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实际已经升值 人民币的处境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尴尬。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似乎建国五十多年来从来没有如此大过,其程度已超过了人民币的忍受能力。 只要看看这个事实你就会明白,银行里挂的官方牌价,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牌价是1∶8.2771元(每天只在小数点后第4位上变化),虽然用这个价在银行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是有条  相似文献   

2.
近期外汇市场伴随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猜测,出现日元价格变化扩大趋势,进而使美元和欧元汇率也有波折。同时国内外金融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掀高潮,市场炒作人民币的势头难以抑制。仔细分析这些现象的背景似乎与美国官员近期对人民币问题的言论有关,特别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表示了人民币升值的催促性讲话,  相似文献   

3.
经历一波迅猛上涨之后,人民币兑美元进入了一个休整期,似乎正在为继续上行积聚动能。然而,尽管人民币升值趋势似乎无可质疑,但其具体升值步伐却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4.
一提人民币升值,官方的"占优意识"近乎一种"升值恐惧症",似乎升值乃百害而无一利人民币汇率是中国近年对外贸易摩擦的一个聚焦点,也是经济界议论的一个热点。关于人民币汇率,有一点在国内外经济界有着很强的共识——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中间价连创新高,令此前有所缓和的人民币升值预期骤然上升。上述交易员称,8月10日一年期人民币兑美元掉期上涨60多个点到-530,对应一年后升预期达到5.88左右。“只要美元处在下跌通道中,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持续‘被升值’。”该交易员说。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霸权地位与中美经贸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贸易不平衡已经成为中美之间经贸关系中的核心议题,也是美国促使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美国似乎总爱以此为借口给中国施加压力,促使人民币不断升值.其中暗含的前提是中美贸易应该是平衡的.只有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才能解决这种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小幅度升值首先顺应了国际市场和西方一些国家的要求,体现了我国国际合作的姿态,有利于国际应对的主动性,并且具有“出其不意”之举,因为国际市场似乎已经开始降温人民币升值,甚至在前几天市场猜测人民币升值时,中央银行还在重申我国汇率政策的原则,表明我国应对国际关系的适时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远东经济评论》】7月8日许多支持或反对人民币加快升值的常见理由都是错误的。事实上,加快人民币升值确实有利于中国。这不仅可以缓解国际压力,也有利于中国经济本身。在分析人民币加快升值的“真正”理由之前,首先应该讨论关于中国汇率问题的一些常见误解。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基本可视为“被圈在池子里的热钱”。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热钱的涌入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加快人民币升值,以抑制物价上涨。那么,加快人民币升值可以抑制物价上涨吗?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上海国资》2007,(9):10-10
只要人民币升值步伐未见放缓,只要流动性严重过剩未见根本改变,站在5000点之上的人们现在显然情不自禁地要眺望10000点的高峰了!  相似文献   

12.
张丽杰 《科学决策》2008,(10):209-209
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升值将带来通货收缩压力。为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即使人民币升值15%,从长期看也不会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严重危害,因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大的负面影响仅发生在最初一两年内。为了让我们对人民币汇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了解其对经济的影响特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再被推到风口浪尖,人民币升值压力几乎无时不在,而对升值的利弊,国内的专家学者仍是众说纷纭。本文提出的观点是:尽管人民币升值既不能解决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问题,也不能解决美国高失业率问题,但是在目前国内稀缺资源的严重流失、通货膨胀加剧和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的情形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国资源保护、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热钱的流入与人民币升值有着很大关系,只要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存在,就会有更多的热钱流入房地产市场.本文关注了几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尔街日报》2007年12月31日 如果中国的汇率政策可视为中国政府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变的计速器,那么这种转变现在似乎正在加速。伴随近几周来的大幅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007年全年的升值幅度有望达到近7%,比2006年快出一倍。经济学家预计2008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仍将达到这一水平,中国这一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趋于白热化的经济增速有望因此而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中国和世界民众发现。他们正在面对这样一种论调:尚未完全国际化的人民币这些日子确实“国际化”了。一方面,它被指责为他国经济危机的“替罪羊”:阻碍了他国出口,影响了他国就业;另一方面,似乎又成了他国经济发展的“万灵药”:好像人民币一升值就会立竿见影地提振他国经济。人民币果真具有如此的效应?问题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近期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国内外博弈再次达到顶峰。中国维稳意图十分明显,国际期待人民币升值声音则一浪盖过一浪。面对强大的压力,中国政府表示,坚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是否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利益关系?人民币到底要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6,(15):48-49
7月21日,人民币汇改满一周年。一年中,关于外汇储备是否过高、人民币升值速度是否应该加快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面对这些争论,央行似乎一直保持着沉默。在央行的沉默中,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相似文献   

18.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升值不仅给我国的外贸企业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本文旨在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外贸企业应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挑战,抓住机遇,全面提高发展自己,以提升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左小蕾 《上海国资》2010,(10):14-14
美国国会9月上旬休会结束,因为中期选举临近和美国经济的不振,美国政治家们再次高调施压人民币升值,除了转移国内选举压力以外,恐怕还有更多的醉翁之意。而人民币也恰好在休会结束前两天开始连续升值,四天升值超过1%。对这个现象直接的感觉是人民币再次在压力下升值。  相似文献   

20.
余云辉 《环球财经》2010,(11):71-72
美国始终以贸易顺差为借口逼迫人民币升值,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达到多重目的。其实,中国可以运用多种非汇率手段,减少中美贸易顺差,以务实的态度,避免直接对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