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当前经济学界普遍公认的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么几种,诸如初始阶段以通过发展乡镇集体企业进行非农化改造为特征的“苏南模式”,以主要依托外力发展“三资企业”为主体的“珠三角模式”,以注重发展个私民营经济、实行市场化调节为主体的“温台模式”。就慈溪来说,慈溪的发展路径或模式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和个性,属于“宁波模式”,即称之为“多种所有制共生共荣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既有自身的特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笔者认为在外部环境不断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完成的农业经营制度变革使农户成为最基本的农业经营主体,在“坚持”和“完善”这一经营制度的实践路径中,逐渐形成了农业经营形式多元化格局。空间视野的分析再现了农户经营主体地位新的实现形式,时序视野的分析揭示了农户经营主体地位的长期性。深化认识并确立农户经营主体地位将为农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可供依循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甘肃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张掖市高家庄村为例,探讨了村庄规划“六化”对高家庄村庄总体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点建设、用地留白等具体规划编制路径的要求,明确了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河西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路径选择,认为土地综合整治支持河西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具有适宜性特征,而且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就应该将土地整治任务、指标和布局要求落实到具体村庄规划实施地块上去,要重点突出“种”“养”“住”的空间谋划和项目安排。另外,河西地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土地综合整治全域推进优势。然而,在具体村庄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既要“求同”,也要“存异”。基于土地综合整治“好用、管用、有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就需要既能够落实上位规划的战略意图又要体现村民主体的核心意愿,从而切实为河西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多元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国家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式在全面调整中加快发展,以“互联网+”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新兴行业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互联网+”背景下,为统计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背景下的统计法治在统计需求、统计来源、统计主体、统计方式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主要以“互联网+”为背景,阐述统计法治的建设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组织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组织的特征就在于其是一种有目的的利益团结、是一种契约安排和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结果。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主体和发动者,同时,决定制度变迁的路径,推动或阻碍制度变迁的进行。我们必须优化“组织”,做好组织的初始安排、正确引导组织的利益取向和偏好变化、强化组织的学习功能、将组织置于竞争的环境中,推动制度变迁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双碳”目标下,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源的动力电池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战略性竞争的新高地。文章基于常州动力电池产业现状实证分析,从融通创新角度辨别瓶颈难题,从“横向融合”和“纵向畅通”两个维度,探讨常州动力电池产业链多主体融合创新的3种模式和实现路径,并就4类创新主体如何协同、高效、融合地促进并实现常州动力电池产业链融通创新提出对策建议,以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上下游协同、创新体系完备的融通创新共同体网络,为推动常州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路径依赖理论看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一种经济制度由于某些历史性事件的发生而形成,在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往往付出了高额的成本,即使其他的经济制度更具有经济的合理性或更有效率,要废除这一由历史性事件的先行发生而形成的经济制度,选择一种新的经济制度是非常困难的,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用诺斯的话来讲:历史确实是起作用的。所谓路径依赖是指“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从制度变迁来看农村建设的滞后,会发现制度变迁缓慢。缺乏制度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举措就是突破路径依赖,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防控具有“突发状况多、规范性少、独特性多”的特征,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使用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手段,但也凸显决策主体的认知缺陷问题。本文基于复杂决策理论,以2021年南京禄口机场突发新冠疫情后江苏省成功快速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系统上云部署为例,结合情景参与收集的数据,着重探究弥补决策主体认知缺陷的有效方法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决策主体可以从决策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决策目标的综合控制、决策过程的迭代、决策方案的递进优化四个维度来弥补其认知缺陷。(2)决策组织平台在初始阶段须以政府为序主体,并在不同决策阶段自发或推选确定不同的序主体。(3)“物理复杂性—系统复杂性—管理复杂性”的协同转换为复杂系统思维范式转移的有效路径。本研究对于在复杂紧急情况下如何作出与新技术应用相关的复杂决策,以及提升政府等主体的疫情防控管理决策水平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营企业由初创期走向“二次创业”阶段,公司治理模式由封闭、集权的家族主导型向开放、制衡型的现代公司治理转变,就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然而,这种有利于效率改进的制度变迁却没有普遍发生,企业陷入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型困境。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从初始产权结构、传统文化和企业家行为倾向3个角度分析和揭示了民营企业治理转型困境的路径依赖效应,阐述了要超越和克服路径依赖,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发挥国家和企业家等制度变迁主体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公司治理模式脱离无效率的“锁定”状态,步入有效率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0.
程娜  桑一铭  李博文 《改革》2023,(12):151-162
因经济发展对碳基技术、传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适配制度和社会嵌入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而引发的“碳锁定”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目前,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创新意愿、政府环境规制、受教育程度对“碳解锁”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中国“碳解锁”水平较低且存在回落现象,区域间“碳解锁”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北地区“碳解锁”路径较其他地区选择余地更小。应从技术、经济、制度和社会四个维度入手,构建区域差异化的“碳解锁”机制,建立“多主体—多路径”的区域治理体系,进而推动绿色技术革新,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goals of South Africa'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me, which works to enact the government's population policy. The primary objective is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population size and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resources in the country. "Th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me promotes specific fertility-inhibiting programmes, projects and actions in the socio-economic fields of education, manpower training, health, the economy and housing. Population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mes are also directed at people with high fertility to facilitate the change of fertility perceptions in favour of a small family norm."  相似文献   

