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饭店产业作为我国最早参与全球化的行业之一,经过30年的发展,产业规模和经营水平等多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2008年,我国星级饭店已经达到13583家的产业规模,非星级饭店领域的社会接待体系包括经济型饭店在内产业规模达到30多万单位.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经济型饭店发展的产业示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宇 《旅游学刊》2007,22(7):68-73
本文讨论了我国经济型饭店发展的产业示范意义。对于民族饭店业而言,经济型饭店的示范意义在于以品牌为中心建立了产品形象、通过跨地域经营获得规模经济以及采用多模式扩张提高增长速度。对于整个中国饭店业而言,经济型饭店的示范意义在于通过产品差异化创新获得了很好的绩效。认识到这些意义,我们可以从更具有战略性的高度去看待今天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和理念,一种系统的理论,一种现代科学和一种新型的职业,它对于饭店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小型饭店,要想不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就必须广泛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积极的经营环境,使饭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饭店人才流动率高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饭店企业的人才环境不尽如人意。本文对饭店人才发展的先决条件——人才环境进行了研究,根据ERG理论将饭店人才环境确定为基础环境、主导环境、驱动环境3项一级指标,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了14项二级指标,并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借助相关计算机统计软件,对测评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构建了饭店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邓新华 《旅游学刊》2007,22(2):12-12
从本世纪初开始直至今日,我国饭店业出现了一轮新的投资热潮.这一轮投资热潮具有几个特点:一是投资主体更为多元化;二是投资规模加速扩大化;三是投资业态相对集中化;四是投资区域日益扩散化;五是投资出现了非理性化.而且,这一热潮可能在2007-2008年形成高峰.  相似文献   

6.
饭店高等教育应受到更多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昌国 《旅游学刊》2008,23(3):11-12
在旅游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各个专业方向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与旅游产业各要素发展实际不相匹配,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饭店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构建宏观管理系统,统一行业管理体系 在我国,饭店产业大致分布在3个市场领域,一是旅游饭店业,主要是国家评定等级的1万多家星级饭店;二是商业住宿接待业,主要包括经济型饭店在内的未评定等级、能够提供住宿服务的商业接待设施;三是广义的住宿业,包括楼、堂、馆、所在内的写字楼、公寓、培训中心、大厦、疗养中心等以行业系统内部为主、间或对外经营的接待设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应用型大学饭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专业大学生供需错位,饭店管理专业具有典型意义。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出路所在。本文在对北京市部分中高星级饭店进行问卷调查、走访与座谈,了解行业对饭店管理专业人才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关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实习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发展饭店联合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戴维奇 《旅游学刊》2002,17(3):30-34
除了发展饭店集团之外,组建饭店联合体也是实现单体饭店联合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分析饭店联合体的定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以及饭店联合体对于我国的特殊意义,提出了我国发展饭店联合体的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SCP范式的浙江省饭店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饭店业在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正迎来新一轮的投资建设高潮,市场也将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新的挑战.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透过浙江省饭店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与揭示目前饭店产业组织内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产业绩效、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市场资源配置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反思中国饭店职业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 ,中国饭店职业教育在以下三方面明显存在不足 ,即课程设置上基础课比重偏大 ,专业课比重偏小 ;在教材上强调理论有余 ,而重视实践不足 ;在教师来源上强调知识型而非实践型。文章认为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的养成是饭店职业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我国饭店人才链的失位与调整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罗旭华 《旅游学刊》2006,21(9):50-53
伴随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饭店业迅速崛起,但在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才不足问题也显得日益严重,并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饭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力图从人才链的失位与调整角度,研究人才缺失的原因,并探求改变现有饭店人才状况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的优势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波 《旅游学刊》2007,22(5):61-65
运用因子分析与综合评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算出我国各省区市饭店业综合实力的优势指数值.据此,可将我国省域星级饭店业划分为4种类型:发达型、较发达型、欠发达型、不发达型.从2000年到2004年优势指数值变化特征看,我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综合实力差异在缩小.从空间分布看,星级饭店业发展水平的分布规律是东部沿海地区大于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交通、区域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是影响星级饭店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对我国星级饭店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胜任素质方法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逐渐被认可的一种方法,其通过科学方法所提炼出的核心素质同样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本文以胜任素质模型为主线,探讨饭店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模型,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高校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我国饭店企业顾客价值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峰  梁文玲 《旅游学刊》2007,22(9):23-28
本研究在整合现有顾客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饭店顾客价值的构成维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基于调研数据对饭店顾客价值与其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期待相关的研究结论能有利于饭店企业基于顾客价值的构成维度针对性和系统性地提出顾客价值的提升策略,以服务于饭店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creased demands placed by consumers, competition, and shrinking management teams has resulted in the need for hospitality professionals to use effective tools to improve the changing situation. The Importance Performance Analysis (IPA) was a tool first introduced by Martilla and James (1977) to assist professionals in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agency issues and attributes. Hospitality researchers have used this technique in at least forty-two studies since the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use of IPA in hospitality related research and compare historical use of IPA to a recent study in a private club setting.  相似文献   

17.
本文集中讨论了中国旅馆业立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国旅馆业立法的现实基础、中国旅馆业立法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等3方面内容.中国的旅馆业立法势在必行,目前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较为充足的立法条件.在中国旅馆业立法中有5个关键性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分别是旅馆业立法的指导思想、旅馆业立法的位阶、旅馆法的调整范围和基本内容、旅馆业立法和实施机制的关系以及旅馆业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的衔接.  相似文献   

18.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同时给企业成本管理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阐明了作业成本法在酒店业的应用流程和方式,揭示了作业成本法对于提高酒店经营管理决策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饭店产业结构优化的宏观目标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戴斌 《旅游学刊》2004,19(4):69-73
本文论述了在新的形势下中国饭店产业机构优化的宏观目标与路径的选择,根据目前饭店业的发展态势提议组建“中国旅游饭店(集团)总公司”,阐述了该集团公司的基本组建思路与运行方案,分析了在组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Cooperative educational partnerships in Australia are innovative education partnerships where universities join with a business or industry association in a working relationship. The partners share resources to develop and provide undergraduate award-bear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courses for employees and association members.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outcomes that encourages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organisations to encourag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for their employees and members.

This research used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 and analyse five cooperative education partnerships operating in the School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 Lismore, Australia. The outcomes emerging for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organisations include encouraging confidence and loyalty in employees and a strengthening industry commitment to further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saw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provided through cooperative education partnerships as becoming part of their core education activity.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 between different organisation cultures appear to be a barrier to overc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