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指出,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设备。它属于会计核算的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指出,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设备。它属于会计核算的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指出,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王秘密设备。它属于会计核算的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生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设备。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以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现在浅谈一下谨慎性原则在当前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指出,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设备。它属于会计核算的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故在企业的盈余管理中,会计选择的重大标志就是在谨慎性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会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就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谨慎性原则在新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全面、深入的运用。新制度不仅严格限制了公允价值概念的使用,扩大了计提财产减值准备的范围,而且在修订准则中明确规定。在会计核算中必须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于非正常的经营业务交易不确认收益。只确认损失。  相似文献   

8.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相似文献   

9.
汪淼 《铜陵学院学报》2011,10(3):57-58,115
谨慎性原则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在会计实务中随着谨慎性原则应用范围的扩大,给企业留下的利润调节空间也在扩大,相关冲突也日渐凸显,必须及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保持稳健经营的必然要求,也是指导会计人员进行判断的一项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关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经济论坛》2007,(4):136-138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目前会计谨慎性原则已被广泛运用在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分析过程中。但谨慎性原则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也为进一步完善会计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谨慎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或费用,这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  相似文献   

13.
高媛  王竞梅 《技术经济》2001,20(12):52-5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中指出:“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具体来说,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使本期净资产和利润较低的方法和金额。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事项很多,本从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个准备帐户来谈谈谨慎性原则在当前我国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因为它们在会计核算中有相似之处,值得探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介绍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算中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同时运用实例说明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并指出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对谨慎性原则的规定更加明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新制度则更加明确地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莉 《经济论坛》2004,(15):124-125
众所周知,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在逐步加大。依据客观性原则,记录企业经营活动的会计核算工作对此也应予以反映,因此,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相似文献   

17.
李琴 《当代经济》2006,(5):75-76
谨慎性原则是一项重要的企业会计核算原则.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谨慎性原则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一项会计核算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也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谨慎性原则也称为稳健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处理-亡持谨慎态度,要充分估计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和不计可能获取的收益,把风险和损失缩小或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会计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因此,谨慎性原则的本质是资本保持及以此为核心对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加以维护。会计谨慎性原则被广泛运用在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分析过程中,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等具体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但谨慎性原则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其如何正确运用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就谨慎性原则在我国实际财务会计中的运用及其局限性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实务的方方面面,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更进一步充实了谨慎性原则的内容,本文为此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