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曙3区开发特征,优选适合的开发方式和注采井网,数值模拟优化注采参数。分区规划,单元重组,油藏工程优化设计。提出开发调整建议,以直井为主重建注采井网,采用精细注水、深部调驱、化学驱等多元开发方式,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渤海海域的渤中25-1油田沙二段为异常高压低渗油藏,油田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储层异常高温高压低渗特点影响,开发效果不理想。文章针对低渗油藏开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沙二段低渗油藏合理注采井距、注水时机、注水先导试验、配套工艺技术等多方面研究,制定了针对异常高压低渗油藏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实现了沙河街油藏注水开发,达到改善低渗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低渗透油田开发动态特征,针对油藏地质一动态特征,多年来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初步形成注水与采油同步进行技术系列,保持油井具有较高的产量,初期采用高注采比注水,恢复地层压力和油井的生产能力,进行井网加密调整,缩小注采井距,提高水驱控制程度等措施,大大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提高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本文就此展开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6油藏属于低压系统且未饱和油藏,地层压力低且缺乏边底水。油藏投产后含水率上升较快,2009年注水开发后,油藏存水率逐渐下降,到目前保持在0.65,油藏耗水率逐渐下降,到目前保持在1.4。虽然含水上升得到一定减缓,但存水率较低,耗水率较高,建议调整注采井网,提高注入水利用率,以取得更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镇407井区目前水平井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认识到由于镇407井区前期井网不完善,注水滞后,水平井产能递减较大。随着注采井网的完善,加之区内微裂缝发育,镇407井区局部注水受限。进而结合目前已投产井的生产情况对目前的注采井网进行分析,认识到注采井网不完善是造成镇407井区水平井递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小9-6断块位于黄骅坳陷小集构造带,属于小集油田自1984年投入开发以来后,由于受储层发育、断块复杂破碎以及储层低渗注采困难等因素影响,长期处于低速开发的状态,断块开发效果很差。根本的原因是注采井网适应性差。如何客观认识油藏真貌,采取与油藏相适应的开采方式,提高断块开发效果,成为提高开发水平的关键。为此开展了综合调整技术研究,通过小井距加密、完善注采井网,实现了断块开发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张晋芳 《化工管理》2013,(10):134-134
针对低渗单元因油层渗透性低,构造复杂,储层连通差低,压力传导较慢,从而使注水井启动压力不断增加,注水难度增加的现状,通过加强低渗油藏分析,强化注采井网完善,加大攻欠增注配套技术应用,提高水驱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提高地层能量,实现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藏在实际开发中多采用水力压裂方式进行储层改造。在实际开发中考虑压裂裂缝延伸方位及注采对应关系,初期采用五点法井网,但五点法井网在开发中存在水井间滞留油无法动用的问题,因此本文以东辛油田营11块北区为例探讨了初期采用反七点井网挖掘注水井间滞留油,后期转五点法井网注水开发的可行性。达到促进低渗透油藏均衡水驱开发、提高储量动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进良 《化工管理》2013,(8):206-206
卫2块属上气、中油、下水的窄油环气顶油环油藏,针对采气速度快、注水强度大、油井气窜、油气水关系复杂等水淹严重,产量递减大的问题,开展储层精细对比、相控剩余油研究等,建立了气顶油环油藏特高含水开发期精细挖潜实现稳产的开发模式:通过事故井大修、侧钻、换井底等恢复完善局部注采井网,通过油、气、水井井别转换及井组层间精细调整实现剩余油的精细挖潜。通过强化转注、分层调配等实施"点弱面广"的注水,控制油气界面附近注水井的注水强度,保持合理的注采比,有效控制了油气界面,防止气窜、水窜的连续发生。  相似文献   

