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问题。导致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问题、学校培养、家庭因素以及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等。经笔者调研发现,每年招聘季总会出现用人单位扎堆宣讲,学生参与人数少的怪现象。根据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当前就业岗位数量与毕业生数量并没有很大差异,而"企业招聘难"、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与高校就业引导以及学生就业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高校就业指导应提出精准就业指导途径,为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为响应济宁市人社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1+1"专项招聘服务活动的要求,建立现场招聘与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相结合的"1+1"就业服务新机制,近日,梁山县人社局在人力资源市场成功举办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旨在解决2014年应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参会企业共57家,提供就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当阳市人社局"就业信息进高校"活动首站走进荆楚理工学院,工作人员现场向高校毕业生发放"当阳就业信息通"微信平台宣传资料500份,企业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表600份。组织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据悉,当阳市人社部门为在高校招聘会上更好地宣传当阳就业信息和为本地企业更多地招揽人才,围绕"就业信息进高校"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择人难的双重矛盾与困惑愈来愈令人忧虑.与此同时,企业引进的毕业生用不上或留不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既有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问题,也有企业用人机制及转轨中的困境问题,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企业决策者的人才意识和择人观念问题.本文作者就部分企业在引进高校毕业生中出现的问题,谈几点建议,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5.
目前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已形成共识——节约更多的成本.招聘合适的毕业生。毕业生想要找到合适、理想的工作,就要认清就业市场的走向,充分利用就业技能,实现成功就业。本文对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技能进行分析总结,并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主要技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校园招聘虽然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人财物投入有所加大,但仍然面临着签约率低、诚信缺失和流于形式等众多问题,本文重点从毕业生、高校和招聘企业三维视角探讨提升校园招聘有效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政策篇     
《中国就业》2014,(1):4-12
正让高校毕业生远离就业歧视2013年4月16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力度,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通知》强调,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及企业招聘难的矛盾现象,这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有关。基于此,高校可以通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强化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基于企业人才需求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做好高校与企业人才衔接工作来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力求缓解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形势下,有进一步复杂化和严峻化的迹象。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症结及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四方联动,三管齐下"合力助大学生就业的方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症结及深层次原因准确认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是解决其就业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所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笔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就业部门组织的线上线下多招聘会,我公司吸纳制药专业的高校优秀人才25人,为我公司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针对社会保险缴纳满一年的2020届高校毕业生申报中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此举极大地缓解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过程中的困难。在县就业部门的积极鼓励与支持下,我公司计划在2022年吸纳应届毕业生30人,为企业今后的发展保驾护航。"丽珠集团(宁夏)制药有限公司的招聘专员孙文轩面对平罗县惠企政策的支持这样说。  相似文献   

11.
悟空HR是针对高校就业和企业招聘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平台,从高校学生上学到毕业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辅导,以便在招聘就业工作岗位中,引导大学生就业,在充实学生课余时间做兼职的过程中,更加理性的辅助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告别以往单纯靠政策性引导、企业定向招聘、学生盲目选择带来的资源不均衡,扎堆就业难的问题,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各类就业信息高频、快速、准确推送至就业前线的用户手中,平台将立足于全国各大高校,和高校一起为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岗位,结合互联网将用户的需求和平台服务构建闭环,建立人才数据库,做出一流的品牌和服务,做到服务及时性、信息精准化、高效率转化的垂直类网站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2.
从宏观层面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结构性的,而非总量性的。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年的5-6月,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人才招聘市场,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就业紧张的气氛。但是,也有专家学者提出,高校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强势群体,相对于学历低于大学本科的新增劳动力或者下岗失业人员而言,高校毕业生就业其实并不难。如何科学地判断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科学地认识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迁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据国家教育部门统计,今年预计将有1000万名应往届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已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但由于许多毕业生缺乏求职经验或动机有问题,致使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甚至出现矛盾和纠纷。本人基于企业视角并结合招聘工作经验,针对招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如下注意事项,希望对用人单位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底,湖北省襄阳市举办了"2011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型专场招聘会"。从此次招聘会所反馈的信息看,用人单位招聘意向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用人单位更加"现实",不注重名牌效应,而更加注重实用型人才。高校毕业生虽然开始理性"回归",但是对基层就业岗位还是持有抵触心理。这些变化或许正是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兴起,网上招聘逐渐地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基于校园网和高校应用系统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毕业生就业管理是高职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高职毕业生就业信息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支持。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在高职大规模扩招、就业制度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宏观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就业率逐年下降,不同地区、专业、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差异明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已经有许多求职者都通过网上招聘的方式寻找工作。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招聘途径,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展现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源高校毕业生规模也将达到1.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成为毕业生"更难就业季"。昌吉州人社局针对群众普遍关注和担忧的"更难就业季"问题,大力推行"1234"就业援助服务,努力破解毕业生"更难就业季"。"1234"就业援助服务,即: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对每一名返回生源地未就业的毕业生,年内至少进行1次就业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就业质量,总结了本科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生源地、是否为党员以及家庭月收入四个因素对毕业生签约公司数有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存在毕业生对实习认识不正确、高校讲授的知识不足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招聘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等问题,继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高校和政府提出建议,以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  相似文献   

18.
王小毅 《河北企业》2023,(4):135-137
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对于缓解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探讨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以化解企业招聘专业人才和毕业生就业双重困难问题。通过调研校企合作共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运行情况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发展变化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措施: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加强专业教育,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多方协同,创新产教融合方式,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高校毕业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一直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点。2013年,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江西省人力资源市场、省人力资源网继续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加大创新力度、拓展服务内容,用真挚热情的就业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增动力、壮胆气。百场"岗位进校园"送去身边的"就业大餐""这样找工作方便多了!"2013年11月9日,南昌大学科技学院校园招聘会现场,不少学生一边查看企业招聘信息一边感叹。来自江西省抚州市东华理工大学的钟余,也是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之  相似文献   

20.
章雁峰  杨芬 《价值工程》2021,40(36):113-115
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的双重影响下,高校就业压力非常突出.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文章从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来定义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然后从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发挥校友和校企的优势、全面精准开展就业指导帮扶、保障就业政策和制度充分落实、企业完善网络招聘、企业尝试建立员工共享的模式、关注企业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浙江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