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债市场是以改革开放后1981年第一期国债发行为起点的,由于国债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债发行迅即成为投资热点,发行规模逐年扩大,交易量也迅速增多。国债的券种、发行规模、发行方式、发行对象、持有期限、流通渠道和方式以及持有者结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革,可以说,一个完善的国债市场体系正在建立。这一市场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成为政府公开市场操作调控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农村地区国债发售体系不健全,农村居民购买国债受到发售网点不足、发行信息缺失、发行额度限制及国债知识缺乏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购买国债难的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以吉林省通化市为例,通过对农村居民购买国债情况的深入调查,进一步分析农村国债发行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卜育 《黑龙江金融》2005,(10):72-72
一、凭证式国债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国债利率偏低。购买凭证式国债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希望其获得一定的收益,其收益是通过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来体现的。而对于凭证式国债利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很少考虑发行时其它方面的情况。造成现行国债的利率偏低。  相似文献   

4.
储蓄国债是财政部在国内发行、通过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的人民币债券。是为了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偏重于储蓄功能。与其他非国债投资品种相比,储蓄国债具有信用等级高、安全性最好、免利息税、收益稳定、购买方便、管理科学、变现灵活等优点。2006年7月1日面市,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之后,储蓄国债将会取代凭证式国债,成为国债发行的最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发行方式、购买方式、品种设计等方面,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经验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董正中 《山西金融》2003,(11):72-72
凭证式国债自发行以来,以其收益性高、安全性好而深受城乡居民的青睐,发行数量逐年增加。凭证式国债的发展,对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我们对凭证式国债的调查,发现在凭证式国债发行兑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债市场全面开放之前,考虑开办美元国债市场、发行美元国债,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重大而有现实意义的改革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国债具有安全性、稳定收益性及投资起点低等特点,适合农民投资理财的好产品,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关注。但由于国债发行模式、销售渠道、政策宣传等因素使农村国债市场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农民购买国债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与中央政府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实施“惠农”政策,充分让广大农民分享祖国经济快速发展成果,还有一定的距离。进一步开拓农村国债市场,有效解决农民购买国债难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开始,我国将参照国际惯例开始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结束多年一直执行的逐年审批发行额度的方式。所谓国债余额管理制度是指,根据每年的中央政府预算赤字,加上经全国人大批准的特别国债额度来确定本年度的国债余额,国债年度期末余额不能超过此余额。在一年之间的国债发行和偿还由财政部自主决定。  相似文献   

10.
薛颖 《中国金融》1994,(5):44-44
发行国债券知多少?薛颖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已连续发行了14个年头。14年中,共发行了6种国债券,它们是: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6个品种。其基本情况如下:1.1981年发行的国库券,年利率4%,主...  相似文献   

11.
陈勇 《中国金融》1995,(7):31-32
我们是怎样做好国债发行和兑付工作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陈勇1994年是上海市自1981年以来发行国债任务最重的一年,也是1986年以来,兑付国债难度最大的一年。为了适应国债发行、兑付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我们在总行和市府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  相似文献   

12.
朱敏 《山西金融》2003,(6):28-28
一些金融机构因担心销售国债而影响储蓄存款任务的完成。销售积极性不高。国债发行期间,百姓买国债热情高涨,相当部分网点因销售国债而不程度地影响了储蓄存款的上升,有些网点的存款还因此而滑落。面对这样的现实和上级行对存款计划的考核,一些行处担心影响存款计划的完成或要求减少国债出售计划、或态度消极不完成国债销售计划,“有债不售”。群众的购买需求得不到满足,对金融机构的服务产生不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雯  王俭保 《上海金融》2001,(12):36-37
我国政府最早发行国债可以追溯到1951年,“一五”期间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发行了五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1958年由于历史原因中央政府停止了国债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14.
国债的发行和流通涉及财政和金融两大领域。国债既可以作为财政政策的工具,也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要使我国国债市场成为一个交易活跃、高效有序的市场,发挥其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就要大幅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改进国债发行方式,增加短期品种。  相似文献   

15.
国债发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任凤泽自1981年起,我国每年部发行大量国债,发行国债对金融的冲击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部分人士认为,大量发行国债,必然引起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大量发行国债,使资金分流,必然造成政府预算排挤企业资金需求。本文以会计借贷法则...  相似文献   

16.
本对我国国债发行的历程作了简要回顾,指出国债发行和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期限、品种、持有、利率、资金运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国债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第一季度。甘肃武威市出现“基金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债发行中存在的凭证式国债期限设计单一、国债承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建议优化国债结构,拓展投资群体,扩大国债承销范围,培育和发展农村国债市场。  相似文献   

18.
适度控制国债规模 规避国债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债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发行国债,可以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困难。但国债毕竟是一种债务负担,不但要还本,还要付息。因此,发行国债,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适度控制发行规模,规避国债风险。  相似文献   

19.
国债投资ABC     
2000年凭证式第三期国债(以下简称本期国债)已于9月15日开始发行,12月15日结束。本期国债发行总额为800亿元,其中三年期480亿元,五年期320亿元。三年期年利率2.89%,五年期年利率3.14%。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债已成为社会和个人投资的热点之一,每期国债发行,人们总是踊跃购买。那么,国债走过了什么样的路?何以受人青睐?国债投资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其票面形式类似于银行定期存单,利率通常比同期限银行存款利率高,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