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人力资本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出资注入企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确立人力资本出资的法律地位是人力资本出资制度施行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孙赫 《魅力中国》2012,(35):68-68
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物质资源实际上相当匮乏。如何通过企业制度安排使得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成具有现实价值的人力资本并与有限的物质资源优化组合产生新的生产力,成为我国公司立法的一个重要且迫切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人力资本出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公司法的视角下对人力资本出资进行理论探讨和规范研究,从阐释人力资本及其出资的概念、特点等入手,在分析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责任制度、竞业禁止制度的基础上,论述人力资本出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外国立法和实践深入探讨我国确认人力资本出资相关法律制度所应解决的问题,提出对人力资本出资的改进和制约措施,从而在理论和制度上为人力资本出资的引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流失过程中更应该注意的是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本的流失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取代物力资本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因素,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勇于突破传统公司资本理念的束缚,确立人力资本财产权的法律地位,允许人力资本出资并赋予人力资本出资者相应的股权收益。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出资的法学和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经营功能,在资本信用转化为资产信用的理念下,人力资本不应被排除在法定的出资形式之外。实现人力资本出资,首先要解决好人力资本价值的量化评估措施、履行人力资本出资责任的保障措施和降低人力资本产生的交易风险措施,并对将来提供的人力可否作为人力资本出资,是否应限制人力资本的折股比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朱晓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118-11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本出资已经是大势所趋.文章通过讨论人力资本出资在当前企业经营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揭示了人力资本出资的必然性,讨论了由于人力资本的特性所导致的人力资本出资所特有的一些风险以及对于这些风险的控制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股东出资瑕疵是指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存在缺陷,违反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一种行为。瑕疵出资人将其股权转让后,其对公司承担的出资填补责任应由受让人和出让人承担连带的填补责任。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理论发源于经济学,随着这一理论对法学特别是公司资本法律制度影响的日益深入,从经济学向法学引入人力资本理论就显得迫在眉睫,而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属性进行分析和界定,以完成人力资本理论从经济理念向法律理念的转变。本文即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本的法律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区别及其人力资本的法律属性,试图为人力资本理论在法学中的应用和完善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8.
张翊 《特区经济》2014,(5):182-183
我国2005年《公司法》修订后,扩大了公司出资的形式,但并没有明确将债权规定为法律允许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而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将债权作为公司出资的情况,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在积极倡导债权出资的合法化。因此,如何在借鉴国外优秀的法律理念的基础上,完善债权出资的具体法律规则,为投资者创造机会的同时更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就成了目前我国公司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卫斌 《产权导刊》2008,(10):47-48
(一)产权具有模糊性,难以避免产权纠纷。许多民营企业的产权界定不清晰,这或者是由于家族成员间产权界定不清,或者是由于增资部分(利润)产权在出资人之间划分不合理,很少考虑不同出资人(管理者)人力资本的不同作用,或者是由于缺少事先的法律认定,挂靠与注册为国有或集体企业而使民营企业陷入产权纠纷。  相似文献   

10.
龚波 《辽宁经济》2003,(3):34-34
《民法通则》颁布后,理论界对合伙财产性质的界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共有三种主张。 1.出资与积累两立说。认为合伙人出资的财产依当事人协议和出资的财产内容而定,一般情况下归合伙人共有,但同时承认特殊标的物的合伙财产可以归个人所有。 2.统一共有说。认为合伙财产同各合伙人自己所有的财产是划分开的,属于全体合伙人共同共有。合伙财产的出资与积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必须按照财产共有关系的法律,要由全体合伙人对合伙财产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linking investment (capital stock) and structural policies. Using a panel of 32 OECD countries from 1985 to 2013, we show that more stringent product and labour market regul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less investment (lower capital stock). The paper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existence of non-linear effects of employment protection legislation (EPL) on the capital stock. Several alternative testing methods show that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EPL is considerably stronger at higher levels. Finally, and importantly, the paper uncovers important policy interactions between product and labour market policies. Higher levels of product market regulations (covering state control, barriers to entrepreneurship and barriers to trade and investment) tend to amplify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PL and the capital stock and ETCR and the capital stock. Equally important is the finding that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quality of (legal) institutions alters the overall impact of regulations on capital deepening: better institutions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more stringent product and labour market regulations on the capital stock, possibly 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uncertainty as regards the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This result also implies that the benefit from product and labour market reforms may be smaller in countries with weaker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2.
