区的招工难.为促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应该强化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瞄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5.
寇凤超 《北方经济》2009,(22):14-15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两头反常"现象,需要各级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改善用工环境,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快推进以创业促就业工作,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初步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正>以创业促进就业,是改变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当前大学生创业却呈现出进展缓慢、创业成功率偏低的现象。因此,尽快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2012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的2500万人中,超过一半是大中专毕业生。在"十二五"期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春节前夕,人民网、《现代教育报》、《重庆日报》等多地媒体对京渝等多地中小学"同桌"逐步消逝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从大家讨论的结果看,对于当前中小学在教学形式上取消同桌排座这一现象贬有余而褒不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认识造成的,巨大的就业人数和就业单位有限的人力需求,新闻媒体造势、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单位的过渡挑剔是造成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制度、资金、用人单位支持、改革培养模式、见习基地的建设、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大学生"预就业"制度,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闪婚"作为一种快速的婚姻结合方式,它表现出的是当代社会中人们思想转型的结果。然而我国法律关于"闪婚"现象的管理,则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闪婚"现象在现代社会生存竞争中发展的越来越普遍,由此引发出诸多的问题,对于当前的"闪婚"现象,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包容和开放的姿态,客观地去看待,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规范和引导,法律应对"闪婚"现象作出反思,并加以完善和规制。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起步较晚,教学资源的投入相对较少,支持力度的不够,导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难以得到顺利的开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物流相关企业招贤难等社会现象。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公司化"实训基地的建设构想以及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公司化"实训基地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