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发达的制造业是现代香港经济成长的基础。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香港已从战后初期的转口港发展成为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城市,骄人的成就令世人为之侧目。香港制造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其工业结构有何特点?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80年代初以来,香港经济一直处于由以制造业和出口贸易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转型过程中。香港经济转型中最突出、最令人关注的变化,是数万家厂商把劳动密集型生产工序和生产线以及上千亿的工业投资陆续潮水般地迁移和倾泻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南中国地区,而其自身的制造业则逐渐走向萎缩和衰落。1994年与1980年比较,香港的工厂数目从近5万家减为3万多家,制造业雇员从近90万减为40多万,制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23.7%降为约10%。尤其进入90年代后,不仅增长停滞和相对下降,还出现了绝对下降,若剔除价格因素,制造业生产总额和本地产品出口值实际上连年都是负增长。 香港工业的起飞和成为世界级的轻纺产品加工制造中心,曾经为东方之珠增添无限的荣耀。而今制造业的萎缩和衰落则不能不引起香港社会各界的震动,由此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讨论。讨论的问题可归结为二:一是香港还要不要制造业?是让它衰落下去,还是积极寻求其发展新途径?二是如何发展香港制造业?是走高增值之路,还是走高科技之路? 一、旧工业模式的衰落不等于工业发展无路可走 不论持有何种看法或观点,都不能不面对香港制造业萎缩和衰落的现实,都不能不承认原有的生产厂家在香港高成本环境下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3.
发达的工业是现代香港经济成长的基础.经过战后三十多年的建设,香港已由昔日的转口港发展成为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城市.研究香港工业结构特点及其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展望过渡期香港工业的发展趋势,对于深圳经济特区工业的发展、转型,和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一、香港工业结构的特点从香港工业的各项结构分析来看,具有如下的特点:(1)部门集中,结构单一.香港缺乏第一部类工业.除建材、造船以及少量机械制造外,重工业的作用微不足道,而轻工业却占香港工厂总数和雇员人数的95%以上.轻工业又集中在制衣、纺织、电子、塑胶和玩具、金属装配制品、钟表等六大行业上.  相似文献   

4.
香港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思考香港华闽公司许卓松制造业曾在香港的经济发展中辉煌十载,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至八十年代初,随着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制造业大举北迁内地,从此风光不在,但对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仍起着重大作用,并仍是香港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服务业...  相似文献   

5.
<正>香港制造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微不足道。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香港利用国际机遇,制造业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步形成以纺织、成衣、塑胶、电子、钟表为主的制造业。这些机遇包括: 战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轻纺工业品的需求相当迫切,而当时新加坡、韩国、台湾在发展工业战略问题上举棋不定,使香港产品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打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  相似文献   

6.
李文 《特区展望》1998,(3):51-52,50
建省办经济特区十年来,海南的工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拟从工业的增长速度、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所有制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变动四个方面论述海南工业发展变化的过程,指出目前梅南工业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根据上述分析对建省以来海南工业的发展作出结论.一、建省以来海南工业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是中国传统工业密集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中部工业发展的主线。中部地区应主要从优化工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中求发展;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为此。中部地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使之成为龙头产业。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守功 《亚太经济》1989,(3):38-41,37
一、香港工业的现状与特点 香港工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近30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1947年,只有工厂972家,工人5.13万。到1987年9月,工厂数已达50409家,工人达87.53万。较1947年分别增加50.9倍与16.1倍。雇用人数占香港就业人口的35%,产值在生产总值中占22%左右。 香港地少人多,缺乏自然资源,但地理位置优越,港湾优良,交通方便,又是自由港。在世界经济中,属小岛型式,其工业具有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前景●马仁洪今年五年至十年,将是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增长的重要时期。其显著的特点是:从“量”的增长方式,向“质”的转变、飞跃逐渐过渡,即汽车工业大规模的联合重组;汽车市场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规模取胜转向技术取胜,依靠强的科技开发能...  相似文献   

10.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普遍现象.西藏作为一个国家内部的特殊行政区域,是否应当走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则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本文在西藏应当走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一前提假设下,探讨西藏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全国乃至西部地区相比,西藏工业发展相当落后.从劳动剩余经济发展的视角,通过回顾劳动剩余经济发展的模型,并考察西藏工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发现制约西藏工业发展的力量不是来自有效需求不足、农业部门发展滞后和企业无利润,而是投资不足.因此,西藏工业发展的路径应当是不断扩大投资,必须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工业发展结构,优化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中小工业发展的几个问题周英,李菊芬,辛萃群中小工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均是中小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它们依靠中小工业的资本积累,支援农业,发展地方能源、交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香港工业的前途问题议论颇多。认为香港工业的出路在于高科技化,是较为引人注目的观点。香港工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高科技化是否为香港工业的唯一出路?香港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笔者拟对此发表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湖南,作为一个中部省份,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减速,反而实现了“弯道超车”,工业作用功不可没。2009年,工业对湖南GDP的贡献率达到50.3%。考察近年来湖南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工业结构升级的特点,升级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雅琴  杜翠泽  扁俊 《发展》2014,(3):60-62
张掖是一座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绿洲城市。生态对张掖具有重大的基础性作用。发展生态工业是对生态背景下工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应有之义。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张掖市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工业经济格局,但与建设生态张掖的要求相比,与转型跨越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张掖实际的生态工业发展之路?本文从统一思想认识、理顺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常态下我国林产工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巨大压力。本文以南方集体林区林产工业传统大县——福建省尤溪县为典型案例,对新常态下尤溪县林产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新常态下尤溪县林产工业发展面临着增长速度大幅下滑、木质原材料资源紧张、产品结构尚待优化和产业创新能力弱等四大问题,最后,从政府引导、科技创新、深化产品加工和发展电子商务等方面提出新常态下尤溪县林产工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 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家用轿车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中国加入 WTO之后,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将逐步和国际接轨,网络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新的营销形式,这些都为我国轿车进入家庭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同时也给我国的汽车工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从轿车进入家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轿车工业对其它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以及轿车工业发展对优化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等三方面的作用,充分表明了中国轿车进入家庭的趋势是必然的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轿车进…  相似文献   

17.
工业欠发达,是经济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而工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因为工业发展战略是高屋建瓴地对工业的发展全局作出总体构想,以指导工业健康地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省区经济为主体、且有大量经济落后地区分布的大国来说,搞好经济落后地区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根据经济落后地区的一般特点,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工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作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1月,在香港有一个关于香港科技与工业的大型国际性研讨会召开,其中一个专门部份《迈向21世纪香港工业发展前景》,是研讨香港回归以后,进入21世纪初期的工业发展前景。97香港回归初期,工业的走向是怎样的?前景又如何?这个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论者中有人着重讲2000年,包括97之后两年半时间作为准备,即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辽宁提出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在辽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提出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就有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发展城市大工业和发展县域工业的关系问题。这是老工业基地特有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非常复杂的后果,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路子可能会走偏。  相似文献   

20.
工业是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就无法实现地方经济的繁荣。本文对巴州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针对巴州工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