12.
曹袢遐 《上海经济》2012,(7):38-39,6
"苹果"公司如日中天之时,恰是柯达公司破产之日。不同层面的创新造就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而非柯达般"咔擦"一声间的绚烂瞬间。  相似文献   

13.
《上海经济》2012,(4):30-31,6
稠厚道德血液是"淮矿范本"的精髓"淮矿范本"最精髓、最本质的部分是集团企业的血管中流淌着稠厚的道德血液。无此,集团不可能自觉而坚定地推行以利益和谐为核心的五大和谐理念体系,也不可能主动地追求以市矿五统筹为精髓的社会责任发展战略。企业提出的一个个宗旨口号,如"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员工"、"一先进三保护",无不发自于高度的道德自律;企业取得的一个个巨大成就,如造房子、治瓦斯、涨工资、治环境,无不凝结着崇高的道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伪满时期殖民教育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匮乏与国内市场的约束是日本近代殖民侵略的经济根源,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则使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彻底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本研究对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教育体系进行了经济史学分析,指出伪满时期日本的殖民教育在本质上服务于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并具有明显的经济意图。对伪满"新学制"毕业年限、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的进一步考察表明,日本殖民教育所谓的"客观贡献"实际上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展殖民经济、扩大侵略战争的必要手段,是对维持殖民统治的"客观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经济》2012,(4):14-15,6
周其仁,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日前撰文,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谈到城市的功能以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利弊。周其仁说,2010年上海吐博会,  相似文献   

16.
王鹏  王静宜 《特区经济》2008,(9):288-289
公元2007年,浙江东阳女子吴英仅仅在6个月内打造了一个"短命"财富传奇,引发了人们对于地下钱庄以及官员权力寻租的思考。本文通过探寻"吴英案"财富传奇原因,寻找"吴英案"现象的本质与根源,从客观角度立体剖析地下钱庄以及官员权力寻租现象,并且根据"吴英案"现象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是视觉艺术,是视觉、听觉信息符号要素的组合体,它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贴近性。党的十六大报告向世人昭示: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高举的旗帜,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我们党实现十六大所确定的宏伟目标,就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志。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就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电视新闻宣传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务必紧紧围绕着十六大主题和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宣传报道的导向功能,营造实践“三个代表”最佳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恩格尔系数对分析一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状况,评价小康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通过对徐州市恩格尔系数现状、横向比较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分析了徐州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主要特点及趋势,提出加快徐州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中国始终面临着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国家独立,一个是如何实现现代化,对这两个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离不开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认识到民族独立与现代化的一致性,以及认识到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一致性,是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探索发展道路进程中的两次理论自觉。社会形态的局部跨越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两个基本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20.
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裕鑫 《特区经济》2007,3(3):22-24
科学发展观是开放的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将朝着更加自觉、更高水平和更有利于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