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媒体曝光酒鬼酒塑化剂含量超标260%以后,仅仅一天时间,酒鬼酒股票临时停牌,整个A股的白酒板块也遭到全线向下重挫.酒鬼酒"塑化剂门"再次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导火索,一时间关于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的各类报道反反复复.  相似文献   

2.
2012年年末,我国的食品安全领域又一次掀起了轩然大波──由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引爆出的塑化剂丑闻。紧接着,五粮液、洋河,甚至更大的巨头“国酒”茅台都相继被卷入漩涡。  相似文献   

3.
"白酒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凸显了食品物流安全问题。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食品物流安全现状问题出发,指出物流众多环节对食品安全的至关重要性,最后提出在物流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加强投入和软件方面强化技术支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错了,对不起社会,这是个事实!"因在食品添加剂中掺入塑化剂获取暴利、引发台湾食品安全风暴的昱伸公司负责人赖俊杰,6月13日被台湾检方求处25年有期徒刑后向社会道歉。尽管这一消息让岛内民众出了一口恶气,但塑化剂导致的食品问题并未就此中止。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并未"被时间冲淡一切",反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涉及的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行业曝出与毒性塑化剂有染,塑化剂有毒阴霾席卷全球,演化为国际性的食品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5.
吴芹 《上海商业》2013,(4):69-70
媒体曝光酒鬼酒塑化剂含量超标260%以后,仅仅一天时间,酒鬼酒股票临时停牌,整个A股的白酒板块也遭到全线向下重挫。酒鬼酒“塑化剂门”再次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导火索,一时间关于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的各类报道反反复复。  相似文献   

6.
一次次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的刺激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一次次提醒着人们要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现在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重金属、塑化剂、防腐剂、染料等物质可能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所以在选购食品时应提高警惕,仔细辨别。消费者除了要关注食品本身的安全,同时不可小觑食品的包装问题。例如超市货架上色彩斑斓的食品包装、小商小贩手中的食品袋等等  相似文献   

7.
我想把我们行业一些食品安全以及我们面对媒体的一些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酿酒行业面临的问题 我们有个调查数据,上海的年轻市民消费白酒的概念比较低,上海这个区域传统是黄酒消费的,但是年轻人,可能连黄酒的消费概念也是比较低的,因为我到绍兴去,那是我们中国黄酒的老祖宗的发源地,我碰到他们一些年轻人也说不太喝黄酒,喝什么酒?喝葡萄酒,喝beer.那么我们现在出的这个塑化剂问题主要集中在我们的白酒或者说这个酒种.白酒它在加工过程中,它会接触到很多的塑料产品,容器、管道、薄膜,以前发酵是用草片来盖的,现在草片没有了,因为革片存在卫生问题,现在大量使用的是塑料薄膜,在发酵的时候温度比较高,那么长时间封在里边以后呢,这个塑料,或者我们叫DBP(邻苯二甲酸酯,俗称"塑化剂")可能就吸收,这是第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但是,伴随着食品产业的空前发展,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消息也层出不穷,瘦肉精猪肉、黄曲霉素牛奶、塑化剂饮料、三鹿毒奶粉、地沟油以及废皮鞋制成的工业明胶用于食品生产等等。毫不夸张的说,我国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食品安全挑战。本文在对我国食品安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塑化剂属于一种有毒的工业添加剂,国家规定严禁添加于食品中。另外,食品包装中的塑化剂也会将有毒物质带入食品中而产生迁移污染。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趋使,许多不法商家将塑化剂添加于食品中,进而引发许多食品安全风波。受到监管体制、检测标准、检测能力等的限制,塑化剂问题长期未能得到妥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各部门协调配合,完善监管体系,利用创新科技,以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谭春兰  杨德利 《中国市场》2011,(36):105-106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以及台湾塑化剂事件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食品安全事件犹如洪水猛兽般冲击我们的生活,虽然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中,食品安全再次成为热点,可现实却是食品安全事件的气焰有着越来越旺的态势。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成为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食品安全的措施等方面来探讨食品安全的立法与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并影响经济发展、国家安定,但近些年相继出现的双汇"瘦肉精"、台湾"塑化剂"以及福喜公司"过期肉"事件,让国内民众看到日常赖以生存的食品安全如此脆弱。基于食品安全的公共属性,政府理应对其负有一定监管责任。基层政府由于诸多原因导致食品安全工作成效甚微。本文从基层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谈起,对安全监管问题提出创新性的制度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食品塑化剂的特点和危害,并就食品塑化剂的检测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品牌》2011,(7):78-79
塑化剂 在奶粉中发现添加三聚氰胺之后,近期,沸沸扬扬的塑化剂风波,再度加深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国家质检总局网站21日再次更新中国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  相似文献   

14.
从三聚氰胺奶粉到苏丹红一号,从塑化剂超标到地沟油泛滥,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社会问题。统计发现,超过50%的食品安全事件源于小作坊食品,因此加强对小作坊食品加工的监管是当务之急。然而,食品小作坊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分散程度高等特点,使用传统机制监管的成效甚微。鉴于此,探究食品加工监管的创新机制,以加强对于小作坊食品加工的监督,从源头降低食品安全威胁,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今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近日中国台湾多家知名饮品被检测出含致癌物质"塑化剂",饮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聚焦。  相似文献   

16.
纷纷扰扰的"塑化剂"事件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在"塑化剂"事件不断扩散的同时,各种关于"塑化剂"检测方面的法规也悄然浮出水面,那么,相关进出口企业,在此事件上又应当何去何从?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东莞标检产品检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咏清 《商界》2011,(7):35-35
一是波及面广的塑化剂.一是致人死亡的毒黄瓜,前者迅速,后者紊乱。食品安全不仅是监管与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同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李慧 《商》2012,(7):194-194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维持生存最基本的需要。近来媒体曝光的染色馒头、毒豆芽、催熟水果等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地打击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面对食品安全这一关系国人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19.
张俊 《财经论丛》2015,(7):66-74
本文以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为案例,运用事件研究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该食品安全事件对酒鬼酒及白酒行业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事件日后20天内酒鬼酒的累计异常收益平均下降了30%,证券市场发挥了“用脚投票”的功能,对肇事企业起到惩罚作用;此外,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对整个白酒行业带来的“传染效应”大于“竞争效应”,平均意义上“塑化剂”事件使得白酒类企业的累计异常收益下降了6%,说明食品安全问题会带来一损俱损现象。  相似文献   

20.
我想把我们行业一些食品安全以及我们面对媒体的一些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一、酿酒行业面临的问题 我们有个调查数据,上海的年轻市民消费白酒的概念比较低,上海这个区域传统是黄酒消费的,但是年轻人,可能连黄酒的消费概念也是比较低的,因为我到绍兴去,那是我们中国黄酒的老祖宗的发源地,我碰到他们一些年轻人也说不太喝黄酒,喝什么酒?喝葡萄酒,喝beer。那么我们现在出的这个塑化剂问题主要集中在我们的白酒或者说这个酒种。白酒它在加工过程中,它会接触到很多的塑料产品,容器、管道、薄膜,以前发酵是用草片来盖的,现在草片没有了,因为草片存在卫生问题,现在大量使用的是塑料薄膜,在发酵的时候温度比较高,那么长时间封在里边以后呢,这个塑料,或者我们叫DBP(邻苯二甲酸酯,俗称“塑化剂”)可能就吸收,这是第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