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     
第二届两岸台湾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开幕 12月1日,由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和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台湾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在北京开幕。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50余家台湾农产NT企业参加展会。  相似文献   

2.
台湾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和关键技术的来源,资金、研究开发人力和场地不足等问题,1996年4月,台湾“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运用委员会”第11次会议批准了《鼓励公民营机构设立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要点》。1996年7月,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建立了第一个“育成中心”;到1997年底,台湾已建成育成中心总数为7个,承租公司共16个;至1998年底,台湾已建成育成中心总数为25个,承租公司共112个;到1999年底,台湾已建成育成中心总数为33个,承租公司共301个。成立中小企业育成中心,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     
台湾中小企业创新研究奖揭晓台湾第九届中小企业创新研究奖名单揭晓,共有40件优秀的创新研发作品在228家中小企业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此奖项是针对长期、持续采取有组织、有系统的方法,自行从事创新研究而又有具体成效的中小企业,甄选出的优秀者,予以表扬。台湾当局将提供500亿元低息研发贷款,鼓励企业投入研究发展。台湾将发展技术型创育中心台湾经济当局“中小企业处”制定了台湾创业育成中心未来两大发展方向,将推动技术型创育中心发展,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就业创造机会。规划方向包括,将创育产业纳入“新兴重要策略性…  相似文献   

4.
台湾在70年代以前,公有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进入70年代以后,公有企业的弊端日益显露,于是开始了“国企”改革。随着台湾私有经济的蓬勃发展,公有企业在台湾整体经济里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1996年年底台湾“立法院”通过决议,民营化便成为台湾朝野官、产、学改善公有企业绩效的共识。由于民间企业的蓬勃发展,削弱了公有企业在总体经济中的重要性,这使得日后台湾在推动“国企”改革时,不必担心有“牵一发危及全局”的风险。尽管如此,自1989年之后开始推动的民营化,不论是已完成的阳明海运、中产…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     
台湾调整“中小企业处”职能为企业发展服务台湾“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强化各组业务功能,将该“处”的一、二、三组调整为政策规划组、经营辅导组、创业育成组、知识资讯组、服务广宣组等5个组,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服务。该“处”将发挥新构建的落实中小企业宣传服务机制、中小企业创业育成平台、营造优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强化中心企业经营管理辅导功能、提高中小企业科技资讯应用能力等5大功能。台湾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为中小企业产品质量把关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检测实验室,是岛内目前惟一取得ISO9002验证及美国合格汽车…  相似文献   

6.
台商与洛阳有关方面联营“台贸中心”本刊讯台湾两岸工业协会理事长10月27日代表工业协会与洛阳市常务副市长签订了联合经营协议,在洛阳建立大陆第一家“台湾产品在陆贸易中心”,该中心争取在年底正式运作。理事长介绍说;该中心在洛阳建立,是因为洛阳位处大陆中心...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在一些跨国企业总部撤离台湾之时,在台湾当局推动“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及推动岛内外在台设立研发中心的优惠政策引导下,一些岛内外大企业为合理部署与布局两岸产业分工体系,自2002年以来,在台设立研发中心有升温趋势。这一趋势将对于下一波台湾经济转型及两岸产业分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积极鼓励设立研发中心近年来,台湾当局对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积极鼓励海内外企业在岛内设立研发中心与营运总部,希望将台湾建成“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以及“台湾研发,祖国大陆生产”的两岸分工格局。2001年,时任台湾“经济部长…  相似文献   

8.
机构、人物     
台宏 将设资料储存中心 据称,资料代处理业被视为21世纪的明星产业,因为网络时代,分工日益精细,从事网络内容等产业的业者,不必投资昂贵的硬件设备,由大型电脑公司代劳,可专心来从事网络内容的创意工作。 特别是台湾“9·21”大地震后,许多企业也发现备份资料储存的必要性。为此,台湾宏 集团已表示,将在龙潭渴望园区的创新中心内投资兴建台湾第一个“资料储存中心”;将出租大型电脑或伺服器,代客户处理资料储存业务。 该项计划预计1年内进行。第1期将兴建二座大楼,预计2年后完工启用。(凡) 台新竹科学园区 “管理局…  相似文献   

9.
机构、人才     
台湾成立“中华建筑中心”台湾“财团法人中华建筑中心”日前正式成立。其发起单位有:台“内政部”建筑研究所、台湾省、台北市、高雄市建筑师公会、台湾“建筑投资公会联合会”、台湾“建筑师联合会”等单位。台表彰杰出科技人才台湾行政当局为鼓励科技人才投入基础研究工作,每年都举办杰出科学与技术人才选拔。1998年度选拔得奖的有3位:现任交大校长,专长半导体相关技术的张俊彦;任职“中油”,专长油气勘探与地质研究的吴明贤及现任台大医院副院长、发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法”的许世明。张俊彦,多年来以半导体元件物理、制程技…  相似文献   

