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塑料工业有限公司(山塑集团)成立于1966年1月,是融塑料、煤化工、房地产、投资、典当业于一体的山东省重点企业集团.多年来,山塑集团在山东省政府、山东省轻工联社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依托主业规模优势,坚持走经营科技化、产业多元化、服务现代化、市场国际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多元化经营是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报业集团进行多元化经营,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和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结合不同的产品类型选择合适的多元化模式,而不必迷信或局限于某一种模式。本文针对报业集团的主营业务可采取的多元化模式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3.
香港瑞安集团创立于1971年。经过35年的发展,该集团已由创业之初只有5名员工的小型建筑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家成员公司,员工达1.5万名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其主要业务由建筑、建筑材料及物业三大核心部分构成,市场已拓展至内地主要大中城市、香港及北美洲地区,集团旗下的“上海新天地”项目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享誉海内外。瑞安集团禀承“尽善、创新”的宗旨,坚持多元化发展路径,企业治理及企业文化独树一帜,堪称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经典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超 《山东经济》2002,(4):62-63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在我国,不少民营企业规模扩大和实力雄厚后,也开始走多元化的道路。但是由于民企对多元化认识不足,加之自身的众多制约因素,使得很多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以惨败告终。本文主要讨论了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多元化经营策略,希望对民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就针对煤炭销售不畅的现实,组织实施了多元化经营战略,并逐步形成了地质勘探、地勘延伸、机械加工、商贸服务四大产业。在目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多元化经营战略,合理地调整产业布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多元化经营,使多元化经营走上科学运作、健康发展的轨道,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受灾企业,为何在自己受到重创的时候还要选择捐助他人呢?今年即将迎来宏达集团成立30周年的重要纪念日,宏达集团又将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宏达集团决心继续走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与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瑞姣 《南方经济》2006,4(11):79-88
本文剔除了上市公司中的相关多元化企业,以非多元化企业和不相关多元化企业为样本,区分了上市公司是否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和多元化上市公司具体选择多高的多元化程度两种情况.分别运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了股权分置对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和负债水平等因素后.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是否选择多元化经营以及对多元化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的选择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沪港经济》2006,(9):46-46
上海晟地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实业投资为主,同时涉及金融投资、高科技产业、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旅游、贸易等行业的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成立于2000年,经过数年的发展,在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共设有20多家全资或控股企业,总资产规模近20亿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一、产业优势集团以长远发展、多元化发展为战略,涉及产业以同业领先为目标。主要有:(1)实业投资业:集团以其雄厚的资金实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东亚经济奇迹”引起世人瞩目,经济界不少人把“多元化”作为日本、韩国一些大集团、大公司的重要成功经验予以总结推广。但在东南亚金融风暴引发整个东亚经济危机以后.不少人又把“多元化”作为引发韩国、日本一些大集团大企业危机、倒闭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本因素”,并告诫中国企业应“避免重蹈覆辙”。到底是“多元化”好.还是“专业化”好?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不能搞简单的“非此即彼”。因为,从实践来看,“多元化”有失败的,“专业化”也未必都成功。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可采取的经营战略之一,被国内外众多企业所采用,但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却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时要遵循相应的规律,否则企业将陷人多元化经营陷阱。通过对“巨人集团”多元化经营失败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律是由企业家制定的,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企业家往往偏好多元化经营,但是企业家能力又是有限的,各种内在与外在的企业家行为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得企业家行为的独断和盲目,这才是导致多元化经营陷阱的根本原因。对于一个企业讲,在目前其它条件即定的条件下,废除“人治”,走现代企业之路,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架构,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企业决策机制才是解决多元化经营陷阱这一问题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1.
和润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民营企业,成立于2005年10月,注册资金6.48亿元。集团总部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08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  相似文献   

12.
多元化折价与多元化溢价的稳健性:一个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Langand Stulz(1994)提出多元化折价以来,多元化折价与溢价的争论成为公司财务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但是,文献研究表明,多元化本身可能是中性的,多元化可能并不是产生折价的原因。本文对多元化折价与溢价的文献进行了归纳,认为多元化折价与溢价的稳健性取决于多元化赖以存在的条件,以及实证研究是否解决了内生性问题。今后的研究需要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消除内生性、引入新的方法、嵌入制度和政治关联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新西部(上)》2002,(12):26-26
我不赞成过分的多元化,我认为,必须在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做成领导者,继而在保持行业领导者地位的前提下介入别的行业。 在当今世界环境下,企业不定期地去追求小而全,对企业是不利的,对企业家来说是可悲的。 (通威集团总裁 刘汉元) 国际经济大分工的情况下,多元化是馅饼,也是陷阱,当自己的管理还不能输出的时候,千万别搞多元化。 (方太集团董事长 茅理翔) 对于任何一个搞企业的人来说,如果社会很规范,如果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完全含义上的市场经济环境,那么将专业化在一个领域内做到极致是每一个企业家的梦想。但是对一个中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多元化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海星集团部裁 荣海)  相似文献   

14.
从最近中铁十八局集团召开的“两会”获悉:为适应多元化产业结构的需要,该集团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使企业经济结构形成40%的传统产业、30%的国外工程和30%的资本运作。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07,(12):2-3
宁波太平洋恒业集团创立于1990年,是一家集百货、酒店业为主,从事制造、房地产开发,跨区域、多业态、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目前,集团旗下有县内、外8家子公司,资产超亿元,员工3000余名。预计2007年商品销售额达到5亿余元。2005、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九十年代初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有一大批企业实施了雄心勃勃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然而几年时间过去了,这些企业大多数都陷人了困境,难于自拔。可见,多元化经营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能选择,而非万用万灵。如果把多元化经营的依据仅仅归结于“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那么显然是过于简单化了。这里笔者试图回答的是:为什么要多元化?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多元化?在有条件,有必要的情况下怎样多元化?简言之就是:多元化的目的,条件.手段。  相似文献   

17.
陈绍霞 《环球财经》2014,(9):110-115
虽然国安集团改制有贱卖国有资产之嫌,并引发各界广泛质疑,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当前正在推进的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成立于1995年,十年时间,集团从当初一个小小的建筑施工队,一跃为以公路、市政、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为核心产业,同时从事机械、新材料、建筑、园林、房产、电子、装饰、酿酒、消防、橡胶等多元化经营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近3年,集团先后成功并购了(包括上市公司在内)数十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总数达7万人。  相似文献   

19.
《宁波经济》2008,(6):17
巨龙集团简介 巨龙集团是以中国为基地,面向全球的多元化大型物流公司。公司自1993年在香港创立以来,以其优良的服务品质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在同行业中迅速崛起,享有良好的市场声誉,经多年经营,  相似文献   

20.
方雪芬 《魅力中国》2014,(19):77-77
纵观国际及国内许多大集团,大公司的多元化历程,沉浮不一。所以不免让企业家们凭空生出许多的困惑:多元化战略到底好还是不好。为何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在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当中是否有什么规则可循?其实多元化战略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企业家们如何运用它,在何时运用它,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企业顺利成长到一定阶段。企业既拥有了相对较充足的资金也拥有了其它必备的资源,这时企业为了达到迅速发展壮大的目的,同时尽可能避免经营单一产业的风险,往往就会选择进入新的产业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这就是方法和时点的把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