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住宅产业化是未来住宅市场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上海万科新里程住宅项目产业化生产的实际,分析了国内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住宅产业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方文 《北方经济》2009,(16):94-94
住宅产业化是未来住宅市场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上海万科新里程住宅项目产业化生产的实际,分析了国内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住宅产业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武艳  张欢 《特区经济》2011,(5):236-238
本文在收集国内外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总结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分析国内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制约杭州市住宅产业化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整个杭州市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也增加了制度保障。这些优惠政策都促使了我国住宅建设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轨道。目前,住宅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但因为起步较晚且发展较慢,所以在施工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对BIM产业化住宅施工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进行分析,并根据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背景下,住宅部品体系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关键。首先,文章从住宅部品体系集成化的角度给出了住宅部品体系集成化的概念,并分析了住宅部品体系的技术体系,包括技术支持体系、生产技术体系、管理技术体系以及流通供配体系,然后,对主要影响和制约住宅部品体系集成的部品模数制、部品模数标准、部品接口技术等作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对促进我国住宅部品体系集成的发展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住宅产业化,而实现住宅产业化的关键在于使住宅部品产业化。通过统计学方法对重庆市潜在购房者进行住宅部品认知度研究,确定不同阶层购房者对其了解程度和可接受程度,以便产业化住宅集团的客户细分以及方便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住宅产业化部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水平也标志着该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其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继卫生改革和教育产业化问题遭到全社会一片指责之后,现在购房难问题也遭遇同样境况。中国怎么了?卫生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和住房产业化出了什么问题?其实这三个问题的实质上是一样的。抛开卫生和教育不谈,购房难首先难在政府过早、过于彻底地推出住宅领域,把全社会住宅推向市场。要走出这种对于市场的过度依赖,中国必须反思自己的发展哲学。  相似文献   

9.
3月26日,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萧钢构)作为唯一一家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基地参加了住建部在深圳万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工作座谈会暨技术创新联盟联席会议。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杭萧钢构住宅事业部经理郭庆代表公司作了《杭萧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探讨生产方式与住宅产业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和借鉴了美、日、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住宅产业化及其生产方式变革的经验,系统梳理了在全球生产方式演变的大环境下,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进程,进而对住宅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动力和演进路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甘泉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4):20-24
安徽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开启了安徽发展的新一页篇章,为安徽在中部率先崛起指明了道路。工业化是安徽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将是安徽迈上现代化步伐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文章就是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安徽工业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得出安徽工业化发展呈现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安徽工业发展的建议,期望能对安徽的工业化道路提供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昶  温合瑶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2):20-23
文章借用工业化进程综合评价方法,依据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空间结构等数据,对安徽省工业化进程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得出了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基本结论.指出了安徽省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特征。文章最后结合工业化理论,以安徽省为例,指出了制定促进工业化发展的政策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安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作为一个相对不发达省份,加速工业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因而安徽提出了工业兴省战略.为使工业化进程更有成效,了解本省的工业发展历程显得较为重要.文章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来的安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对几个骨干企业的发展史进行简要追踪,文章最后时"十一五"及未来更长时间内安徽工业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将安徽省工业化实际情况与周围省份进行比较,分析安徽省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依据经济学理论合理判断安徽省工业化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据此提出了一些推进安徽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胡亭亭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8-13
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文章论述了作为欠发达的省份--安徽省的工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安徽省应该抓住时机,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安徽省的具体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发展本省经济.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发展的开局之年,本着理论与实践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科学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数据,文章就安徽省“十二五”时期新型工业化目标进行研究,并就如何实现该目标提出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区域工业化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而产业集群发展则依赖于集群的创新发展水平。因此,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取得集群竞争优势,推动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为例,在分析近年安徽省工业化进程和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产业集群创新与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协同关系,并依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体系得出产业集群创新推动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安徽与江苏工业结构调整升级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2000年以来,两个地区工业结构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与升级,安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演进,江苏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阶段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内资工业在安徽发挥的作用要高于外资工业,而外资工业在江苏发挥的作用要比内资工业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徽北部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北部地区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粮棉产区,目前不但工业和城镇化水平大大落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农业发展同样落后全省平均水平。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农业科技应用落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等是制约皖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加强土壤治理、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及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才能推动皖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