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晓 《西部论丛》2006,(7):90-90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富人享受钱,穷人享受闲,大家相安无事,各有各的潇洒。但在中国,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就是穷人活得不开心——住房、教育、医疗无不让他们悉白了头。而富人也活得不乐观.紧张、焦虑无不有之。  相似文献   

2.
声音     
《中国经济快讯》2009,(13):11-11
“只有鱼才成群结队,经济学家应该特立独行。” ——经济学家茅于轼详解“帮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称帮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因为明着帮富人说话要挨骂,而替富人办事很多,因为肯定会有好处;而帮穷人说话很多,因为太容易了,但帮穷人做事的很少,因为太麻烦了。  相似文献   

3.
声音     
“只有鱼才成群结队,经济学家应该特立独行。” ——经济学家茅于轼详解“帮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称帮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因为明着帮富人说话要挨骂,而替富人办事很多,因为肯定会有好处;而帮穷人说话很多,因为太容易了,但帮穷人做事的很少,因为太麻烦了。  相似文献   

4.
汤敏 《西部论丛》2007,(4):80-81
搭便车指的是这么一种现象,即一些人在不付出成本。或是付出很小的成本的情况下,与别人一样,得到较大的利益。直觉上,只有富人有车,穷人无车。因此,人们比较容易理解穷人搭富人的便车,但这里为何要提出防止富人搭穷人的便车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6,(5):60-61
语不惊人誓不休 任志强,中国房地产界里的大佬级人物,以“我行我素”的风格和时常“大放厥词”的行为“名扬天下”。如今,在上海国际地产大会媒体见面会上,当主持人问到“在未来几年内最不希望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什么事情”时,一名观众表示“最不希望看到中国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而任志强则明确表示:“过去中国都是‘穷人区’,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就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也要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在场另外几位房地产大腕很支持任志强的观点。和记黄埔地产公司董事、总经理佘耀庭也认为“富人区”不可避免,“就像曼哈顿有著名的富人区,也有哈林区那样的‘穷人区'”。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冯仑则表示,曾经有房地产商尝试过富人和穷人“混搭”的模式。“但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上海国资》2005,(10):14-15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穷人大多数在农村,于是城乡差距扩大;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  相似文献   

7.
在水和粮食这样的必需品上,难以用价格把穷人和富人划为一等:水涨到一百块,富人照常可以一天换一池水,而穷人的收入只能全用来喝水。  相似文献   

8.
在水和粮食这样的必需品上,难以用价格把穷人和富人划为一等:水涨到一百块,富人照常可以一天换一池水,而穷人的收入只能全用来喝水。  相似文献   

9.
《新财经》2009,(11)
中国从解放到1979年整三十年,这中间培养了社会的仇富心理.富人当时是要被打倒的,当时叫"地富反坏右",社会对人的教育是"忆苦思甜",要大家"绝了发财的念头".穷人造富人的反,打倒富人的结果是大家都变成了穷人.本来穷人有希望变成富人,可是,彻底打倒富人的结果是连这点希望都没了,因为中国变成了穷人国.  相似文献   

10.
语录集萃     
我要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经济学家茅于轼说.现在社会上为穷人说话的人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少:而为富人办事的人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少。  相似文献   

11.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在撰文阐释“十一五”规划时提到穷人的经济学,他认为“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穷人大多数在农村,于是城乡差距扩大;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集中到“穷人致富”上。  相似文献   

12.
想想穷人     
翻阅报纸,常常看到这样的消息:某某一顿饭吃掉上万元,某某花几万元买一条狗,某某离婚一次给对方精神赔偿费上百万元。好象中国如今已没有穷人了,进人了大款时代,当务之急是反对富人奢侈浪费。 我想,传媒宣传这些东西并非没有必要,现在富人越来越多,把富人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引以为戒,对引导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大有裨益。但我以为,如果我们光从传媒角度认识世界、判断世界,那未免太天真、太幼稚了。比如,我们很少见到有关穷人的报道,但实际上,我国的穷人确实不少,国家公布的数字是5000万人,这5000万人连温饱尚未…  相似文献   

13.
穷富的标准     
商品房市场是“富人”的市场,对低收入家庭的“穷人”而言,能花自己的钱买房的部是“富人”。在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中,最低价位的汽车也同样只是给富人的消费品.普通大众和低收入家庭中的“穷人”是无能力消费的.甚至高级的化妆品与高级的名牌衣物同样都是面对“富人”市场的。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在两会上对私产入宪议案的讨论,有这样一种声音始终出现:私产入宪和穷人无关,它只是在最大限度地体现富人的利益,那么真的和穷人无关吗?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界热议“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原因有二: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国民财富在国家和居民之间分割、流向国家偏多,在富人和穷人之间分割、流向富人偏多,普通大众没有同步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国内贫富两极分化越发严重,这已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主旨,并且促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甚至威胁到经济能否可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永远要记住,话语权在富人手里!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富人制定的,评判标准也由富人掌握!一个穷人永远也不可能去指导富人怎样致富,怎样过上好日子,哪怕他说的都是真理,也无人会听。  相似文献   

17.
《新财经》2009,(6):13-13
《广州日报》:近日,任志强再次语出惊人,在一次采访中称,中国70%都是富人,他说:“什么是富人?什么是穷人?这个界限要分清。统计部门有一个数据就很清楚,基本就是7:3的比率。这个比率是什么,就是30%的、靠政府救济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而剩下的70%的人应该全都是富人。”  相似文献   

18.
保护私产将充分调动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纠正“怕富”的财富观念,消除财富积累的疑虑,鼓励穷人争取成为富人,通过一部分先富起来阶层的示范效应,最终带动全社会共同富裕。在可以预见的  相似文献   

19.
【英国《泰晤士报》8月18日】在热闹的场面和笑容之中,中国冲上了奥运会金牌榜的榜首。在奥运会的狂欢结束之后,明显致富的中国运动员将彰显这个国家的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20.
《发展》2006,(6):17-17
社会平等是一个公共产品,是一个好东西,它带来社会的和谐。对穷人,这当然是更加平等和受惠的机会,使他们有一个更加平等的机会发展;对富人,如果社会的平等差距拉得太大,社会的不满情绪太大,甚至出现社会紧张,社会动乱,这对于富人财富的增长,对富人本身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