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荒漠化成因是荒漠化研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厘清荒漠化成因是有效防治荒漠化的前提。荒漠化演变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现代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主要由不合理人类活动造成。文章梳理了已有研究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解释,从经济学视角对荒漠化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给予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不合理活动的产生原因,发现人口压力大是不合理人类活动存在的前提,产权不明晰及相关配套制度缺失是这些不合理活动产生的制度根源。推进荒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的产权由国有产权向更有效的产权形式转变,建立与完善生态补偿等配套制度,以及促进人口转移与技术进步,都将有助于减轻甚至消除人类不合理活动与实现荒漠化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2.
防治荒漠化——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瓶颈”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作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早已成为制约我国广大荒漠化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以及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瓶颈”问题。文章在分析荒漠化危害、发生和发展原因,以及我国在荒漠化问题上取得的成果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荒漠化防治的总体原则、技术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滥垦、滥牧、滥采、滥伐、滥用等触发并加速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但这只是制约土地荒漠化的外在机制。在这些破坏行为背后,存在着更深层次、更具决定性作用的荒漠化内在机制。当前土地制度、投入机制、草原利用制度、政府决策等现实制度问题正是我国现代荒漠化内在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4.
美国沙尘暴问题及治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问题及作为其主要生态驱动力的荒漠化问题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和民众在防治沙尘暴和治理荒漠化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其中,完善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农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管理政策、荒漠化地区资源利用政策、民众参与机制以及沙尘源控制措施等都是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水域荒漠化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进行界定,分析我国水域荒漠化防治工作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特别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讨水域荒漠化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做好水域荒漠化防治需处理几方面关系,即统筹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生态安全、渔业管理、国际发展趋势、国际多元化投入等关系,最后提出加强水域生态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水域生态荒漠化”做了初步定义,认为我国内陆水域生态系统正受到严重改变和损害,同样存在荒漠化现象;水质污染、资源开发不当、水土流失、水利设施和生物污染等是造成我国内陆水域生态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荒漠化大国,荒漠化土地达267.4万km2,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km2,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7.9%、18.16%。目前,荒漠化土地扩展仍呈不断加快趋势。由于气候干旱及荒漠化的持续扩展,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风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沙尘暴不仅影响到北方地区,还波及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使生存环境严重恶化。防治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由于我国荒漠化分布面积广,分布区气候类型非常复杂,荒漠化类型多种多样,分布区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在荒漠化防治决策过程中,国家或地区进行防治荒漠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自1994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已组织开展了4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监测结果为定期掌握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为制定防治荒漠化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在深入分析荒漠化监测在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特别是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为适应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构建完善的荒漠化监测体系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滕秀玲 《绿色财会》2003,(11):29-30
我国是一个荒漠化大国,荒漠化土地达267.4万km2,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km2,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7.9%、18.16%.目前,荒漠化土地扩展仍呈不断加快趋势.由于气候干旱及荒漠化的持续扩展,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风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沙尘暴不仅影响到北方地区,还波及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使生存环境严重恶化.防治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管理需要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水平欠缺,土地资源堪优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肩负着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使命。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欠缺及以前或现在的一些管理指导思想的失误,导致我国还存在着诸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质量退化加剧等诸多限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土地利用中只重经济效益导致土质严重下降、耕作条件变坏。(1)荒漠化、盐渍化土地数量巨大。199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就已超过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8%。盐碱土地面积近4亿亩,其中盐碱耕地677万公顷。盐渍化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板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类比提出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概念,总结分析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阶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方法:文献分析,典型调研,专家咨询和类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基本框架已形成,但仍然存在监管机构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矿业用地政策存在缺陷、监管手段薄弱和监管技术标准不完备等。研究结论:建立专业化和层级化管理机构、加强部门协同、单列矿业用地指标、加强信息化监管、研制土地复垦实施与监管系列标准是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及其立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土地生态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贫瘠化等,围绕这些土地生态问题,我国已经制订了《环境保护法》和《土地管理法》等综合性法律,又制订了有关的专项法规。为了进一步维护土地生态安全,也有待进一步对土地生态安全法律体系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国内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综述国内有关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文献。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国内学者在有关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特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城乡结合部的土地产权、土地市场、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的模式和预警等方面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还存在研究深度不够、部分问题认识不清的缺陷。