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乡贤群体既是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也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全面挖掘和整合新乡贤资源,持续推进新乡贤网络建设,凝聚了新乡贤人心,汇聚了新乡贤智慧和力量,助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当下,进一步破解新乡贤群体在助力乡村振兴道路上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是激活新乡贤潜能、凝聚新乡贤力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现代乡村治理中倡导法治思维、重扬乡风德治教化、维系乡村自治体系、传递乡土情怀,吸引新乡贤回乡发展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效开展,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治理主体凝聚力低,新乡贤参与治理上的沟通和乡贤法律知识体系有待提升等问题。文章从公共行政中管理、沟通网、法律途径探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涂茨镇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推进镇村两级新乡贤参事组织全覆盖,吸引和凝聚各方贤达人士发挥特长优势,开展引资引智,引领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新乡贤正成为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整合资源建好乡贤组织一是梳理新乡贤资源。通过调查、走访等形式进行全方位排摸,了解掌握乡贤基本信息和相关经历,  相似文献   

4.
<正>建设治理有效的乡村社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慈溪市附海镇在认真总结乡村治理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三老一贤"(老干部、老党员、老娘舅、新乡贤)工作体系,引导党员群众有序参与乡村社会事务,深入推进乡村善治,取得了初步成效。坚持党建引领挖掘人才资源附海镇顺应乡村社会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善治的转型,在有效发挥村干部、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基础作用的同  相似文献   

5.
《新西部(上)》2018,(1):31-35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新乡贤”的出现,无疑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显然,这是一篇值得期盼、需要做好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上高县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大力吸引人才返乡,培育本土人才,引入专业人才,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回引“新乡贤”,鼓励创新创业上高县新界埠镇青年企业家罗小伟放弃广东优厚的生活条件,返乡创业,扎根农村,成立了陶氏木业,建起了2000亩的油茶种植基地,成为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7.
正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农村文化礼堂作为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如何把弘扬主流价值、传承传统文化、展示村庄形象、丰富文体活动等功能有机结合,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奉化区在对文化礼堂提质扩面的基础上,做足"文脉传承"文章,发挥其辐射力和带动力,全力打造文化礼堂+红色教育、乡村旅游、志愿服务、文创基地等一站式"文化礼堂+"综合体,为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我国农村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乡村振兴战略成败。公共图书馆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加强县区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对提升公民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郯城县总分馆建设为例,对郯城县的总分馆建设成果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总分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总分馆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报告提出了乡村发展的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并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我党目前一项重要任务。"乡村振兴"首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雅静  张戈  楼超 《浙江经济》2023,(11):58-59
<正>吸引更多新乡贤回归农村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经验,义乌苏溪镇新乡贤参与的乡镇共富实践为新乡贤回归提供了更加完善的路径参考2023年7月,国家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部署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行动,鼓励新乡贤回乡的相关工作在各地快速落地,“何为更加有效的新乡贤工作”话题被关注。义乌市苏溪镇依托城乡融合发展吸纳新乡贤回乡,形成了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新乡贤助共富系列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是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广大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必经之路。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必须抓住乡村文明之魂,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培育农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方面下功夫,进而引导广大农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要针对乡村部分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12.
乡村文化是"三农问题"中农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当今社会农村的现状以及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浙江乡村文化为抓手,以小见大,介绍了浙江乡村文化的基本形态和发展中的问题,并与日本乡村文化的发展作对比分析,寻求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建议,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正>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宁波在建设乡村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宁波乡村文化振兴的特色做法坚持文化惠民,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一是推进文化"下乡"。通过政府购买、市场运作和群众点单,全市年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万多场,送电影下乡3万多场、送戏下乡6000多场。二是完善设施网络。截至2018年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战役,然而,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面临传承主体缺位、传承载体衰落、价值认同危机等现实困境,逐渐成为掣肘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正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期,打破乡村文化发展壁垒,就要从现存问题出发,增强农民振兴乡村文化的主体意识;把握乡村文化特质,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重塑农民价值观念,培育农民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2021年是我国从全面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迈进的关键节点.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村民主体性有待提升、乡村文化的"失语"、公共文化空间狭窄等突出问题,通过深度剖析这些问题,得出了提升村民思想认识、满足村民文化需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以带动经济发展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专项旅游等产品体系,增加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山环水抱,青瓦白墙,门庭花香……近年来,走进重庆乡村,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情画卷徐徐展开。各区县把发展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加强旅游与农业、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支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争创精品民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和国家战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制度、乡村治理、乡村文化的历史变迁为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借鉴。乡村振兴可从"家国情怀"的顶层设计进行研究,家族情感构成乡村治理的血缘纽带,家乡情结构成乡村治理的地缘凝聚,家国情怀则奠定了国家政权稳定的基层结构。从家族、家乡和家国三个层次推进当前乡村治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任旭东 《发展》2021,(1):61-62
乡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基石。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和重要组成,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题中之义的"组织振兴",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保障.十八大以来,河北省的乡风文明建设既有成功经验,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推进河北省乡风文明建设应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切实发挥乡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是乡村文化的振兴,而县级图书馆作为基层图书馆,肩负着传播和教育的重要职责,如何探索最有力的方式去推动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张家界各县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调查,总结已有的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模式,并进行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在乡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需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完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县级公共图书馆应结合乡村文化的独特性,挖掘乡村文化精髓,探索文创模式,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村民需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共同推动乡村文化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