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衣龙新 《特区经济》2005,(8):362-362
一、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比例构成及其治理效应 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比例显示出公司董事会中两类董事的基本力量对比,表明了公司治理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财务治理效率的高低。特里克尔(Tricker,1994)根据非执行董事所占比例将董事会分为4种类型:一是全部由执行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每位董事都参与经营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权利集中;二是主要由执行董事组成的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只占少数,只是起到一定监督平衡作用;三是主要由非执行董事组成的董事会,  相似文献   

2.
程明  岳剑 《湖北经济管理》2011,(23):148-150
本文以2008—2010年沪深两市信息技术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董事会监管效力对高管薪酬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内部董事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平均年龄、董事会规模同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两职分离情况和是否设置薪酬委员会同高管薪酬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考察了信息技术行业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董事薪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学历与公司绩效不相关。  相似文献   

4.
董事会特征和盈余质量——来自沪深股市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怒涛  沈中华  刘孟晖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7):76-81,84
文章通过考察盈余反映系数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和盈余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越大,盈余质量越高;独立董事比例在《关于在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推出前后表现迥异,推出前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负相关,而推出后则呈现正相关走势,但回归系数估计值不显著;研究还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同由一人兼任时对应的盈余反映系数更高;而董事会活动的频数则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许瑜 《特区经济》2011,(6):112-114
为了检验独立董事在我国的实施状况,本文仅以广东省上市公司为例,对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独立董事年龄、学历、专业构成和独立董事薪酬状况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实证方法深入分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现状,并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考察盈余反映系数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和盈余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越大,盈余质量越高;独立董事比例在《关于在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推出前后表现迥异,推出前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负相关,而推出后则呈现正相关走势,但回归系数估计值不显著;研究还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同由一人兼任时对应的盈余反映系数更高;而董事会活动的频数则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总经理更替与董事会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2—200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总经理更替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总经理更替受企业绩效影响非常显著;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影响了董事会在总经理更替中有效性的发挥;独立董事基本不能发挥监督控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在提高董事会监督效率上基本是无效的,上市公司存在比较明显的“弱”董事会和“弱”独立董事问题。  相似文献   

8.
安林 《上海国资》2014,(5):70-71
国资委需从"选、育、用、流、载"五方面重新审视外部董事管理外部董事制度,是200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为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进一步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所推出的一项重要创举。外部董事,是指由非本公司员工的外部人员担任的董事。其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有关职务外的其他职务,不负责执行层的事务。国资委之所以推出外部董事制度,主要是想破除以往国有企业董事会全部由企业内部人控制的格局,特别是想通过"外部董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时间跨度为2006-2008年,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首先,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而董事的受教育水平和前3名董事的薪酬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其次,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内部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最后,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中小板上市公司绩效无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阅读查阅相关资料,本文得出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董事会规模和结构、采取董事长和经理两职分离的领导结构、提高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和董事会会议质量、完善对董事会成员的问责制度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制度等六个方面来完善董事会制度,进而降低企业财务危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已达5年之久,为了证实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本文从独立董事在董事中的比例、独立董事薪酬额度、独立董事应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3个变量,考察了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指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受多方因素影响,独立董事制度只能发挥有限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荣国权  刘博 《特区经济》2011,(2):139-140
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各类金融行业的公司)的董事长是怎么产生的呢?答案是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其法律依据是《公司法》第110条: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要复杂得多,除了一部分董事会产生的董事长以外,还有不少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是由股东大会选举或任命产生的。那么,股东大会能否选任董事长,这种途径产生的董事长到底有有没有效力呢?本文将在分析股东大会的性质和职能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及立法目的,同时考虑到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逐步得出一些令人信服的结论,希望能对司法实践中处理此类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Given that a powerful CEO is more likely to overcome problems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in a firm, this study first focuses on exploring whether CEO power positively affects certain measures of bank performance and which sources of CEO power have these positive impacts. Next, this study further analyzes whether the positive impact of CEO power on performance is negatively mediated by board strength. Our sample includes data on the three main types of Chinese banks for 2006 to –2016.Our results show that CEO structural power significantly improves a bank’s overall profitability, risk-taking ability and lending quality, CEO ownership power significantly raises a bank’s lending quality, and CEO expert pow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a bank’s overall and shareholder profitability. As considering the endogeneity, CEO prestige power significantly improves a bank’s overall profitability. Next, we use the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as our measure of board strength and find that a stronger board reduce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CEO structural power on a bank’s lending quality, of CEO ownership power on shareholder profitability, and of CEO expert power on lending quality. There are similar harmful mediating effects when we use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investors and board size as measures of board strength. Our results can help Chinese bank authorities develop policies to appropriately raise bank CEOs’ power and reduce board supervision of CEO power.  相似文献   

14.
杨丽伟 《特区经济》2012,(9):290-292
信托责任是指受托人对委托人/受益人负有的、严格按委托人的意愿进行财产管理的责任。在国有企业,董事会作为出资人信托责任的主体,承担着法人财产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国有企业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信托责任主要体现在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实施公司战略决策、选聘公司经理层以及强化风险防范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产业是"十二五"能源规划的重中之重,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内政策体系不完善,具有资本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的特点,并且竞争非常激烈。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动的环境中,董事会、股权结构对高管团队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本文以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管团队组成特征(包括规模、年龄及教育程度)与企业绩效(包括财务绩效与市场绩效)的关系,并以董事会权力、股权结构为调节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市场竞争度的不断增强,规模较大的高管团队的优势凸显,同时,平均年龄较小的高管团队对企业绩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代表董事会权力的董事会持股比例较高可以强化高管团队组成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I use data on 252 U.S. firms between 1994 and 2000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 committees and boards of directors with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I initially document several changes in committee and board profile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Results from logistic regressions suggest that measures of audit committee and board structure are related to earnings quality in a manner that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agency theory.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extant knowledge by employing different earnings quality measures from prior studies, and by expanding the range of audit committee attributes deemed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audit committe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公司内部治理是公司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手段,其中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经营者激励是组成内部治理的重要要素。本文分析了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和经营者激励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研究了三种关系之间的联系,并指出要统筹考虑三种关系,构建竞争型的大股东股权治理结构,培养机构投资者,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推广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8.
马迪  姜乃平 《科技和产业》2011,11(12):89-92
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6-2009年数据为样本,分析民营企业董事会内部治理与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和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分任与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不存在相关性;②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与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关系差序偏好、董事会羊群行为与掏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神州 《南方经济》2011,29(9):3-16
受中国文化影响,董事在决策时存在关系差序偏好,加上群体决策时的羊群行为,会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加剧对公司的掏空。本文以资金占用和盈余管理作为掏空的代理变量,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中存在某种可观测的关系结构会加剧掏空,且在关系差序偏好的作用下,随着关系结构的强弱,掏空的形式或掏空的程度会有所不同;董事长变更会导致关系格局发生改变,加剧资金占用;领取报酬的董事数量越多,羊群行为越易形成,资金占用额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