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贵州在中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如何加快对外开放进程,通过大力发展出口,带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地区经济高效增长具有十分重大意义,贵州对外开放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出口量效低下,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出口商品结构落后,出口产品为资源密集型,但同时贵州机电产品出口又有很大潜力,因此,贵州必须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推进机电产品的出口,以此带动产业升级并拉动经济高效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西部低层次,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面临巨大的.压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基本思路是发挥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努力实现从一般劳动密集型到劳动·技术密集型、劳动,知识密集型转换,加大开放力度、开发人力资源、争取倾斜性产业政策等是实现西部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3.
在加入WTO之后,由于受到WTO各项协议的限制,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将风光不再,先天不足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更是雪上加霜。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国际竞争力状况,站在国家战略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强调如何充分利用GATT的安全例外条款,并积极实施军转民战略,来实现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 ,甘肃省要抓住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机遇 ,巩固和扩大国企改革成果 ,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进一步开拓加快工业发展的新局面 ,需要迎难而上 ,实施三大工程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需要活中求进 ,开拓两个市场 ,将加快工业发展的十项措施落到实处 ,做到工业结构调整上有新举措 ,推进国企战略重组上有新进展 ,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上有新办法。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内部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间资源错配是阻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利用构建的测算模型并使用我国2006~2015年省级层面数据,测算结果表明:2006~2015年我国制造业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之间的资源错配引致制造业总体TFP年均损失3.25%,其中资本错配导致制造业总体TFP年均损失0.53%,劳动错配导致TFP年均损失为2.25%,即我国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间的资源错配主要由劳动错配导致。总体资源错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资本错配在2012年之后逐年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39.69%的过度劳动投入,资本密集型产业存在44.44%的劳动力投入缺口和8.69%的资本投入过度,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本配置不足的问题。通过纠正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间资源错配,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得以大幅度下降,资本密集型产业占比大幅度上升,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6.
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作用和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规律性、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以及我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认为关键问题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在推进体制改革、鼓励技术创新、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人才资源开发等方面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生产资料的不断积累和更新带来经济系统中各产业的资本深化,资本深化又带来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有偏技术进步则使不同要素的技术效率发生不同的变化,影响各要素的投入结构和产出效率,进而推动产业升级。采用1998—2019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程估计要素替代弹性,并测算各行业的劳动技术效率和资本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多数行业的劳动技术效率高于资本技术效率,且劳动技术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而资本技术效率先上升后下降。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要素技术效率在资本深化促进产业升级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资本深化、劳动技术效率提高和资本技术效率提高均可促进产业升级,资本深化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技术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但也可能通过降低资本技术效率抑制产业升级。因此,要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适度推进资本深化,优化要素配置,充分发挥要素技术效率提高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进而通过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是实力的对话,实力来自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入WTO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缺乏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是我国具有优势的产业对西部来讲并不优,我国的比较薄弱的产业对西部来讲更弱。因此,面对加入WTO的严峻形势,西部省区应加快观念更新,体制改革,结构调整,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谋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它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但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处于劣势的地位 ,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势利导调整农业结构 ,加快农业升级的步代。与此同时 ,还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和实施必要的农业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中国工业经受住了跌宕起伏的考验,获得了长足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矛盾依旧十分突出,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提升我国材料工业整体实力,对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型的紧迫性和有限的政策空间要求中国工业必须找准产业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与其他途径相比,自主产品开发是实现转型升级、构筑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因此,中国的产业升级应抓住产品开发这个微观基础和关键环节,将其作为资本投入和技术学习的中心,并以此为核心来组织各种升级手段。车用柴油机工业的案例从反面说明了产品开发对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如果无法控制产品开发,中国工业就无法适应持续的技术进步,而只能长期处于产业演进和国际分工体系中的被动位置。打破这种不利局面,政府要在增强自主性和实施产品开发这两个方向的诸多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中国汽车产业逐渐融入国际汽车市场和产业发展潮流之时,培育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的任务迫在眉睫。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分析框架,考察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状况,我国汽车工业的市场结构属于行政管制条件下的寡头垄断;市场行为的竞争性不强,但在入世后呈加剧趋势;市场绩效表现为较高的利润率和缓慢的技术进步。为此,我国相关的产业组织政策应当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畅通国内大循环,生产端的升级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与保障。本文在构建平衡增长路径下多部门经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三次产业数据,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对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生产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支持。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工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服务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同时呈正相关关系,服务业技术进步则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差异会引致部门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从而推动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相对价格机制是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机制,即技术进步可以通过降低部门产品的相对价格,推动以就业结构改变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基于中国数据,验证了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事实。因此,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以技术进步推动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有效配置,从生产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4.
广西应抓住“入世”机遇 ,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素质 ,使我区经济能以新的姿态去迎接“入世”挑战。对策 :稳定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 ,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强产品竞争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全面提高第三产业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链条长、影响广,对多个产业部门的投资、布局、升级都有深远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整有利于这些产业部门要素成本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合理化、过剩产能的消化和控制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对金融业、租赁业等服务业部门和电气设备、金属加工、化工等制造业部门的关联效应最大。为了更好地发挥房地产市场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要保障制造业用地,控制土地要素成本上涨,发挥技术进步在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执行更高建筑标准,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促进房地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提升区域产业的附加价值、自主创新水平以及环境资源保护能力,进而优化该区域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总体及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产业增加值和三次产业增加值等数据,运用泰尔指数、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高度化、灰色关联分析和协整分析等方法分析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其关联度大小。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未来尚需通过制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培养文化产业专门人才以及完善和实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手段推进文化产业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信息产业融合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极,以产业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外资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产业结构和利用外资的关系。文章剖析近年泰州市利用外资和产业结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良性互动,但是也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促进外资由集中在制造业向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并举转变;科学规划先行,加强外商投资引导;提升服务,大力优化外资软环境三点措施,促进二者良性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具有地域空间性和市场自组织性.产业集聚有助于本地产业化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能促进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专业化配套服务的完善,助推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从而推动地方产业升级.虎门服装产业集聚的发展历程印证了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为其他地区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二者间的良性互动,对促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化至关重要。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3-2016年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面板数据,应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在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弱化了环境规制强度;环境规制具有"倒逼"机制,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能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分区域看,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但受资源禀赋等异质性因素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互动机制存在差异。发挥环境规制的功能性作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