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发展既要靠政策的支持,投入的增加,更要靠科技的支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靠科技解决问题,是我们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只有45%,而发达国家为60~80%.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经济后劲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业发展既要靠政策的支持,投入的增加,更要靠科技的支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靠科技解决问题,是我们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只有45%,而发达国家为60~80%.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经济后劲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推进科技革命振兴农村经济·艾宏盛发展农业有三句话,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政策和投入固然重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革命便成为农业的根本出路。我市人多地少,现有人口39.6万人,耕地总面积只有28.5万亩。在有限的土地上,要实现巨大的产出,除了...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发展粮食产业,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国重粮、重农政策日渐完备和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的前提下,粮食产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成为决定粮食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对引导农民增加科技投入达到增产增收的思考石玉香农业要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路子,达到增产增收的途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有了正确的政策,新的科学技术,那么科技投入就是关键。要增产增收,就必须增加科技投入。农业科技投入是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与社会主义市场农业的发展张克俊一、解决农业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必须确立农业产业化的新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遵循“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有力地促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耕地的不断减少,提高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只有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加大财政农业科技的投入,才能实现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这三个因素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缺一不可。近年来,党和国家把发展农业摆上了重要位置,作为农业投入主渠道的农村金融部门也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长春市看,几年来粮食生产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大好形势。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市的粮食生产后劲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技”这一因素发挥不够,科学种田水平较低。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农村金融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用信贷杠杆引导科学种田。要正确处理和解决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开展站长岗位培训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开发培训处曹凯德,肖友红发展渔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科学技术在未用于生产之前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广泛应用于生产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就是将水产新技术、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无论政策、科技、投入其实都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安排.政策在所有构成农业生产力的要素中起着总揽全局的作用.本文以1933年以来美国农场立法为依据,探讨了美国农业政策内涵、发展阶段与演化逻辑.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因此,研究政策、科技和投入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我国农业走向全面振兴,使农业生产再上新的台阶,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采取的行动纲领、方针和准则。正确的政策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首先,党的农业政策是党领导农业的具体体现,确保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8亿农民,人均耕地只有1.33亩的国家里,发展农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中央再三强调:靠政策、靠科技教育、靠投入。这是从整体上讲的,那么,从我省当前发展农业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中,我想就几个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郑云阳 《农村展望》1990,(12):17-19
扭转我省农业生产徘徊局面,必须依靠政策、投入、科技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加快实施科技兴农方案,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尽快把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有目前农业生产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农户是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主要的科技吸纳对象。必须寻找出一条使农户尽快吸纳农业技术的运行机制,才能加快科技变现实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不稳,全局不稳.众所周知,我们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在政策稳定,投入逐步增加的前提下,科技进步对于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农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推动器.成效和忧虑近几年来,重庆市科研部门围绕农业生产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问题,组织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农业推广单位,以粮食、生猪、家禽、蔬菜、水果等为重点,开展试验研究.近年来,共筛选培育主要粮食新品种新组合15个,从1978年以来亩产普遍提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这是对我国40年农业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实际上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本文将用技术变迁的理论来分析40年来我国农业技术变革的历史以及有关农业政策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6.
跨世纪的农业科技推广——大同农技推广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减少,我国农业承载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出路何在?靠政策,靠投入,但最终还得靠科技。农业发展如何靠科技?笔者认为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率;二是提高...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这几乎已成为改革以来人们的共识。然而,近年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是否仅靠或主要靠政策、投入和科技?它们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到底有多大?韩国的李日荣先生通过对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如气候、出口、国内需求、科技、投入等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即从1981—1987年,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7.64%,积累即投入的贡献率为26.7%,净出口的贡献率为3.25%,居民消费的贡献率为78.39%。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大。所以,改革以来制度或政策的变革对农业的影响仅仅是由于计划体制的改革使居民被抑制的消费得以快速发展,从而引发了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而科技和投入的作用则甚小。  相似文献   

18.
立足挖潜提高单产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速度的地区差异来自物质投入和科技投入的差异。主要粮食作物的增产潜力和改造中低产田的潜力均很大,这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行集约经营是提高粮食亩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业的出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面对当前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自然资源紧缺三个刚性的约束,要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正当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九五”期间财政支持农技推广的若干问题赵鸣骥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到本世纪末还剩五年时间,我国农业生产要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