高春亮 《南方经济》2020,39(5):65-78
人口红利下降被认为是新常态下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然而劳动投入不仅包含劳动数量,还包含劳动质量,分别对应于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由于在测量上忽视了高速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影响,在机制上忽视了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分布趋同的叠加影响,容易造成人口红利贡献高估且人口资本贡献低估。文章从人口迁移视角出发,参考拉姆齐无限期界模型建立人力资本积累方程,将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作用纳入分析,得出转换效应、迁移效应和共振效应,阐明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空间分布趋同的微观机制,得到检验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致性框架。以2013-2016年272个样本城市进行计量检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和内生性检验表明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的增长弹性排序不确定,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人力资本的增长贡献超过人口红利,分组检验进一步证实人力资本贡献超过人口红利,且存在相互叠加共同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共振效应。结论表明,若充分考虑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的积极影响,则人口红利的贡献确实被高估,而人力资本的贡献被低估。由此得出政策建议,应持续推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构筑劳动质量替代劳动数量的机制,以更好地应对新常态下人口红利下降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险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本文采用企业层面数据,检验了缴费率水平对于企业参保行为的影响。利用上海社会保险存在城保和镇保两种不同水平的制度,得到外生的缴费率差异,发现降低缴费率可以增加企业的参保程度。而且,缴费率的效应和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相关,在平均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企业,降低缴费率对提高参保程度的影响更大。在人力资本较高的企业,低缴费率的政策对提高参保程度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建立低水平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有助于社保覆盖面的扩大,同时通过自愿性补充保险制度满足更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依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建立扩展的索洛模型,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物质资本,以技术进步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阶段性特征,是转型期经济可持续增长源动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投资中的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在生产增长中的作用远大于实物资本的作用。职业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现性、高效性、多元性,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日渐受到重视。这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和教育投资结构中的比例逐渐提高,从而使得个人、企业和国家都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的投资。  相似文献   

16.
郗永勤  张其春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29-32
文章利用有效劳动模型和人力资本外部性增长模型,研究了福建省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高于物质资本的边际贡献率,对第一产业产生负向效应,对第二产业的正向效应高于第三产业。随后提出了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福建省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邵骏  张捷 《南方经济》2015,33(10):1-14
从制度环境质量、要素使用特征以及政府干预等方面探讨了中国服务业进入壁垒的形成机理,并利用拓展Orr模型实证检验进入壁垒对中国2008年40个二位数服务行业进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托行政审批制度的行业准入管制的放松有利于提高服务业进入率,但税收负担、资产规模和研发投入构成显著的进入壁垒,其中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的要求更高;政府干预形成的进入壁垒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庞大的营业额和资产规模上。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上海市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章从人力资本要素这个角度研究了上海市1978--2008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并对各种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解,发现上海经济快速增长有其内生性原因,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明显'尤其是人力资本的间接贡献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19.
知识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能够推动效率变革,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也将对技术创新效率的随机变动产生差异化影响。文章采用马尔可夫链模型研究了技术创新效率的内生性与随机波动效应,讨论了知识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变动趋势的差异化影响与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知识资本投入中技术创新效率具有内生性且随机变动效应明显,知识积累对技术进步产生负向冲击效应,加剧技术创新效率不确定性变化和随机波动;人力资本投入能够缓和阶段性技术进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负面冲击,使技术创新效率随机变动趋向平缓;知识资本投入比人力资本投入为技术创新效率变动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技术创新效率不确定性和非线性趋势主要是由知识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不同步引起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量化分析了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和随机波动效应,检验了技术创新效率随机变动不确定程度、技术创新效率的内生性和非线性变动趋势。建立和健全知识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市场配置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保护知识产权,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