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下     
庄园外交
  美国当地时间6月7日-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庄园会晤”正式开启。特殊的会面时机、特殊的会面地点,还有不拘一格的会面形式,都让这次“前所未有”的中美首脑会晤显得“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9,(40):47-48
【美国《侨报》9月22日】继半年前在伦敦G20峰会首次会面后,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22日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第二次会面。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29日,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对山东进行了一次"旋风式"访问。从走下高铁到上车离去,中间不过9个小时的时间,其间参加了山东—美国节能合作研洽会,与山东省领导会面,举行了媒体  相似文献   

4.
沈逸 《环球财经》2013,(7):48-52
对于金融危机之后的中美关系来说,树欲静而风不止,恐怕是最为贴切的形容。而方兴未艾的网络安全问题,正在成为中美双边关系中的新问题领域;中美两国网络安全关系上的互动,也将成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试验田和指南针。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非正式会面,其突破点也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  相似文献   

5.
在中美日三国关系中,共同利益与结构性矛盾并存。中美、中日之间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将促进三国之间的正面互动。在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美日三国间存在共同利益。中美日在国际体系、民族主义、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等方面又存在结构性矛盾。现在美国和日本对中国实行"两面下注"政策,有可能会导致中日、中美双方之间出现安全困境。这种安全困境不符合各方利益。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美日三国有必要做出重大努力,通过多重路径来防止美日两国与中国之间出现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6.
中美日三国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东亚地区的战略形势和安全秩序。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竞争与合作并存,战略竞争不会淹没务实合作,日本在中美之间渔利的空间会逐步缩小;美日同盟关系仍然基本牢固,美国对日本战略约束的大小主要看中美关系的态势;在中日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美国把日本当做对华战略"棋子"并不能改变中国崛起的趋势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资讯视界     
《中国高新区》2011,(5):6-11
动态美国承诺"放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管制"5月10日,第三轮"中国战略及经济对话"在华盛顿落下帷幕。中美两国宣布,最新一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成功。在为期两天的谈判后,双方就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中国企业获取美国敏感技术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相似文献   

8.
张寒 《中国西部》2009,(12):6-7
上个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来中国了,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也是全球经济陷入80多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世界“超级大国”和“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会面,寒冷的冬日,中美双方又将为胡奥会准备了什么样的礼包?  相似文献   

9.
从2001年4月30日晚开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网络上激烈地进行着,这便是由中美撞机事件引发的中美网络黑客大战。这场由美国少数黑客发动的、以互相破坏对方国网站的大战在持续了一周多后,于5月9日零时,中国黑客组织宣布停止反攻。据称美国有1000多家网站被中国黑客攻破,而有消息称,被"黑"的中国网站的数量要远  相似文献   

10.
【英国《金融时报》4月2日】4月1日,胡锦涛首晤奥巴马。这是此次伦敦G20峰会最受瞩目的双边会谈之一。有一种说法,将中美两国元首的会面称为G2峰会。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此前在《华盛顿邮报》上联名撰文称,  相似文献   

11.
美国汇率政策对于外围国家和本国利益集团分别具有"溢出效果"和"再分配效果"。因此,研究美国汇率政策制定的逻辑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虽已在研究利益集团影响美国汇率政策的课题上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美国汇率政策的制定具有明显的利益集团政治色彩。通过对比美日和美中货币谈判发现,"相容性利益集团"的有无是解释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的一个关键变量。因此,中国有必要通过开放市场来构筑中美之间的"相容性利益",以便在中美货币谈判中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新区》2014,(5):19-20
正为进一步推动中美韩三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加强三国政府机构、大学、企业高层间的沟通与交流,创新科技国际联盟联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于2014年4月18日共同主办了"中美韩国际技术转移研讨会"。研讨会邀请到了科技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地方高新科技园区的领导,美国加州议员、世界能源论坛主席、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副馆长以及跨国公司、中方研究机构、企业等近100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在美国似乎总碰到"侵权"的软钉子。据统计,2011年,美国共发起"337调查"69起,其中涉及中国企业的26起,原因均为专利侵权。尽管中国企业对美国的"337调查"颇多微词,但也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中美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日渐频繁。在刚结束不久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共同抵制贸易保护等方面达成了很多共识。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兼美国专利商标  相似文献   

14.
双周     
寰眼天下·国际中美支持生产性资本流入两国金融市场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5月9日至10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签署了《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美方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中方承诺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15.
杨斌 《环球财经》2013,(3):36-43
2012年11月2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在钓鱼岛问题上偏袒日本的法案条款,与之前美国国务院表态希望避免事态升级并卷入中日争端明显不同,很大原因是美国的军工垄断财团正急切希望制造国际紧张局势并转嫁危机。美、日特殊利益集团收买政客破坏中美、中日关系,严重威胁中国的和平发展环境和各行各业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6.
亚太地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91年我国对亚太地区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75%。而在亚太地区,中国、美国和日本是三个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对中国来说,同亚太的贸易关系,核心是中美、中日的贸易关系。虽然从贸易规模看,大陆同香港的贸易额最大,但陆港贸易情况既复杂又特殊,二者之间也不属国家关系。下面对中美、中日贸易关系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加强贸易关系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11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北京与中国运动员一起骑山地自行车。11月19日晚,美国总统布什乘坐他的“空军一号”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约40个小时的访问。美联社称,这是他此次“为期一周的亚洲之行中期望最高的一站”。新加坡《联合早报》说,虽然行程匆匆,但由于是当今惟一一个超级强国的总统,对另一个正在发展的强国所做的正式访问,这场“胡布会”的举行,依然牵动中美乃至全球的关注。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会谈,可能是两国关系今后发展的标志事件。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封面文章干脆用了《超级强国的会面》这样的标题,来分析布什这次访华的意…  相似文献   

18.
刘佳 《北方经济》2011,(20):78-79
2011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旨在针对中国,使得中美贸易前景令人堪忧。本文从美国汇率法案着手,分析美国汇率法案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探究中美贸易如何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1年,18起.这是截至11月23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还未结束,就已经成为中国产品遭遇美国"337调查"最多的一年.10月26日,中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337调查中美研讨会".该委员会总法律顾问詹姆士·莱恩和首席行政法官保罗·拉肯出席. 这被看作是中美双方用对话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在错综复杂的中美日三边关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冷战结束后,虽然美国日益加强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美日同盟找到了新的战略契合点.但是,由于从各自的利益考虑,美日同盟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也出现了差异:日本在处理台湾问题上采取了比美国更为"失衡"的战略;在介入台湾问题上采取了比美国更为"激进"的战略;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采取了比美国更为"危险"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