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症状及发生特点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水稻感病后一般7~10天显示症状.病毒潜育期最长可达25天左右。主要症状:条纹型。一般在苗期至分蘖期,水稻心叶出现黄白色条纹,条纹间仍保持绿色。假枯心型。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心叶卷曲成捻状。下垂而成“假枯心”,整张心叶呈黄白色。黄化枯死型。一般在水稻分蘖期至拔节期,心叶展开正常。心叶及上部叶片边缘出现退绿无界限的黄条斑,后逐渐黄化枯死。  相似文献   

2.
1、摘叶 据研究,当树冠上部的摘叶程度为19~59%,树冠下部的摘叶程度为34~78%时,对果实发育未显不良影响,而且树冠下部的果实含糖量高于对照(不摘叶)。摘叶方法:9月上中旬完成全部应摘叶量60~70%,10月上中旬摘除余下的30~40%的叶量。摘叶时以果台枝基部叶为主,果台枝较长影响果实光照者可留6~8叶短截。摘除的总叶量  相似文献   

3.
<正>莴苣褪绿心腐病是近年普遍发生而且为害较重的一种植原体病害,其传播昆虫是叶蝉。莴苣褪绿心腐病在莴苣整个生长期均有可能发生,在田间症状表现:发病初期莴苣心叶出现褪绿或褪红,叶色变淡变白,随后顶部叶片挺直变细拔高,而后停止生长,植株矮小,再后嫩叶基部流胶,最后心腐死株。苗期有效防控虫媒能减轻莴苣褪绿心腐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4.
一、慈姑黑粉病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和叶柄,也为害花和球茎,多在小署后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生。叶片、叶柄病斑最初为褪绿小斑点,以后逐渐变为黄绿色突起的疱斑;病部常有黄白色浆液流出,严重时整个植株的叶片、叶柄有无数的疱斑,使叶片桔黄。花器受害后子房变成黑褐色。  相似文献   

5.
<正>锈病主要症状:该病以侵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豆荚,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发病初期的叶片下面出现星星点点褪绿黄白色斑点,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在病斑相应的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斑点,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发病,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减少侵染源。防治方法:以加强土种肥水的管理为基础,适时喷药防治为  相似文献   

6.
青浦区赵屯镇近几年来积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一轮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结出丰硕成果,在赵屯田间,放眼望去,但见一片白茫茫,上万只大棚构筑成独特的“白色”农业,钻进一个个大棚,只见鲜红的草莓掩映在叶瓣间,橙黄的人参果挂在枝头,嫩绿的球生菜已大过拳头,制种的茎椰菜盛开着朵朵黄白小花,白色的玉米包裹在长有棕色、白色胡须的绿壳里,赵屯人在这片白色大棚里,绘就了红、白、黄、绿、紫的五彩致富图。这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00元,其中,农民来自特色种植业的收入人均达到4700元,占全年人均纯纯入的77%,全镇粮经作物比例达到了2:8,土地亩均产出达4800元,特色农业亩均高达1.1万余元。  相似文献   

7.
新育成的中早熟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始于 主蔓第3-5节,每隔2—4片叶出现一雌花,瓜码较密。瓜条商品性极佳,瓜色深 绿,有光泽,无黄色条纹,刺瘤中,瓜把短,质脆、味甜。前期产量高,丰产性好,亩  相似文献   

8.
枣锈病发生在叶片,俗称“串叶”。发病初期叶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以后逐渐形成暗黄褐色突起,病斑多发生在叶脉两侧及易凝水滴的地方;如叶片尖端、基部、叶缘、侧脉等处,有耐连成条状,形状不规则,后期破裂,散出黄粉。在叶片正面相对的位置,发生绿色小点;边缘不规则,使叶片呈花叶状,渐变灰黄色,  相似文献   

9.
黄瓜疫病近几年来发生较重,由点片发生逐渐大面积发生,轻者减产减收,重者损失过半。该病害主要为害茎、叶、果实,为害茎主要是基部和上部,发病重时茎蔓开裂溢出菌浓,变软缢缩,导致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枯死,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边缘不明显,温度大时扩展迅速,干燥时病  相似文献   

10.
<正> 条纹鲈是一种大型洄游型鱼类,主要分布在美国东海岸,近年来美国水产工作者将条纹鲈与一种湖泊型自鲈杂交,培育出一种适合淡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的杂交条纹鲈。用雌性条纹鲈与雄性白鲈杂交获得杂交种,被称为“棕榈鲈”,用雌性白鲈与雄性条纹鲈进行反交  相似文献   

11.
黄萎病。染病株茎项端叶片叶脉间褪绿,后逐渐变褐枯萎。下部叶片黄化,落叶始于茎基部,后向上扩展,有时病茎基部木质部出现褐色至黑色斑,病茎的髓部呈浅茶褐色。发病轻的病茎能继续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一项名为“玉米茎基腐病病原及其防治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日前在杭州通过专家鉴定。它修正了长期以来的错误观点,为这种病害的合理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玉米茎基腐(青叶)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个重要病害。当玉米进入乳熟期时,整株叶片会出现青灰色干枯,根和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的早死现象,有的则果穗下垂,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以为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为镰刀菌,这为此病的合理防治增加了难度,使之成为玉米的“疑难杂症”。浙江东阳玉米所和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等单位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一…  相似文献   

