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0年11月20日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条例》规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行为,明确了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责任,对维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贷款处置中的权利,提高不良贷款的回收率,减少国家的财产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和基本职责  《条例》第二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一条实际上阐述了三个问题,即公司的性质、设立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发展道路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成立五年,期间对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和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形势,并划分时段,提出近期和远期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国家决定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进行管理和处置,这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实践,不良贷款剥离工作已全部完成,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着大规模的资产管理和处置任务。剥离工作的结束,意味着资产管理公司实质性工作的真正开始。只有有效管理和处置收购的不良贷款所形成的资产,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才能实现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初衷。在不良资产的收购、管理和处置三项任务中,归根到底关键在于“处置”,其结果不仅决定着公司自身的工作成败,也影响到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国企业…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成立五年,期间对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和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形势,并划分时段,提出近期和远期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一、金融资本管理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中面临的道德风险。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过程中,有三重道德风险不容忽视。首先是银行道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会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产生持续经营中的依赖性,而忽视自身经营中应进行的体制改革,在原有不良资产被剥离后,新不良贷款又不断产生,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丧失存在的意义。其次是企业道德风险。债转股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债权人转为了股东,由于股权对企业经营只有"以脚投票"等松散制约性,企业会产生更深层次上的赖账不还心理,造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名下的不良资产成为真正的死账。再次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道德风险。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绩效考评指标上看,并未规定明确的运作任务,这就使其可能拖延不良资产的处理进度;或为了尽快减少账面不良资产数字,而压低产权交易价格;或从自身利益出发,故意低价向关系人出售资产,而将关联交易行为获利作为公司自身职工福利改善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2000年11月10日通过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的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各自的法定职责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监督管理。其业务范围包括:1、追偿债务。2、对所收购的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租赁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重组。3、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阶段性持股。4、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5、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  相似文献   

7.
郑松山 《海南金融》2003,(11):12-14
目前,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均在加大力度处置其从国有商业银行收购的不良贷款,但传统的折扣变现、诉讼执行等手段的效力大不如前,处置的难度越来越大。本从代位权的起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行使代位权的必要性、行使代位权的要件着手,结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现实情况,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正确行使代位权、实现其债权回收最大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国光 《银行家》2003,(1):158-159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清收债权案件的诉讼时效问题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战略决策,使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够更加有效地通过诉讼方式清收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贷款,最高法院于2001年4月3日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为化解国有商业银行多年经营中积累的不良资产,促其稳健经营,我国设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我国已停止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如何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银行不良资产入手,从贷款源头上分析了不良贷款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内部防范化解和外部转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使得商业银行越来越关心不良贷款问题.我国长期以来积累的不良贷款主要是由于旧有体制造成.除此之外,政府、银行和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也对不良贷款的形成负有一定责任,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良贷款呈现出新的特色.本文尝试将不良贷款的形成解释为维护经济有序运行和稳定发展的成本.  相似文献   

1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和借鉴不良资产处置国际经验的产物。四年多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本着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的经营目标,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赋予的经营范围内.对收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所形成的债权资产、股权资产和实物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和处置,运用和积累了多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2.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我国的成立可谓是金融改革进程中的一次制度创新。按规定,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存在期限为十年,这就决定了资产管理公司从成立那天起便选择了一条市场化的业务运作来达到消灭自身、实现市场退出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运行手段的选择构成了其将来能否成功退出的关键。本文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运作过程中对不良资产化解的方式选择出发,力图对其顺利实现业务运作退出作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1999年,中国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AMC)的成立及北京水泥厂、鞍山钢铁公司、成都铝铂厂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债转股协议的先后签署,标志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工作开始实施运行,全国已有 38家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签定了“债转股”协议、框架协议和意向书,债转股总额 1122亿元,这表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端不错,但这并不能说明运行过程中不存在问题,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将拭目以待。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营运资金的筹集问题   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行的是一项前所未有的金融工程,即不良资…  相似文献   

14.
单尧  刘文璨 《中国外资》2010,(22):47-48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使得商业银行越来越关心不良贷款问题。我国长期以来积累的不良贷款主要是由于旧有体制造成。除此之外,政府、银行和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也对不艮贷款的形成负有一定责任。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良贷款呈现出新的特色。本文尝试将不良贷款的形成解释为维护经济有序运行和稳定发展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法律视角解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9年国务院设立华融、长城、信达、东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不良资产以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或从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不良资产的第三人)和原不良资产剥离银行之间基于不良资产剥离合同产生的不良资产剥离纠纷不断出现。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李瑞 《金融纵横》2001,(3):30-32
自1999年4月20日起,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投入运营。如何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有效剥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进行重组,对我国而言,是一项崭新而且艰巨的工程,不可避免的,其运作将面临许多复杂且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债权转股权,即国有银行将其对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转变为对国有企业的股份,从企业的债权人变为企业的股东。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巨额不良贷款、防范金融风险的债务重组手段。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开始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18.
《金融纵横》2002,(8):27-31
(一)不良贷款治理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工程 1999年,我国成立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000亿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下降9个百分点。剥离后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2001年末仍高达25.38%,实现贷款五级分类后不良贷款率为30%,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巨额的不良贷款,每逢“两节”还要保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支付,还存在开门难。  相似文献   

19.
近期,有关监管机构披露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结果,其经营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由此引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是否有效发挥其监督评价作用的问题,通过分析指出其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完善其内审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剥离不良贷款后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双宁 《中国金融》2000,(10):20-21
国家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剥离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 ,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截至 8月底 ,以五家国有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 )与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签订协议、同意剥离接收为准来统计 ,已剥离不良贷款占计划剥离额度的 10 0 0 9%(超剥部分需调整退回 ) ,这标志着不良贷款剥离工作已全部完成。  不良贷款剥离工作完成后 ,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