10.
台湾将准许祖国大陆物品利用境外口岸转口台湾《经济日报》日前报道,台湾“行政院”陆委会讨论了两岸贸易许可办法修正案,将开放祖国大陆物品利用台湾境外航运中心转口,并且取消大陆货来台须向“国贸局”申请许可手续的规定,以利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台湾当局简化两...  相似文献   

11.
王雨佳 《新财经》2009,(10):64-66
大陆与台湾实现“两岸三通”,台湾就进一步向大陆敞开了大门。对于台湾经济和台湾企业来说,大陆企业的大手笔资金,是最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台湾“中研院”拟成立东南亚研究中心据外刊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将东南亚研究计划作为该院未来几年研究计划的重点。该院的学术咨询总会日前已达成共识,希望成立东南亚研究中心,以实现跨科际系统研究和培训区域人才两大目标。“中研院”从1994年g月起,开始推...  相似文献   

13.
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3月,作为浦东对台研究的一个崭新舞台,笔者曾在当时专访过“中心”主任陆德明教授。那时的陆教授面对“中心”这个派派坠地的婴儿,心中既充满希望又难掩一丝淡淡的忧虑。怎么配备好“中心”的研究力量,怎样策划好“中心”与外交流的活动,都成为陆教授及他的同仁们急待思索和解决的课题。但可喜的是在一年后的今天,当各位领导、专家、学者都济济一堂,共同出席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于6月1日假借市台办召开的“中心成立一周年理事会及’97后沪港台经济学术研讨会”时,耳闻陆教授对“中心”一年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投资讯息     
投资讯息德国为吸引台资设“台湾中心”台湾原在德国的汉堡杜塞道夫设有台湾贸易中心,作为开展德国与台湾之间经贸关系的据点。由于业务量不足、营收不好,更因经费问题,将上述两个地点的贸易中心关闭,把有关业务转移到荷兰鹿特丹的“台湾贸易中心”。德国一直希望台湾...  相似文献   

15.
台湾企业外移趋势台湾《工商时报》报道,台湾“经济部”新近完成的台湾制造业投资意愿调查报告显示.有近80%的台湾中小企业表示无意在台投资,大企业在台湾本地的投资意愿较中小企业高。在台湾,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5%,中小企业的投资取向对当地经济影响甚...  相似文献   

16.
台湾第三类上市股票,即定位于台湾科技产业,以高技术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股票市场。它是伴随着台湾“工业升级”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需求而产生和建立的。从发展过程看,台湾第三类股票于 1984年 7月开始进入市场运行。时至今日,它与第一、二类上市股票一样,已成为台湾股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第三类上市股票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看,由于第三类股票的对象是高新技术企业,因此,申请以第三类股票上市的公司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对此,台湾主要以“十大新兴产业”为其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所谓“十大新…  相似文献   

17.
台辜振甫和信集团决定到大陆找出路台湾《经济日报》不久前报道,由于台湾的投资环境继续恶化,而祖国大陆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促使台湾和信集团改变以往的作风,其旗下的“台湾水泥”、“国乔石化”,“中国合成橡胶”等公司都准备赴大陆投资,金融及不动产相关企业...  相似文献   

18.
航天·航空     
台湾引进航空致动器技术   台湾经济当局委托台湾“中科院”执行“航空致动器技术引进计划”,整合岛内 4家企业与美商签署批量生产订单协议,并于去年成立岛内航空致动器联盟。所引进的特定产品与技术项目,具备共通、多样与普遍性等特色。预计此计划执行后 10年内,可开发岛内外航空及高精密工业电机伺服致动控制零组件及系统等,其产值约 100亿台币以上。 台湾长荣航空获多项大奖   长荣航空公司近来捷报频传,被评选为“亚洲两百大企业”、“台湾十大领导企业”、“全球最佳 20名航空公司”、以及机上服务餐饮第 2名。长荣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19.
台湾1000大企业已有525家“西进”大陆,比例为52.5,在大陆投资建厂2612家。台湾5000大企业已有1785家“西进”大陆,比例为39.9,在大陆投资建厂5246家。  相似文献   

20.
数字     
烟台“台湾行” 接单15亿美元 7月9日~15日,山东省烟台市参加山东省举办的“孔子故里好客山东”台湾行活动,这期间共与台湾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和意向8个,投资总额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