13.
西星白糯1号是山东省莱州市农科院蔬菜种苗研究所特种玉米育种室研究选育的双穗、中熟、高产、优质、多抗性结合于一体的白粒糯质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热温带多基因资源,全国各地均适宜种植。特征特性苗期叶窄长,叶鞘紫色,叶色深绿,拔节后发育迅速加快,全株叶片数19片左右,株高260~280厘  相似文献   

14.
一、品种选择药用芦荟选用美国库抡索芦荟、翠叶芦荟、中国芦荟、木立芦荟;观赏芦荟选用凸点芦荟、扇芦荟、短芦荟,不夜城芦荟。二、芦荟园选地芦荟是旱生植物,建园应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土质最好是壤土或沙壤土。三、种苗繁殖选择粗壮母株按60×60厘米的行距种植于苗床上,每床4行,待其长到50~60厘米高、15片叶以上时,破坏母株茎基部,促使其长出吸芽。待吸芽长出地面10厘米,有4~5片叶时开始采集。采集时需用特制的刀将吸芽取出,以免伤害母株。将采集的吸芽按大小分级,然后按15×15厘米的株行距假植于苗圃…  相似文献   

15.
核桃绿尾天蚕蛾(又名燕尾水青蛾)主要以幼虫危害核桃、枣、苹果、梨、枫杨、杨等树木叶片 ,严重时可将整片树林叶片吃光。一、危害状况 :绿尾天蚕蛾主要以幼虫昼夜蚕食叶片 ,仅剩叶柄。在尚未找到寄主植物时 ,也会危害玉米、杜仲等叶片 ,危害严重时可将整片果园叶片吃完 ,仅剩枝梢及果实 ,造成枝条二次发芽 ,树势极度衰弱 ,导致翌年枝条枯死。二、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32~38毫米 ,翅展90~150毫米 ,触角羽毛状 ,黄褐色、体翅豆绿色 ,体表布满白色、棉絮状鳞毛 ,头部、胸背肩板基部前缘有1条紫色横纹。前翅前缘由白、紫、黑3色…  相似文献   

16.
<正>根腐病(苗枯病)症状:根系出现变褐、腐烂、胚轴缢缩、干枯,根毛减少,无或少有次生根等症状。防治技术:1.播种前采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满适金种衣剂包衣效果较好。2.发病后加强栽培管理,喷施叶面肥;湿度大的地块中耕散湿,促进根系生长发育。3.严重地块可选用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代森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玉米苗基部或灌施根部。顶腐病症状:病苗中上部叶片失绿、畸形、皱缩或扭曲;边缘组织呈现黄化条纹和刀削状缺刻或叶尖枯死。防治技术: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  相似文献   

17.
乒乓藤稔葡萄是从日本引进的,经我国各地试种,反映很好。现将栽好乒乓藤稔葡萄的关键措施简介如下:一、新梢管理(抹芽、定梢、摘心和去副梢):发芽后及时抹去弱芽、双芽。当花序明显后开始定梢。把过密、发育不良的枝条尽早抹除,留强壮枝条。摘心应在花序以上4片~8片叶时进行。摘心后,除顶端副梢留3片~4片叶反复摘心外,其余副梢留1叶摘心。二、控制产量与疏花疏果:要长出乒乓球大的葡萄667米2(1亩)产量必须控制在1500公斤左右,每个强枝只能留1个花穗。花前一周先疏去副穗和花穗的主轴茎部3支~6支轴。始花期…  相似文献   

18.
枣锈病发生在叶片,俗称"串叶".发病初期叶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以后逐渐形成暗黄褐色突起,病斑多发生在叶脉两侧及易凝水滴的地方;如叶片尖端、基部、叶缘、侧脉等处,有时连成条状,形状不规则,后期破裂,散出黄粉.  相似文献   

19.
一看乳线位置玉米籽粒灌浆充实的顺序是:果穗中部快于下部,下部又快于上部。从一个籽粒看:从籽粒顶部开始向基部充实。在灌浆充实的过程中,从籽粒胚的背面可以看到籽粒顶部向基部的颜色由深变浅,其中有一条明显的界线,称为乳线。据观察和测定:当乳线处于距顶部三分之一的位置时,千粒重为299克,为成熟时粒重的909%;当乳线处于籽粒二分之一的位置,千粒重为323克,相当于成熟时的989%;当乳线处于基部并消失时,千粒重为329克,达最大值。二看绿叶片数据考察得知:当果穗苞叶枯黄,植株中上部仍有7-8片绿叶时收获,千粒重为318克,…  相似文献   

20.
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玉米销售出现五大误区,分别是“不想赔钱卖”“照着习惯卖”“跟着别人卖”“听着快手卖”和“看着价格卖”。在玉米后临储时代,面对新型的市场环境,农民必须转变销售方式,树立“会卖第一”“收入至上”“错峰销售”“敬畏市场”和“独立自主”的新型玉米销售之道,从而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