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陈炳水 《宁波经济》2006,(11):27-30
把依法行政与建设“法治宁渡”联系起来,侧重思考依法行政在建设“法治宁波”中的重要性问题,是本文的立意所在。为此,笔者运用法学与行政学的有关理论,在界定依法行政概念及揭示其内涵的基础上,对依法行政在建设“法治宁波”中的重要性,分别从树立政府权威、保持政府廉洁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三个层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科学认知生产力是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当前在认识生产力的问题上去除泛化匡正认识的需要。科学认知生产力的要义就是要认知到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从马克思对生产力的定位、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的性质的论述中理解生产力。传统的旨在通俗简捷阐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内涵的生产力定义因有助于我们科学认知生产力而可用.但有的定义中“征服自然”的思想必须修正而要回归到马克思使用过的“改变自然”的提法,进而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3.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现代化与先进生产力的本质联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核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系统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先进生产力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井分析了我国发展先进生产力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的概念内涵一直没有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进行革新,一直沿用的生产力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需要对生产力的概念进行重新归纳、定义,赋予其新的内涵。在生产力的现存定义的基础上,需要把征服自然的含义扬弃,而代之以和谐自然;在生产力的内涵主要是运用各种资源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能力的基础上,把对于社会文化资源的运用能力纳入生产力的内涵之中,扩展生产力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罗峰 《上海改革》1998,(3):14-15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科学地界定了法治的内涵——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李红 《乡镇经济》1999,(5):18-19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关于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是其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产力的理论的贯彻和运用,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农村经济建设的头等重要任务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正如邓小平在1987年所说的那样:“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当然要坚持社会主义。但要进一步建设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  相似文献   

7.
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生产力之源--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国善  罗瑞宁 《改革与战略》2005,46(10):124-127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更是突显了其独特的魅力。诚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生产力资源,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诚信精神生产力资源建设,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坚决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强化人们坚定恪守和实践诚信原则的观念意识;优化申张诚信的社会法治环境;加快维护诚信的社会物质保障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要成为履行诚信义务的表率。  相似文献   

8.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努力完善村民自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自然生产力就其实质而言是自然的生态生产力。强调“自然生产力”在生产力范畴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是法治建设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法治思想的系统表达。其法治思想的时代特征是:理论的创新性、主旨的人民性和立足国情的实践性。其丰富内涵有: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及依法治国实践的新要求。其实践要求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牢记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实践和发展需要;提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内涵及其历史贡献单宝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邓小平全部经济思想的主线。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全面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内涵丰富,历史贡献极大...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和谐社会与法治为主题,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内涵为出发点,通过对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和谐社会对法制的要求及我国的法治建设三方面的描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法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博弈是指某些人或组织作出相互影响的决策,是分析利益冲突的方法之一。应用博弈的相关理论分析德治和法治的相互关系,指出法治与德治二者优势互补,具有密切的关系。法治与德治之间的博弈古已有之,现代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博弈应然选择是坚持两者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刘贻石 《黑河学刊》2012,(10):56-58
法治文化是法律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既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又有各自特征的渗透、融合;既有传统性的价值可供继承,又可随着改革的步伐赋予新的内涵。法治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精神意蕴和心理基础,是法治社会中最高层次的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同国 《发展》2006,(9):95-9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一个法治国家立法、执法、司法等法治领域和法治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以生产力三个核心实体要素的贡献率为标准,把历史变动的生产力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考证、探讨和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各阶段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认清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并认清我们正在经历并将长期经历的生产力发展第三阶段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推动先进生产力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和谐社会与法治为主题,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内涵为出发点,通过对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和谐社会对法制的要求及我国的法治建设三方面的描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法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范畴以来,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最基础的范畴。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的内涵始终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在实践上也必然获得不同的表达式并呈现出新的形态,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历史地、逻辑地获得的一种新形态。因此,只有在历史的长过程中才能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生产力也是一个蕴含系统思想和方法论的范畴,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演进的结果,只有从系统结构、系统演化逻辑和演化的动力机制中,发现生产力演化的决定力量,才能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蔡小娥 《魅力中国》2014,(19):28-28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就必须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根源,探究社会矛盾化解新机制的路径。以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才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要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有序、公平正义、依法考核的发展思维,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能力,用法治的力量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