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其屏 《经济问题》2005,(2):2-4,27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还是行政区经济,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各种矛盾,使区域内统一的共同市场难以形成,最终导致这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成本加大,增长速度放缓,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格局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跨越行政区障碍,实现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我国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表现出独特的竞争与依赖关系。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在于调整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的实践历程来看,我国经济正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过渡,与之相对应,上层建筑方面也将经历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行政,最终到区域治理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从行政区和经济区关系演化探析我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际交界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典型问题区域,而如何实现其有效发展又是最为关注的区域问题之一。以行政区和经济区的基本范畴为出发点,及两者间发展关系变化的时间序列为主线,对我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省际交界区发展是交织和渗透于行政区和经济区关系演化中,其经济滞后性发展本质上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难以调和的重要体现和必然结果。因此,应从管理体制、制度组织、行政区划等方面实现行政区和经济区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区和行政区是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两种地理分区现象,两者之间往往并不具有同一性,从而产生磨擦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行政区经济是我国当前经济区与行政区矛盾的集中体现,它对宏观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严重的消极影响。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谋求地方政府职能创新,并在区域行政的组织架构中进行创新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布局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区域产业布局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本文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简称关天经济区),着重分析了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区域产业布局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产业布局的点状线性特征明显,集约化程度低;开发区布局及发展水平不平衡;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双重错位性;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城市群结构体系不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安排缺失等。提出了从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城市、完善城市群结构、构建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等方面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及产业布局优化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各经济区尤其是跨省的经济区产业发展及布局优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朱同丹 《江南论坛》2012,(11):18-20
长三角经济圈一体化的本质是经济区经济的一体化。经济区经济是指在一个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以相同或互补的自然的经济要素为基础,以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为纽带的区域经济共同体。经济区经济不同于行政区经济。行政区经济是按行政手段,对相互关联的自然区域进行人为的划界,而经济区经济则是按照自然的经济关联度,对不同的行政区域重新进行的自主组合。行政区经济重点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激发了中部各省领跑中部、率先崛起的热情.有的地方争先恐后将自己定位为中部崛起的先锋和龙头老大.事实上,一个地区的发展,必然会与周边地区联动,形成整体向上的力量,中部崛起必须打破省区间的利益局限,加强资源共享,跨区域进行资源与要素整合、产业和企业的重组,实现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破冀北地区生态恶化与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是京津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要求相关行政区域在产业政策、生态治理上加强合作,在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发展生态经济.路径在于:通过水权交易和生态补偿,实现生态治理成本的共担;通过项目合作,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还要求政府治理形态的嬗变,即从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行政转向区域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9.
已经付诸实施的“十一五”规划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打破省级行政区划的界限,首次提出区域规划的概念。随着规划在实践中的展开,我国正由省份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迅猛发展。就目前看,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主要体现在行政区相连或相近的两个或多个独立经济单元之间的合作,如“泛珠三角合作”、“长三角合作”、“环渤海经济圈合作”等。作为这一重要战略思路的延伸,近两年来,各省区也开始从大区域、大产业的角度出发,跳出传统行政区经济的思维模式,进行区域空间形态的整合,其特点就是点线布局、带状思维。例如,安徽省把皖江产…  相似文献   

10.
淮海经济区2007年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积极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展经济合作交流,区域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之一,加强合作和交流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能互利共赢,支撑环渤海核心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华北地区在能源、产业、人才、科技、生态、旅游等方面合作交流空间巨大,为华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与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研究的基本范畴进行界定、回顾与评述我国体制机制演变发展历程以及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对我国区域管理体制机制调控对象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此提出了在国家层面促进分散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在跨行政区层面促进行政管理向区域治理机制转变,在行政区层面上促进区域合作和互助机制健全发展等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思路和重点;提出了健全区域管理的法律基础,不断强化经济区规划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区域开发的政策体系,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和促进扶持机制健全发展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14.
房君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48-149,27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中国各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的合作和协调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开发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目的与原因出发,结合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其在区域协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有效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彬 《经济研究参考》2012,(11):50-51,5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营、泛珠三角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广西沿江经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一体化面前,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继而与国际接轨,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行政区经济走向大都市圈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行政区经济是指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我国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系统向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期出现的具有过渡性质的一种区域经济类型。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塘大都市圈地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城际利益矛盾有日趋激烈的发展趋势。例如,江苏省进行的南部、中部和北部的三大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都要牵扯到与周边省份的合作和互补…  相似文献   

17.
<正> 研究地区经济的特点,是地区经济学的基本课题。这里讲的“地区”既不局限于行政区,也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区。行政区是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划分的区域,是一级行政层次,有明确的区域界限;经济区是以经济中心城市为依托,按照经济的内在联系逐步发展和形成的一个体现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特点的经济区域,其边界是模糊的。“地区”则是介于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一种区域概念。提出这样的概念,是基于下面四点考虑的。  相似文献   

18.
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丽 《财经科学》2013,(2):65-71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的目标有机结合,实践证明,金融、尤其是区域金融合作对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能有效提升其后发优势。本文立足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现实,分析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推动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相时较弱,而地方政府在行政区经济发展中却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与发展态势.本文通过时这种强弱的比较分析,找出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失范,提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重构一种强区域经济发展与强地方政府的"双强"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的规划与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资源配置的纯经济问题,事实上,它的发展也伴随着国家公共管理体制的演进.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区域的区域治理模式的变革,那么,当前日益深入的由东向西的区际产业转移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区域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合作治理的形成,并运用三圈理论,以长株潭和成渝经济区为例对区域合作治理战略进行分析,找出区域治理中价值、能力、支持因素的变化对合作成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