研究结论:城乡结合部为土地问题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对城乡结合部土地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则是认识和解决该区域土地利用问题的不二路径。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酒泉市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沙漠化是酒泉市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了解土地沙漠化现状,分析其动态演变特征,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前提。[方法]研究依托GIS技术,结合最新卫星影像数据,采用野外调查和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对酒泉市沙漠化土地面积、类型、程度进行了监测,同时通过对比酒泉市上期(2009年)沙漠化土地监测数据,分析了沙漠化土地的动态特征和变化原因。[结果]酒泉市现有沙漠化土地面积956.34万hm~2,较2009年减少了4.07万hm~2,年变化率-0.08%,呈整体减少趋势;沙漠化程度以重度和极重度为主,但整体呈减轻趋势,具体表现为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7.87万hm~2,年变化率-0.75%,极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47万hm~2,年变化率-0.64%。沙漠化土地类型以流动沙地(丘)、半固定沙地(丘)、固定沙地(丘)和戈壁为主,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98.16%。[结论]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增加、生态工程的实施、水资源利用集约化、关井压田工程的开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是酒泉市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规划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东北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建设用地需求增大,耕地质量下降;矿业资源后备不足,地质灾害严重和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开发不足,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水质恶化、地下水超采;资源综合利用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规划中,应重点保护现有耕地;优化矿业结构和布局;保护生态系统、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协调区域发展,综合整治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论证发展完善中国公示地价体系的重要性,构架中国公示地价体系。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和规范研究法。研究结果:分析了中国基准地价及公告地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公告地价体系构成和作用,提出在中国构建标定地价、基准地价和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三位一体的公示地价体系,以及三套体系对接的关键技术;提出发展完善中国公示地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建议。研究结论:尽快在全国建立标定地价体系,对接基准地价更新体系和地价指数及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位一体的公示地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土地市场监测监管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在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东省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尚存在数据准备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待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着违规和违约行为,现有的系统功能制约着监测监管工作的深入,监测深度不够等问题。强化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工作应采取:落实监测监管责任,加强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监管,建立违规出示公告和疑似闲置土地每周督办制度,建立建设用地审批、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研究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Due to non-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desertification has been occurring widely across the world and continues to be a global land use problem. In this context, appropriate methodological tools, which can provide a biased estimation of desertification, are critical for learning from past failures and local successes in orienting desertifica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land use. This paper proposes a locally adaptive multiple endmembe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MESMA) algorithm to extract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medium resolution images at subpixel level and applies it to the case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 region (DRR), China. Quantitative comparisons show that the locally adaptive MESMA has achieved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estimation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 DR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SMA. An inversed U-shaped trend is observed for desertified land with different severity levels from 1987 and 2013 in DRR. In particular, the inflection point roughly emerged in period 2000–2005. Casual mechanism-based regressions demonstrate that such dynamic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 closely coupled with socioeconomic, biophysical, and policy factors. More specifically, we identify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ole of land conservation policy in combating and relieving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DRR. Positive effects are observed particularly through afforestation, investment, and professionals input.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and lessons of DRR, I finally mak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for formulating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that attempt to orient desertifica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land use. The proposed locally adaptive MESMA can act as an advanced remote sensing tool to guide the conservation policy.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房价不断攀高现象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当前由于缺乏闲置土地的界定标准和处置方法,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开发商囤地、地价飞涨、房价居高不下的现象出现。经研究分析,认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执法结构的建设、开展闲置土地利用评价、征收土地闲置费、加强建设用地的批后管理,建立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体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土地沙化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瑞岚 《林业经济》2012,(6):111-112,122
土地沙化问题制约地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阐述了土地沙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土地沙化的防治措施。认为生产方式落后是造成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直接因素,建设力度不够和管理薄弱是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的根本原因。应以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防沙治沙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