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首倡“新住宅运动”到践行“新文化地产”,从对“新东方主义”和“新生活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到加盟中国顶级民族企业,一位知名企业家的工作变动加速了海尔集团挺进房地产业和构筑海尔地产品牌的进程。10月份,一则消息震动业界:原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卢铿受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之邀,正式加盟海尔集团,出任海尔地产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2.
从首倡“新住宅运动“到践行“新文化地产“,从对“新东方主义“和“新生活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到加盟中国顶级民族企业,一位知名企业家的工作变动加速了海尔集团挺进房地产业和构筑海尔地产品牌的进程.10月份,一则消息震动业界:原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卢铿受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之邀,正式加盟海尔集团,出任海尔地产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3.
采访海尔,是早就有的想法。海尔集团的超常规发展,已在全国乃至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1999年,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张瑞敏提出海尔的全球化战略,使海尔2000年全球营业额突破400亿元人民币,连续16年以8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度地向世界500强的目标挺进。2000年业绩的取得,用张瑞敏总裁的话说,就是对市场链流程的再造与创新,而物流则是在企业流程再造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这就说明海尔物流对海尔集团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原本就听中国仓储协会秘书长沈绍基说,海尔物流是“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这下…  相似文献   

4.
进入1999年,人们惊喜地发现我国一些大企业集团的老总们经常谈论的题目是进军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经营,创国际名牌。不久前,笔者就此采访了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张瑞敏首先回顾了1998年海尔集团的经营历程。他说,1998年是海尔的培训年,并没有给企业制定...  相似文献   

5.
海尔新任“掌门人”杨绵绵杨绵绵,1941年8月29日出生,上海人,1958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内燃机系,现任海尔集团公司总裁。从青岛劳动局技校的一个普通教员到如今的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先后当过青岛压铸厂技术员、青岛家电公司高级工程师、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副厂长、海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海尔股份公司总经理。随着张瑞敏改任“首席执行官”,杨绵绵的职务也变成了“执行总裁”。  相似文献   

6.
不学张瑞敏     
张瑞敏和他领导下的海尔集团无疑是近些年来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和企业的代表.围绕如何学习海尔、如何学习张瑞敏,本刊近期已经发表了三篇文章进行探讨.本文作为一家之言,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对于如何学习海尔经验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惠普,在世界享有盛誉;海尔,在中国如日中天。它们的成功,有“道”可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999年5月26日下午,美国惠普公司总裁LewPlatt和中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青岛相与对谈,坐而论道。张瑞敏最爱读的书之一是老子的《道德经》,惠普向人自我展示的书的中文译名是《惠普之道》。在国家经贸委培训司推出的第二期“世纪变革中的企业经营管理———世界500强企业系列讲座”上,惠普和海尔两大企业总裁以联席主讲和现场对话的方式,吸引了国内近百家最大企业的代表和十余家主要传媒记者到场。透过两位总裁所…  相似文献   

8.
如果不是美国政界对企业并购案的介入,今年恐怕将成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年。尽管中海油和海尔相继撤回了对美国优尼科公司和美秦公司的并购,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脚步不可能就此停歇。作为中国企业中最早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海尔集团,这一次的经历必将成为它们的宝贵财富。日前,记者有幸采访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从他的谈吐中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海尔的国际化脚步。  相似文献   

9.
1张瑞敏: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57岁2005年底,张瑞敏在北京宣布海尔启动全球化品牌的新战略,引发了人们对这艘中国旗舰企业的新关注。新战略旨在将海尔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在全球范围复制,而其中的核心是“品牌”和“效率”。目前,海尔已经在全球建设了15个制造基地,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等产品的产能都位居世界前列,如果没有一个全球性的品牌引导,很难充分发挥如此庞大规模的效应。虽然张瑞敏没有透露新品牌战略和“人单合一”效率模式的细节,但要完成这一在中国没有先例的使命,挑战巨大。当然,海尔也并非毫无胜算。首先,近年来海尔的…  相似文献   

