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者”已经成为人们随时脱口而出的词汇,但是, 我们并不清楚,究竟什么才是消费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由于法律规定了消费者拥有的某些权利。比方说,美国规定是“四项权利”,中国规定是“九项权利”,因此,很多模模糊糊的行为都争相挤进消费的行列。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但是,这样的理解对于法律来说,很难具有实际的操作性。那么——所有付钱的行为都是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2.
科技日新月异,厂商为了赚取更多利润,手机更新换代成为平常事。在刀光剑影的市场搏杀中倒下的手机厂商整体退市后,大量的手机“遗孤”何去何从?消费者维权问题从何谈起?现实要求相关法律的规定急速跟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有关手机“遗孤”类似案件的法律诉求。及时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手机三包细则》相关法律规定,积极规制与引导第三方服务模式对于手机厂商、服务商和消费者而言是一个共赢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一、平等权的内涵和表现形态 平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它意指公民同等地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由度。它既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实体性的权利,同时又是现实中实际运行的权利。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第4款分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李向东 《魅力中国》2011,(7):304-305
“权利是法律之子”,一个法治的时代也必然是权利盛行的时代。法律通过赋予人们权利,鼓励人们自由地生产生活,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行为,并通过权利保护人们的行为和结果。随着我们国家法治进程的加速,一个崭新的权利时代正向我们踏步走来,用权利的思维分析处理社会中的问题正在成为社会常态,一个全新的权利时代的轮廓已日渐清晰。在这样的时代,如何使人们更好地保有权利而不滥用权利,将成为一项急待研究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5.
只要你身在职场,“跳槽”就是一个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正所谓“人往高处走”,可是,什么是“高”,为什么“走”,怎么“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法律规定劳动者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但是跳槽时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法律问题,只有解决好了,“跳槽运动”才能进行得快快乐乐。  相似文献   

6.
童洁 《特区经济》2023,(1):119-122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一些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进行“杀熟”的现象越发泛滥,但是目前我国对人工智能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法律规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杀熟”行为的法律规制不全面、保护路径比较单一以及针对“杀熟”行为的监管难这两方面,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杀熟”的这一行为本身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企业利用大数据违法成本低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存在滞后性。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面规制人工智能大数据“杀熟”行为,需要从其违法本质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并且进一步完善规制大数据“杀熟”的法律制度和加强对大数据平台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7.
“公物赠与”遍及国家、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及其它与“公”字沾边的单位组织行为之中,法律规定凸现盲区,形成涉公物“财产黑洞”和“权利黑洞”。赠与的正当性是赠与行为的道德与法律底线,赠与行为的正当性表现在目的适利、赠与人适格、数量上适度、质量上适德、程序上适规、动机上适善。基于我国国有财产及集体公物流失严重的现状,应当借《物权法实施细则》制定之良机,对物权法中涉及公物处分权的原则性规定予以具体化,彻底堵塞因“公物赠与”和“公物受赠”而诱发的法权“黑洞”。  相似文献   

8.
谷维 《中亚信息》2005,(1):16-17
俄罗斯国家杜马于2004年11月通过了《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第2次修订稿。法律修改内容包括防止转基因产品和网上欺诈性销售行为对消费者造成损害。但该法也存在着一些矛盾,一方面扩大了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又以不太合理的方式保护着销售商。比如,消费者因某些商品的质量问题而退货的程序也变得更复杂了。此外,还增加了一个奇怪的新内容,那就是退货还可以不持购货发票。这一权利在原法律中是这样规定的: "在消费者不能提交购货的发票或收据时,也就是无法证实购买商品的事实和条件时,不能以此作为拒绝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理由"(见《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第18条第5款)。  相似文献   

9.
孟影 《魅力中国》2011,(5):176-176,175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人类所应享有的最起码的权利。作为法治国家,我国宪法和法律都对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侵害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比如非法拘禁、超期羁押。因此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各个方面保障公民的人权。  相似文献   

10.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于1994年元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全国亿万消费者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在我国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规定了国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规定了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为我国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护身的法宝,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法律保障。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除了国家采取措施和全社会负起责任外,还要靠广大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淡一点看法。一、目前消法者在消费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吕鸣  姚治昊 《特区经济》2013,(1):155-157
汽车合格证融资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但是该行为的法律性质一直存在争议。此外,该种融资手段实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消费者的权利主张是否应该得到支持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不动产登记是依当事人的申请,由国家专职部门实施的活动。登记机关的职能,主要在于不动产物权予以公示,明确权利归属,以维护交易安全。在不动产登记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来源于法律法规的规定,登记不过是对该权利的“宣示”和“确认”。登记本质上是一种事实行为,它并不能赋予任何人以权利,即登记本身不能创设物权。毋庸讳言,正是由于国家公权利介入了登记,以国家行为作担保,才赋予不动产登记强大的公示效力。从登记制度的起源看,  相似文献   

13.
欧阳峰 《老区建设》2010,(22):33-35
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是一个涉及到诸多层面的重大问题,虽然我国宪法对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做了规定,但是,根本法上的抽象规定往往难以解释具体的制度实践。因此,必须从检察权本身的性质和定位、其在检察院整体权力结构中的位置、这种程序性权利如何依靠制度本身的力量发挥作用三个方面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4.
李志忠 《发展》2008,(4):76-77
一、优先购买权的概念和性质 优先购买权,又称先买权、优先承买权、优先承购权,是指特定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而享有的在出卖人出卖其标的物给第三人时,得以同等条件优先于他人而购买的权利。优先购买权是民法上颇为重要的一项权利,古今中外均不乏此制。我国《民法通则》第78条第3款规定:“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物权法》第101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的份额。  相似文献   

15.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组织严重违犯我国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必须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禁止任何破坏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而李洪志编造的“法轮大法”,大肆宣扬封建迷信和反科学的歪理邪说,非法集社、聚众闹事,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这些都是同宪法和法律原则及规定根本对立的。对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法轮功”组织违反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构成非法结社。“法轮功”组织未经批准,…  相似文献   

16.
从法律范畴上看,授予权利与行使权利并不能简单等同。“解禁”作为一种许可,这种许可的真正实现,尚需权利人作出积极的行为予以实施。在有了新《规定》里为高校学子婚禁松绑却只字未提“生育”二字的“法律空白”之后,大学生、研究生(含博士生)在校婚育问题并不能一揽子解决。解禁后,诸多疑问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7.
花很少一点钱或者根本不花钱,就能够轻松住上房子,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是,“零首付”背后的陷阱多多。 第一是违法陷阱。开发商所提出的“零首付”,显然是违反人民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和相关法规政策,属法律禁止的交易行为;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所以开发商与购房者所签署的合同自然无效。  相似文献   

18.
杨旭 《辽宁经济》2002,(11):41-41
近年来,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消费者也越来越认真对待自己的权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成了广大百姓最熟悉的部门法之一。而以王海为代表的“知假买假”的打假人也成为了一个新的职业和社会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强调: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的同时,不应当忽视对商家合法权利的保护。法律,是商家权利的界限,同时也是消费者权利的界限。商家并非是消费者的对立面,我们的社会是由于大量从事商品生产、销售、流通和服务的商人的存在才变得如此富庶和繁荣。因此,只有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法律及法院才给予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一、平等权的内涵和表现形态 平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它意指公民同等地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由度.它既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实体性的权利,同时又是现实中实际运行的权利.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第4款分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20.
古今中外的各种法律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当然,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不例外.统观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基本价值取向主要是安全价值取向、交易公平价值取向和福利价值取向三个方面.虽然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但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是辩证统一的.所以.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贯穿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扩法>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