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学城的名义圈地 教育地产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环球》杂志报道,同几年前全国各地大建开发区的现象如出一辙,如今大学城的建设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已有50多个.而且争先恐后做“大”文章。陕西的西部大学城占地4平方公里:辽宁大学城占地5.434平方公里:已开工的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占地1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43平方公里:南京宣布投入50亿元巨资.打造全国最大的仙林大学城,其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2.
郭晓丽 《价值工程》2010,29(11):251-252
高等学校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但随着高校占地规模越来越大,以大搞基本建设为主要标志的高校土地利用活动逐渐偏离正轨,并导致严重后果。本文通过对仙林大学城师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城土地利用规划现状,促进其科学合理布局,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导刊》2008,(1):22-22
小区综述:富力城地处重庆西部新城——重庆大学城,是富力地产布局重庆的旗舰项目,占地3851亩。项目毗邻14平方公里西部硅谷科技产业园和陈家桥中央商务区,周边共计14所高校,教育配套优越。除此之外,项目还拥有主城区里少有自然景观,缙云山,歌乐山;梁滩河、虎溪河均在项目附近。  相似文献   

4.
日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通过中国国务院的正式批准,<规划>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域范围,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江、广东、江西省部分地市.陆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汕头市被正式列入"海西"范围.春风满帆又远航.  相似文献   

5.
新江湾城位于上海市的东北部,该区域西起逸仙路、国权北路,北抵军工路,南至政立路.东靠闸殷路,最南端与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接壤,北侧可达黄浦江.是上海市中心范围内最大规模成片开发的土地。新江湾城规划总面积约9.45平方公里,其中复旦江湾新校区占地1平方公里.供部队进行住宅开发的约2平方公里,由上海城投公司实施综合开发的为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城"建设热潮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知识经济大环境下 ,大学城的建设成为城市和地区发展新的重要模式 ,并逐步形成一种建设热潮。作者对目前大学城建设中存在的认识上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1 大学城不是简单的大学集合 ,大学城的发展是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聚集”、“交融”、“整合”。 2 大学城在发展初期不是“聚宝盆”。 3 大学城的建设不应是单兵作战的行为 ,要切实与整个城市乃至周边区域的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现代管理科学》2007,(9):I0001-I0001
省级南京栖霞经济开发区地处南京市东部沿江地区,距市中心仅20公里。开发区东接龙潭港,西靠栖霞山,南望仙林大学城,北临长江黄金水道,总规划面积13.77平方公里,是江苏省人民政府近期批准的最临近市中心的大型开发区,是南京沿江开发的重点区域,也是南京和栖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相似文献   

8.
关于规划实施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的归并,一直是规划中备受关注的。经过分析,如果把上海市域内占地712平方公里的近5万个自然村(人均占地186.5平方米)按规划预期进行拆、并、改、建等,可挖潜153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一笔很大的土地资源。然而规划实施不尽人意,四年来各个区县在宅基地归并复垦上的力度是不够的,做得好的区县只归并复垦了2平方公里的农民宅基地。全市仅归并复垦15平方公里左右,占14年规划期要求不到1/10。因此为了加大宅基地的复垦力度,要在政策和机制上有所强化。建议可考虑两个结合,一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工业项目分别与宅村改造相结合,土地的开发成本中要加上宅基地复垦的一块专项,锭样也可有效避免开发选址时选择拆迁量小的良田,而留下一些零星“骨头地”;二是用地指标和宅村改造相结合,可借鉴中心城旧城改造的经验,如开发商承担一定量的宅村改造任务,则可对其用地指标实行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9.
嘉民集团(Goodman Group)日前宣布,与物业开发商宏泰集团成立各自持有五成权益的合资企业,与廊坊市政府共同规划于河北省廊坊市占地4.25平方公里的顶级综合用途物业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导刊》2011,(9):44-45
广州南拓向纵深挺进,未来"金三角"呼之欲出。在大珠三角地图上,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呈现出一个类"A"字型的架构,700多平方公里的南沙,100多平方公里的横琴、15平方公里的前海,构筑成一个世界级城市群"金三角"。如今,随着广州城南(番禺、南沙)新一轮战略规划的重磅推出,打造粤港澳生态滨海旅游"金三角",建立"绿色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的构想亦将翻开全新的一页。番禺新城将建300米高地标建筑;大学城将向南拓展50平方公里;华南板块将启动沉睡已久的储备用地用于完善配套;亚运城东部珠江前航道一带将整合开发,莲花山、海鸥岛将成为新城市品牌区……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广州南沙发展定位与战略研究》建议,将南沙定位为"国际智慧滨海新城、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广东省政府将迁往南沙;南沙将"扩区";40年后南沙变香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