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将受三个层次经济周期波动的共同作用:第一,2001年后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核心展开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第二,由中短期市场需求波动导致的经济景气周期(贸易周期、投资周期):第三,宏观政策和短期冲击性因素导致的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2.
社会总需求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组成.投资需求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成较大的波动状态,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艾德华 《中国经贸》2014,(11):118-121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波动门槛效应,总体上,在低波动时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减损效应,在高波动时期,波动对增长的影响正向不显著,但分不同工业行业性质下,竞争性行业在低波动期波动对增长有负影响,垄断性行业则有正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种价格指数关系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华 《特区经济》2005,(5):367-36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地增长,但是在增长的过程中,却伴随着时而高涨,时而紧缩。经济波动的原因,从需求方面来说,有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供给方面来说,可能是成本推动的,如果由需求引致的波动,首先表现为需求对象的价格的上涨和下降的波动,供给成本的改变对产品  相似文献   

5.
刘庆宝  未良莉 《特区经济》2007,(12):257-2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令世人瞩目。本文依据西方经济学各种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扩展的索洛模型,对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消费、投资、出口———即"三驾马车"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投资、出口是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持续高速增长的源动力。针对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而立”之年,中国经济正处于历史上第四个经济波动期。中央防止我国经济增长过热的方针正在实施过程中,世界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影响下呈现停滞甚至衰退迹象。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周期性经济波动,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中国经济逐渐呈现出增长速度加快,波动幅度减小等趋势,市场调节作用日益明显,经济体制革新和法治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经济连续、稳定地增长……这些都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7.
据测算,我国近些年来,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50%,大大高于一般发达国家20%左右的水平。改革开放十五年来,几乎每一次经济波动都与过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关;而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调整,又都与对投资失控进行有效治理相关。投资活动对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重大影响,决定了投资调控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只有紧紧抓住  相似文献   

8.
一、我区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 (一)近年来我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大大增强,GDP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增长轨迹 下图为1990年以来我区和全国GDP增长率变动轨迹.从图中可见,1990年以来我区和全国一样,共经历了三次周期波动,即1990-1995年、1996-1999年、2000-2004年.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波动周期,我区经济增长的变动特征也不相同,随着经济上升动能的不断增强,我区GDP增长率正在走出相对独立的上升轨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物价稳定等社会目标在内的经济周期波动指数,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政府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动态关联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投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前期具有有效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呈不断减弱趋势;经济波动更多地来源于自身冲击,政府投资激励贡献度偏低且不稳定。分产业分析发现,政府投资冲击引起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经济波动效应非常微弱,而对第三产业经济波动的影响强劲,并且表现出较长时期的持续性。中国现阶段的政府投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不能起到有效激励作用。本文认为,政府在利用投资调控经济运行时,不仅要关注投资规模,更要重视投资效率及投资效应。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与全国一样,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也经过了4轮波动,然而与全国经济的周期波动相比,山东省经济的周期波动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从不同侧面对山东省的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的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1994年全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从体制改革来看,1994年是我国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年,是中国改革攻坚战的第一年。从经济波动周期来看,预测1994年全国将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经济波动的收缩期,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将有所回落,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1994年全国经济增速为9—10%左右。从政策取向来看,1994年中央的调控政策将是温和的,不会太紧,也不会太松。太紧了,不利于各项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太松了,很容易造成经济过热,影响经济的"软着陆"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八十年代三次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中.上海经济增长峰值低于全国,收缩期快于全国,而回升期慢于全国,这已成为萦绕于上海人心头的阴影。过去的一年,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全面奋进,经济转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及潜在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走势看好,但在短期内呈现周期性波动。必须把握这种波动性从而避免经济波动大起大落。按照实际产出的构成成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净出口),使用方差分解法。从全期样本和滚动样本两方面探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减弱的成因,并针对可能扩大经济周期波动的潜在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期重庆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经济》2005,(5):37-40
上世纪90年代末,重庆经济受亚洲金融风波以及内需走弱等因素影响陷入低谷,经济增速持续走低,到1999年降至7.6%,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最低增速。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实施,直辖效应和三峡移民投资积累效应逐步释放,重庆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即改革开放以来第五轮周期波动的扩张期。近几年来,全市经济增长速度逐步走高,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改善、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李迎君 《特区经济》2011,(11):50-53
通过采用1978~2009年上海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时间序列资料,用HP滤波法分析了服务业发展对上海地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三次产业构成的上海国民经济总量中,服务业波动性最小但其相对波动性仍大于上海国民经济的增长波动。即虽然服务业相对于农业、工业对上海国民经济的稳定贡献大,但当前大力发展上海服务业仍是不利于地方经济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郭鹰 《开发研究》2012,(3):52-55
地方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往往是"留有余地"的,"留有余地"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且这个程度差异在时序上存在波动性。地方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留有余地"现象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预测方法技术导致、经济运行周期性波动导致、保守性估计导致和政绩评价压力导致,其影响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对2003—2010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会牺牲部分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余地";造成地方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留有余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三次产业的增长预期都比较保守,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增速对预期目标的准确性非常敏感;投资需求不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留有余地"程度的主要因素,但消费需求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留有余地"程度升高的一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地方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管理的四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动态单因子模型,本文就1996~2008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的周期关联问题进行了探索,结论认为:存在两种力量左右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动,一种是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联系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收敛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一种是国内特殊的投资和消费模式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脱钩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从中国入世之后GDP国际关联的特征来看,收敛性力量更强一些;而计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约58%可以由世界公共因子来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建立两变量SVAR模型,采用时间序列时域和频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金融周期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金融周期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在经济衰退期和繁荣期,金融周期冲击可以分别解释经济波动的57.78%和18.01%;(2)金融周期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呈现时变性,在2011年之前,造成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冲击是金融周期冲击,可以解释经济波动的60.79%,而在此之后,只能解释经济波动的17.88%;(3)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在不同的频域内存在着双向的影响关系,但在二者的主要周期部分金融周期领先经济周期波动,说明存在着从金融周期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机制;(4)金融周期的中周期和短周期分别与经济周期的中周期和短周期重合,表明二者存在着周期共振。上述研究结论对于应对金融周期波动以及维持经济稳定具有良好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波动的概况自新中国成立到1988年,如果把以社会总产值相邻两年增长或下滑超过7%称为经济波动.则我国经济波动发生了8次,由于第8次仍未完成,故平均近5年发生一次。如以社会总产值年增长率计算,古典波动(经济活动水平的绝对上升和下降)发生了两次,第一次发生在1958~1967年,第二次发生在1965~1968年,其余的波动均属于增长波动,亦既经济在增长过程中发生波动。  相似文献   

20.
韦茜 《中国经贸》2011,(18):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而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投资和外贸长期处于支柱地位,消费需求却严重不足。近年来,全球性外贸供需结构变动引起经济个体对消费需求逐步依赖,及经济个体在选择更为优质的发展路径时对内部消费有效增长的倾向,都昭示着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通过宏观调控刺激消费增长的必要性。本文将着眼于宏微观两个角度,分析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