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破坏,导致气候变暖等灾害,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低碳经济能够实现生产和生活绿色化,降低碳排放,化解全球生态危机。通过采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中国低碳经济的内在机制,得出低碳经济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推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机理,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制度和能源技术创新、达到低碳减排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发展绿色节能经济、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低碳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发展模式,涉及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以维护生态平衡。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文章从低碳经济的内涵以及国际发展趋势的角度出发,运用AHP法构建了低碳经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具体评价指标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文章基于直接消耗法对我国主要出口的按SITC分类的第3、第5、第6和第7类产品2005年和2010年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出口商品碳排放强度在下降,但出口商品的CO2排放总量较高,2005年、2010年我国4大类出口商品的CO2排放总量分别为4.8亿吨和5.1亿吨,我国出口贸易建立在高碳排放基础之上的特征明显。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达国家实施的低碳规制和措施将会对我国第5、第6和第7大类商品的出口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为了促进我国出口贸易更好地发展,在与发达国家展开谈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创新低碳产品的同时重点控制第6类商品的碳排放量,并培育第7类产品新的出口增长点和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经济模式。将低碳纳入政府审计的范畴,对低碳经济审计模式的研究,尚不多见。基于绿色经济与低碳审计的关系,对开展低碳审计的意义、理论依据、目标、内容与方法等进行探索,可以进一步完善低碳审计架构。  相似文献   

5.
发展低碳经济与创新低碳经济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体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选择,就在于它是对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否定和扬弃,创造出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文明在本质上是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一体化的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形态。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不仅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理论,还是一种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是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特征入手,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与实践,在低碳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对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从政府、企业、市场和公众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要制定城市规划、加强监管,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生产低碳产品,加快形成统一的碳金融和碳交易市场体系,公众要养成低碳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最后,从政策、组织、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实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趋向。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对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  相似文献   

8.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经济增长,使人类的物质财富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张.但由于大量碳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抓住低碳发展的历史机遇,突破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的约束,走新型工业化的低碳道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9.
空气污染导致各种疾病、全球气候逐年变暖、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纷纷召开的各个国际气候会议,无一不在预示着低碳经济的到来。本文通过对中国环境现状的分析,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初步有效的实施的肯定,对低碳产品的潜力的展望,商业银行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力支持,阐述了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近年来,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在对重要相关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低碳经济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机制以及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简要评述,以期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