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0年前,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激发了国人的愤慨。1919年5月4日,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全国民众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掀起了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在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背景下,继续弘扬"五四精神"对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杜启洪 《走向世界》2011,(13):16-21
刚进4月,山东大学的学生工作者姜浩就开始了"五四"纪念活动的准备。这项计划内的常规工作,让同是青年的他感到一种沉重的使命感:"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阐释出新内涵,应该是今天弘扬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发端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青年运动的开端。从那时起,青年作为一个整体站到历史舞台的前沿。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一代青年人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以时代需要为己任,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奉献出了青春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嘉兴南湖红船时再次重申了首创、奋斗、奉献这3种精神要义组成的"红船精神"。此后,学术界对新时代"红船精神"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分析。新时代,要在现有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深化对"红船精神"的研究,结合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传承与弘扬"红船精神",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其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年大会上强调了五四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阐释了新时代青年运动的主题、方向和使命,就中国青年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提出了几点要求,给予了殷切嘱托和希望,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追溯五四精神的历史背景,把握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明确传承五四精神的实践要求,确保五四精神薪火相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通过对五四精神实质与内涵进行分析,阐述五四精神在新时代新青年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探讨新时代新青年对五四精神如何进行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不仅开启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更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青年节是我们对"五四运动"的怀念,也是对"五四精神"的传承。"五四运动"历经百年,其中迸发出的思想精神依然引导着当代青年不断前进。基于此,文章从分析"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出发,探究"五四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意义,并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五四精神"的渗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同志将"丝路精神"的核心概括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鸠摩罗什是公元4-5世纪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人物,"丝路精神"深刻影响甚至决定着罗什成长、为人处世的方式;罗什的人格魅力又深刻体现了"丝路精神",他的卓越贡献与思想遗产又丰富了"丝路精神"内涵.罗什现象是"丝路精神"的产物,将鸠摩罗什置于"丝路精神"视野下加以分析,可赋予他新时代的意义,并从中找到指引前进的方向,为国家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是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分水岭,在革命、思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五四精神作为五四运动的产物,在五四运动来临的百年之际,重温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理解其时代内涵、挖掘其时代价值,对激励新时期青年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新青海精神是精神的海洋,那么柴达木精神就是汇聚成这一海洋的主要支流。对青海而言,扎实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必须弘扬新青海精神。对海西而言,实现转型发展,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区目标就必须弘扬柴达木精神,尤其要在弘扬中国精神、新青海精神的基础上,赋予柴达木精神更丰富的新时代内涵、展现更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创造更高质的新时代价值,从而开拓柴达木精神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有历史担当和大国责任最核心的是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新时代爱国主义是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使命的精神,新时代大学生要将此精神意识内化与行为深化相统一,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数的英雄先烈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开拓进取,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源源动力,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里熠熠生辉。英雄精神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崇和提倡的。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并且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在中华民族精神中,英雄精神占有重要的地位。英雄精神正指引着我们,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2.
吴玉梅 《发展》2020,(4):96-96
南梁精神,源于革命老区。20世纪30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华池县南梁镇创建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孕育了伟大的南梁精神。"面向群众"是南梁精神的根基,"坚守信念"是南梁精神的核心,"顾全大局"是南梁精神的特质,"求实开拓"是南梁精神的精髓。为使南梁精神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更深入地开展,促进教育教学事业健康发展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作者对红色文化传承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100年以前,五四运动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新时代,青年政治价值观淡化、道德价值观错位、学习价值观扭曲,面对西方多元化思潮,面临新时代赋予青年复兴中华民族的时代使命,探索五四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网络新媒体教育路径,促使五四精神嵌入青年价值观,培根铸魂,让青春梦助力中国梦,锻造党和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部署"。工匠精神"缺失所产生的后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重大价值也日益凸显,是"中国制造2025"实现的关键所在。文章在深入理解"工匠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将两者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工匠精神"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通过将理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养成、文化建设、校企合作育人相统一,形成切实可行的基于"工匠精神"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与时俱进地创新高校价值观教育视角,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与实效性,让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工匠精神"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5.
文章立足学界有关"红船精神"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新时代,科学分析新时代面临的新矛盾,明确指出新时代全党还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继续发扬"红船精神";用"首创精神"扬起新时代的风帆,用"奋斗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奉献精神"坚守党人民至上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重要支撑和保证,"两个毫不动摇"为增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韧性、拓展后疫情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可操作空间提供了有力保障,是新时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两个毫不动摇"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有机统一,同时也内在地要求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领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文化创新作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应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滴水穿石"精神是闽东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凝结出的精神品质,在新时代背景下,"滴水穿石"精神又有了新的丰富与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媒介多变的情况下,将新时代的"滴水穿石"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五月的鲜花属于春天,属于青年。春天有多美好,青春就有多美好。在88年奋斗历程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在五四精神的烛照下,五月的鲜花更显瑰丽和奔放。  相似文献   

19.
"老西藏"精神继承和发展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作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升华了西藏人民的传统美德,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孕育了"老西藏"精神;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内容和实质的"老西藏"精神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品质和合理内核,实现了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契合;"老西藏"精神的特质既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又使中华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标志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贵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把这16个字确定为新时代贵州精神,号召贵州人民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文章围绕贵州历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发展的重要指示和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证了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认为这三个基础是新时代贵州精神产生、发展的深厚根基,也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贵州精神,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