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丽 《当代通信》2003,(24):38-41
一、绪论 目前国际上通常把移动增值业务概括为三大类,即移动智能业务、移动数据业务和移动IP业务,目前发展最快的移动增值业务无疑是短消息服务,统计显示,1999年4月,全球每月发送短消息10亿条,一年之后,这个数字变为160亿条,2001年全球共发送2500亿条短信息。今年3月,全球手  相似文献   

2.
移动支付将井喷式发展,零售业"钱"景喜人 移动支付,是指利用短信、蓝牙、红外线、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手段,允许移动通信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远距离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包括手机订购、手机缴费、手机银行、刷手机消费等业务。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掌上电脑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业》2008,(11):79-79
移动电视就是在移动过程中接收电视节目的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媒体,移动电视是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设备接收的方法进行节目的播放与接收,并可在高速移动(时速120公里以下)的物体中收看的一种现代化电视系统。移动电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接收电视节目的可能,可以在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商务用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移动支付产业链过长、标准难以统一等问题,使得移动支付推进困难重重。究竟应该由谁来主导移动支付产业链,这一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参与到产业链中的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希望能分得移动支付最大的一块"蛋糕"。  相似文献   

5.
当前,移动上网时代已经来临,手机将成为第五媒体,移动广告的商机随之涌现。在现阶段,移动广告尚处于起步期,广告商认知度、消费者使用率均不高,但各界都看好这一市场。Google、Yahoo!、Nokia、电信业者、手机广告业者等都纷纷布局移动广告市场,推出自家的移动广告服务,许多应用和服务模式相继推出,2010年的移动广告市场将呈现激烈的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移动通信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十分活跃的两个方向。数据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直接导致了电信网、计算机网、电视网三网的融合和信息产业结构的改组。另一方面,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二者相结合产生的移动互联网,开拓了因特网的无线应用领域,将要改变因特网世界的面貌。而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展的各种移动数据业务,可以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为人们提供如移动证券、移动购物、移动银行、移动在  相似文献   

7.
炎炎夏日,随着一场激情澎湃的水鼓表演,广东东莞移动"玉兰花开"艺术团成立暨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仪式隆重举行。品质精良、形式多样的表演让东莞移动的员工目不暇接。此举不仅标志着东莞移动"玉兰花开"艺术团成立,还意味着东莞移动在"新征程、再奋斗"这一精神纲领指导下,创新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再次踏上新征程。  相似文献   

8.
王翔 《当代通信》2006,13(3):24-26
2004年,欧洲、亚洲、南美洲和北美洲6家大型电信巨头已经组成一个“固定一移动融合联盟(FMCA)”,以推动移动与固定服务的融合。这6个成员分别是瑞士电信SWISSCOM、英国电信、巴西电信、韩国电信、加拿大罗杰斯移动公司和日本NTT通信公司,他们的主要工作致力于开发一个共同的平台,使得今后固定与移动业务能够实现无缝融合。此联盟是迄今为止移动和固定融合最强的信号,显示出一场固定、移动融合服务简称“FMC”之风即将席卷全球。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建设》2000,12(5):47-48
新千年的技术大潮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相互融合,移动互联网更以全新的商业模式开辟了新的市场,创造了全新的商机。在现今的移动世界,西门子推出其全新的宣传口号“让世界随你移动”,此口号一经推出,即为一直处于高温状态之中的移动通信业增添了一丝热度。西门子此次重大决策,迎合了目前世界正在向移动化迈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智能终端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智能终端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1.
引言 由于计算机硬件发展的超前,为移动终端硬件提 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无线移动终端硬件基础设施也 因此相对稳定。随着互联网的推动以及通信业的自身 发展,无线移动终端产业长期存在的“垄断性”将被 淡化,从封闭、垂直生产正走向开放、合作、横向集 成,各种终端操作系统、运行平台、应用程序琳琅满 目,各种网络业务也正向互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而支 撑终端产业发展和变化的主要技术基础从硬件的演进 转变成了软件的发展。 本文与上一讲“无线移动终端的历史及其硬件结 构演进”和下一讲“通信业务引领无线移动终端发展 未来”合起来,将对我国无线移动终端的过去、现状 和未来以及无线移动终端上的主要技术有一个较详细 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业经过寻呼改制、移动重组、南北拆分之后,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电信运营商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其中只有中国联通是全业务经营的通信运营商。下一步移动业务牌照如何发放?发放后对原有移动运营商有多大影响?以下就这个问题作一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是历史的必然 移动数据其实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了,但由于受到技术与市场的限制,发展速度远不及移动电话。当时曾经有人预测,到1998年全世界移动数据用户数可能达到1000万左右。然而,实际上到1999年全世界移动数据用户才达790万。  相似文献   

14.
当前,移动互联网产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正呈现"井喷"式增长,从移动办公、移动搜索、移动游戏到移动医疗、移动阅读、移动商务、移动支付等等,移动互联网已渗透到了人们日产生产生活每一个领域。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互联网企业纷纷踏上上市之路,大量投资者和创业者不断涌现,风投看好移动互联网市场,加大移动互联网的投资,移动互联网企业为加快发展,纷纷采取并购、联盟、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市场,移动互联网资本经营的热潮正扑面而来。如今,移动互联网资本市场日趋活跃,它是推动移动互联网持续健康地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史晓东 《当代通信》2003,(20):17-20
目前,我国专业移动数据传输通信业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多种专业移动数据传输系统的解决方案和产品。特别是在公共安全领域,随着公安机关建立的违法犯罪、户政、车辆管理等相关数据库日趋完善,公共安全部门和城市社会应急通信体系对建立自己专业移动数据通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摩托罗拉公司的Data—TAC专业移动数据通信系统就是其中的一种该系统已被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  相似文献   

16.
概述 位置服务技术(Location Service,LC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移动通信技术,利用移动台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与位置有关的、个性化的信息。典型应用如移动导购/导游、人身和财物保安、车辆调度、基于位置的计费等,是移动增值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4G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信息化已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移动互联网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信息化应用热潮。2014年,由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移动)推出的一系列信息化产品,正在政务、民生、行业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在带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市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终端逐渐成为用户接入互联网的第一界面,如何做好终端营销、掌握用户界面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终端发展趋势从2007年开始,移动宽带在全球不断加速发展,2012年进入爆发期。2012年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数达到66亿,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3亿。移动宽带用户数在2010年达到6亿,2011年达到10亿,2012年超过15亿,预计到  相似文献   

19.
3G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掀起了一场终端革命,移动智能终端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入口和主要创新平台、新型媒体和电子商务的服务平台以及移动网络资源最重要的枢纽。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苏州分公司(以下称“苏州移动”)作为江苏移动3G终端发展的先锋部队,积极做大TD终端规模,实现了苏州移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3G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各种网络的应用融合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移动博客作为互联网和电信两个产业融合的标志性产物,将成为移动运营商的下一个业务增长点。它的价值在于通过博客概念,有效地促进目前处于分离状态的移动增值与互联网的融合,同时作为一种新的需求、习惯、互动方式,将催生大量的应用,并能够有效地促进用户社区、使用习惯、业务互动,真正为SP打造一个移动门户。移动博客切合了电信运营商提出的“无处不在的理念”,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