10.
张瑞敏领导的海尔公司 张瑞敏领导的海尔公司是家综合性家电制造企业,其产品函盖27个门类,7000多个规格品种,年销售额170多亿,是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首选企业。海尔公司高举“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旗帜,恪守“用户永远是对的”,“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信条,建立“先造人才、后造名牌”的机制,营造“慈爱团结、勤俭奋斗、务实求真”的环境,正在张瑞敏领导下向世界500强的行列挺进!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公布了“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排名,中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名列第26位。这是迄今中国企业家在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当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并大力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之时,以海尔、长虹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家电企业不甘示弱、“与狼共舞”,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品牌的战略意识,纷纷在观念、生产、营销、研发和实现资本等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即将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品牌会更加注重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跨国公司一道分争国际市场,这是必然的趋势。就像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言:“要做到与狼共舞,必须首先变成狼。” 观念国际化 观念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在一定意义上说,海尔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是东方的形象。海尔的崛起是古老东方在新的世纪崛起的先锋和象征。1984~2000年,短短的15年,海尔集团竟然令人难以置信地取得了世界上一些知名大公司几十年才能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是所有海尔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海尔总裁张瑞敏与可口可乐、宝洁、巴斯夫三个百年跨国大公司首脑同台对话,这在中国企业中是唯一的。“全球三十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中张瑞敏居第二十六位。这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置身与GE、微软、  相似文献   

13.
近来.企业文化这个词不怎么频繁露面了,这也许是件好事。毕竟企业文化不是“话”.说说就行了。不过,当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所创造的文化的竞争。2000年6月、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论坛在广州举行。会上、专家、学者及企业结合理论与实践探讨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深深浅浅话海尔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海尔是海”,海是无限的。海尔拥有职工1 8000余人、产品从白色家电到黑色家电,从厨房用具到药品共26大门类、7000余个品种。在海尔每一天半.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 海尔还是一本书。是一部创业…  相似文献   

14.
“真诚到永远”和“海尔,中国造”的广告语,以及走向哈佛讲台的中国第一个企业家张瑞敏,使海尔集团的形象高高矗立于国人心中。毗邻于海尔的青岛朗讯或许大家有些陌生,但一提到它的主要股东——美国AT&;amp;T和贝尔实验室,都会使大家的敬意油然而生。在《财富》杂志评出的2000年前10家最受赞赏的公司中,朗讯榜上有名。这两家企业,一个是国有企业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张瑞敏带领海尔创造了"海尔神话",海尔品牌成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世界最有影响力100品牌之一;张瑞敏也因此被评为世界最有影响的25位企业领袖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CEO"、"中国最优秀的管理大师"、"中国管理教父"。张瑞敏的成功备受世人关注,每年有数万人前来海尔学习、取经,试图移植海尔模式然而人们发现,海尔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创新,使得海尔模式无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来自中国的家电制造商海尔公司在美国建起了自己的工业园,准备进军美国市场。怎样迈开第一步,才能让海尔这个品牌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名声来?总裁张瑞敏准备让海尔品牌的冰箱首先打进这个大市场。可是,以哪一款冰箱做为主打产品呢?张瑞敏苦苦思索,拿不定主意。  相似文献   

17.
联想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和海尔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年会上表达了相同的感受: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并不是坦途. 联想和海尔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佼佼者,前者在2004年以12.5亿美元之巨,完成了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后者目前已经在国外设立了30多家生产企业和一批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  相似文献   

18.
宋建英 《公司》2001,(10):15-15
我曾听过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央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决胜2000年”讲座中关于《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的讲学,也曾参观过海尔集团的一个电冰箱厂,在我的感觉里,海尔的成功应当归功于海尔文化的成功,这引起了我对企业文化作用的思考。 有理论家说:一个企业出两个产品,一个是看得见的,一个是看不见的,后一个产品就是企业文化。而我想进一步明确的是:前一个产品是结果,后一个产品是过程;没有过程,就不会有结果。对消费者来说,可以不计较过程,但对企业来说,绝对不可以忽略过程。通尔集团正是因为创造了适合中国特色的海尔文化…  相似文献   

19.
1海尔集团的基本情况海尔集团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张瑞敏受命担任厂长并开始引进德国技术生产电冰箱。15年来,海尔集团在张瑞敏提出的创海尔世界名牌的思想指导下,以平均每年增长81.6%的惊人速度,迅速成长为集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生产销售为一身的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目前集团有职工2万多人,电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海尔品牌现已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1999年海尔集团实现营业额268亿元,利税13亿元,创汇1.38亿元,产品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英国金融时报进行…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10日,本刊总编杨沛霆教授应邀参加了“海尔集团2008年度总结表彰会暨2009年度战略发展方针目标解读会”,并以管理专家的身份在会上作首席发言。会问,杨教授还与本刊理事长、海尔CEO张瑞敏及总裁杨绵绵等高层就“企业过冬”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