10.
注水是油田开发的根基,科学注水、有效注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不断追求的目标。油田开发不仅仅依靠科学有效的注采井网和一支训练有素、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更要靠一套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才能实现油水井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各项指标的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1.
曙三区是曙光油田最大的稀油开发区块,受油层严重出砂影响,注采井网极不完善,长期处于低速开发状态,为探索严重出砂油藏的二次开发方式,依托“水平井钻完井、直井系列防排砂及深部调驱”等技术,采用“侧翼水平井分层注水开发、主体深部调驱及边部热力采油”等三种方式,对采油速度仅0.1%的低效区块——杜28块进行整体多元开发,取得显著效果,为曙三区下步整体实施二次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吴岔南井区是铁边城油区重要产油区之一,自上而下钻遇了延安组、延长组等多层系含油复合区,主力生产层系为长4+5。截至2022年5月底,区块总井数180口,其中采油井135口,注水井45口。文章中的研究通过地质和试油试采数据,以完善注采井网及注采对应为目标,实施科学配注,实现该区高效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3.
周清庄油田主要开发层系沙三段为中孔低渗特低渗砂岩储层,注水开发过程中大多数注水井都出现了注水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的问题,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为此,本文通过对注水井静态和动态资料系统对比分析,明确了注采井距过大和油层污染是导致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结合已实施的增注措施效果对比分析,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技术对策,现场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注水井调剖调驱是改善水驱效果、加强油藏层间治理的重要举措,5年来,大港油田采油三厂累计实施注水井调剖调驱330多井次,纯增油达15万吨以上。采油三厂以中孔、中渗油藏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经过30多年的开发,注采矛盾日益突出;受油藏埋深、套变和水性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分层注水工艺受到限制,调剖调驱工艺逐渐成为了油藏治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法哈牛砂岩油藏由多个小断块构成,构造复杂,非均质性强,难以形成有效的连通系统,经过多年注水开发,目前井况复杂,井内工具多,造成停关井的比例是逐年增高,而且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影响了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针对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剩余油分析再认识,利用老井侧钻重构井网,完善了注采系统,同时通过单井调剖和压裂等措施手段提高了单井日产水平,整体上实现区块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从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等方面研究了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结果表明:影响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孔喉半径小、储层非均质性、裂缝、敏感性等,开发因素主要有工作制度、注采井网及注入水质等;提出了五点法井网调整完善注采关系、混相驱等降低界面压力、注水方式调整提高井间动用程度、改善水质降低污染等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7.
胡尖山油田安83区长7致密油藏水平井常规注水易见水,不注水地层能量不足,递减大等开发矛盾突出,合理开发技术政策不明确。近年来,对水平井开展了吞吐采油、周期注水、异步注采等工作,不断探索地层能量补充方式,均取得了一定效果及认识,但总体来说基于毛管吸吮作用和压差机理的按一定注入周期补充能量的渗析采油法对该区致密油开发具有深远意义。在充分结合改造强度、缝网形态等参数情况下实施效果较好。周期注水和异步注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期可持续扩大实施;连片吞吐采油由于井距小、井间压力相互干扰,导致波及面积小、不利于渗吸置换,效果较差,建议后期隔井距实施。  相似文献   

18.
注水开发油藏开发中期,准确识别水淹层和判断水淹级别是油藏开发过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和难点,目前以测井、岩心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侧重于静态评价,无法满足开发生产需求。本文综合运用测井、岩心分析等静态资料,基于开发生产动态,立足注采连通关系,寻找来水方向,同时结合生产测井、注采动态等资料,建立水淹层分级评价体系,对水淹级别进行判断,通过潜力评价结果指导油藏开发综合调整、精准挖潜。  相似文献   

19.
W油田A井区潜42下油组砂体注入水单向突进,主流线井暴性水淹,侧缘井长期注水不见效,水驱效果差,另受井损影响,井网破坏严重,井网对储量的控制程度降低,导致注采调整困难,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对地质特征再认识、精细小层对比,精细构造研究,进行储量复算,研究注水推进方向、压裂裂缝方向、摸清剩余油分布规律,认清合理井网井距等合理开发对策,依靠钻新井、转注等措施手段挖潜剩余油,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打调整井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长时间注水、注汽,尤其是近几年的高压注水(注水压力已接近或超过破裂压力),油层压力普遍升高,地应力也发生变化;此外,由于油层连通性差或非均质性,在油层中形成局部超高压圈闭,注水、注汽所形成的高压层及窜流对固井质量的影响尤为严重,给分层注采造成层间干扰,使采油工艺复杂化,并降低了油井利用率,缩短油井使用寿命。因此,认真总结注采调整井挤水泥施工工作的经验教训,施工时不能再使用油田原始压力和地应力等资料,提高挤水泥技术,为采油井提供优质油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