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作为中华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客家文化在旅游开发中有着异常丰富的资源魅力。 客家文化对西部的广泛影响是西部客家文化专项旅游开发的基础。至今,我国西部的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和山西等许多省份都有客家人聚居,其中四川省有近40个县分布有客家人。作为外来移民,客家人在西部的拓垦给西部打上了深深的客家文化的烙印。从源流上看,客家祖先中被称为“秦雍流人”的一支就来自西部的陕  相似文献   

2.
贺州客家风情浓郁,客家文化丰富多彩。贺州与台湾客家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随着桂台经贸交流合作的发展,两地客家文化旅游合作大有可为。贺州以客家文化为纽带,采取打造桂台客家文化旅游示范区、整合旅游资源、增加景区吸引力、拓宽合作领域、创新营销策略、培养人才等措施,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打响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3.
论客家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俊昆  郭起华 《特区经济》2008,(12):148-150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明显。其中,广东"梅州客家山歌"与江西"兴国山歌"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充分运用节庆、参与体验、纪念品等模式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将促进客家山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带动客家地区经济发展、拓展客家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提升客家地区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地方文化以其个性鲜明、底蕴丰厚成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整理研究地方文化,开发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是发展地方旅游的必要手段。广西东南地区拥有丰富而且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地方发展旅游奠定基础,但由于主观及客观原因,桂东南地区的旅游尚未形成热潮。文章意在对桂东南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对开发的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杨群 《特区经济》2021,(1):99-10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圳古村落文化是古村居民为适应当地环境、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对研究深圳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文旅融合对深圳古村落发展的意义,并对深圳古村落文旅融合保护与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充分挖掘深圳古村落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深圳文化旅游品质,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村旅游逐步成为人们节假日和自驾游的首选.在此以梅州旅游产业发展为例,探讨我国乡村旅游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近几年,粤东梅州积极开展客家乡村游,不但有利于梅州作为“广东特色文化旅游区”建设,而且促进了粤东客家地域文化发展及梅州绿色经济产业的崛起,推动客家优秀文化传承,提升客家人的自我文化认同与自信.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给客家地区带来了冲击,存在景点同质化严重、民风民俗受到冲击、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营销手段陈旧等问题,客家地区旅游产业必须创新。应整合资源,打造文化新品牌;打破壁垒,开展旅游新合作;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旅游新营销。另外,还应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客家文化旅游新品牌。  相似文献   

8.
试论客家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一支独特的民系,有着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累。在其语言模式和文化体系中,作为客家民系重要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最引人注目、最优秀并最具代表性。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将有利于促进客家地区经济发展诸多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广西经济》2008,(10):4-4
9月5日.博白县廉政主题公园在该县公园隆重开园。作为广西首个廉政主题公园.博白县通过把客家深厚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与廉政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成功地把该园打造成为一个集教育、休闲、健身、赏景、陶情冶趣于一体的市民乐园,探索出了一条以客家文化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有浓厚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以成吉思汗陵为首的蒙古族文化资源成为该镇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区,是独特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1.
论赣南采茶戏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俊昆  魏丽英 《特区经济》2007,224(9):181-183
赣南采茶戏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促进采茶戏的发展,分析旅游开发对采茶戏发展的促进优势以及采茶戏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深圳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瑛 《特区经济》2008,(9):51-52
滨海旅游业是当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发展滨海旅游业,对深圳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深圳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具备开发滨海旅游业的优势条件。但目前深圳滨海旅游开发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有针对性地从市场定位、产品设计、区域合作等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滨海地区旅游城市化发展模式探讨与深圳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彦 《特区经济》2010,(3):145-147
分析了旅游城市化的特点和内涵,作为一种跨越式发展模式对推动滨海旅游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国际发展模式的比较,包括地中海模式和东南亚模式,深圳东部滨海地区应该选择符合自身的发展途径,坚持旅游城市化道路,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保卫原生态、保障原居民生活、发展体验经济、建设生态社区、制定政策措施等,促进旅游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22,(1):42-42
Chongqing Culture and Tourism Promotion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was held in Shenzhen from December 7th-8th, 2021. Themed as "Chongqing, a Land of Natural Wonder and a City with Cultural Appeal", the event aims to further promote our culture and tourism as Chongqing's symbolic brand, facilitate culture and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unleash the potential of culture and tourism consumption between the two places.  相似文献   

15.
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融合和应用,能够突显品牌特色,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客家文化作为我国区域文化中璀璨的一支,可以在茶叶区域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品牌传播、品牌文化塑造中融合和应用。这不仅有利于茶叶区域品牌的建设,而且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钟薇 《特区经济》2011,(9):168-170
以深圳浪骑游艇俱乐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俱乐部基础设施、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其现阶段的发展瓶颈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游艇经济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新模式,成为深圳现代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本文以黄山市为例,通过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构筑旅游文化产品体系,打造旅游文化新业态、发展旅游文化商品,实施旅游文化品牌项目带动、培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深度营销、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保护徽州文化生态、实现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深圳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华 《特区经济》2006,210(7):59-61
受国内旅游发展的驱动,经济型酒店成为深圳酒店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深圳经济型酒店通过采取连锁经营模式获取规模经济,通过标准化和服务质量进行品牌的建设,区位选择、人才培养、绿色经营是深圳经济型酒店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