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曼  王智勇 《商场现代化》2006,(16):188-189
卖场促销是零售企业为告知、劝说、提醒顾客关注其一切信息而进行的一种沟通联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销售额的增长。但是近几年,卖场促销却陷入了一个以价格战、频繁返券为主的“怪圈”之中。本文从当前卖场促销陷入“怪圈”的表现出发,分析了商家这种促销行为的成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卖场门外天天上演的促销活动,往往是你刚“秀”罢我登场。但是,如果你场外促销“秀”一下,我也竞相忙着“秀”,而促销现场冷冷清清的话,那根本就达不到场外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促销,顾名思义,销售的增加应该是促销的终点,诚然如此,不少人的确已经陷入了促销的误区。比如,一些企业将“销量”甚至是“即时销量”作为衡量促销的关键指标,这违背了促销的初衷,促销作为销售过程中的一种互动工具,其使命是不断开发潜在客户以扩大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4.
摩卡巴卡首创F2F直销模式,对于传统的渠道,做“加减法运算”一减的,是卖场高昂的进场费、场地租金和促销费用;加的,是双倍执行“三包”。其结果是摩卡巴卡同等档次的产品比卖场便宜60%。  相似文献   

5.
就像日本之于珍珠港奇袭事件,任何突发性事件背后都有一个预谋已久的过程。供应商要防范卖场的突发性特价促销,就要从“扰乱”其特价促销预谋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说起卖场所进行的特价销售活动,广大厂商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合理的特价促销可以有效地推动销售;恨的是供应商难以管控特价促销。卖场突如其来的特价促销常常让厂商措手不及……[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周转 《糖烟酒周刊》2006,(39):78-79
一般来讲,节假日的销售业绩是平常的2—3倍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数十倍的增长。所以,供应商和卖场特别重视节假日促销。从对节假日促销操作的掌控度来讲,KA卖场比供应商占据更大的主动权,因为,一家卖场有很多的供应商,它可以很容易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而许多的供应商只能共同拼抢一家卖场的促销权,比如堆头、好的陈列位置等。  相似文献   

8.
<正> 每缝节假日,我们都会收到各类卖场的促销通知函,为了能够在节假日争取更好的销售业绩,为了能够和卖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都会配合卖场举行各类的促销活动,最常见的就是购物送赠品。但是,在促销结束后,我们总发现我们的促销活动并不成功,销售业绩并不理想,卖场对我们的促销活动总是不满意呢?问题在干,很多时候我们  相似文献   

9.
旺季促销往往会陷入促而不销的“温柔陷阱”。是什么让旺季促销出现“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尴尬局面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促销不到位。  相似文献   

10.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及强大的对手,“促销”确实是一剂良药,能解决很多营销与传播上的难题。但“逢药三分毒”,当企业毫无目的、毫无计划地利用这剂“良药”时,便会陷入无形的“促销陷阱”。当企业与销售商不得不领带于这一“陷阱”时,就会步入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促销成本大幅度上升、利润下降、没有足够的经费与精力进行科技开发与产品更新换代、产品老化、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消费忠诚度下降。对当前的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进行总结与深入分析,一个个促销陷阱便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1.
促销俨然成为了零售企业的主要营销手段。一段时间以来,零售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手段是降价,此起彼伏的大幅度降价促销,使商家进入促销怪圈:一方面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开始“审美疲劳”,其购买热情反而开始衰减。零售商之所以大打价格促销战,根本原因是由于零售市场企业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总体定位、经营模式、促销方式等趋于一致,导致零售企业问竞争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12.
时下当我们进入卖场购物时,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主要是营业员和促销人员,对于顾客,这二者似乎没有多大的差别,但对于卖场和厂商,营业员和促销人员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营业员是与卖场签订雇佣合同;促销人员是与厂商签订雇佣合同。厂商对促销人员的管理存在更大的跨度和难度。本文即对促销人员的特点及如何更好地管理促销人员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促销对供应商的意义不言而喻,从对促销操作的掌控度来讲,KA卖场通常比供应商占有更大的主动权,因为一家卖场有很多供应商,它可以很容易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而许多供应商只能共同拼抢一家卖场的促销机会,  相似文献   

14.
黄静  戴韵 《中国广告》2006,(3):118-119
产品进了卖场是供应商压力的真正开始,如何取得好的销售成为随时困扰他们的问题。从销售额的构成来讲,正常的自然销售会占到70%,促销会占到30%,但如果改变促销的频率和节奏.特别是节、假日促销,结构则会发生大变动。从销售角度说.对促销权的争夺就是对销售机会的争斗,对利润的争夺。但是.从对促销操作的掌控度讲.卖场比供应商占据更大的主动权.因为.一家卖场有很多家供应商.它可以很容易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而许多的供应商只能共同拼抢一家卖场的促销机会。从人、地、时、事、物等几个方面来归纳.有以下几种方法有助于供应商取得促销机会并花少钱做好促销。  相似文献   

15.
促销的昏招     
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无不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然而,由于事前考虑不周或是规划欠佳,一些哗众取宠的促销表面上看来似乎能为企业带来销量,实际上却往往是赔钱赚吆喝,有违促销的初衷;有时候甚至因为“幸福”到来的过于猛烈,反而让企业无力招架,最终演变为一场销售的灾难。促销能够提升销量这一最直接的好处,使得企业对于各类促销手段乐此不疲,不仅是营销上的菜鸟新手容易陷入促销的陷阱,就连许多知名的公司也常常在促销时走出昏招。  相似文献   

16.
徐慧 《中国市场》2009,(12):36-37
从春节前开始掀起的超市价格战,如今并没随着假期的终结而结束,反而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贯对促销不屑一顾、高举“天天平价”大旗的沃尔玛,继节前推出近千种商品优惠20%的大力度促销之后,节后又分别借情人节、开学之机再掀两轮促销狂潮。而另一外资超市巨头家乐福促销力度更大,上周末,记者在家乐福双井店看到,这里推出的纺织品“大清仓,一件不留”、百余种商品以1元左右的“地摊价”销售,让卖场内外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相似文献   

17.
“不打折卖不出去东西,不促销吸引不来顾客”,不少大型商场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于是,形形色色的促销方法在一些商场层出不穷,并成为商场宣传、标榜自己的手段。殊不知,那些貌似完美的促销方法中却暗含一些对商场长期发展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 促销三组合提起大卖场促销,许多人会说:朋友,不用你说了,大卖场的促销很简单,不就是特价、堆码、买赠吗?还能有什么好办法?的确,如今大卖场的促销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但为什么大多数采取这些形式的品牌仍然没有很好的效果呢?是推广的力度不够,还是消费者已经麻木?  相似文献   

19.
刘拓 《销售与管理》2007,(11):24-27
作为家纺产品的经销商,每次面对促销活动都头痛不已,一方面,每年的家纺厂商制定的促销方案和促销政策总是千篇一律,这也没有办法,厂家看重的是全国一盘棋,希望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策略,能出货就可以,这样就把风险和库存装移到经销商这里。另一方面,家纺终端的竞争已经陷入到了阵地战的胶着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满就送”的近年来暨“打折销售”后出现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又一种主力促销行为,目前正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所仿效,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促销方式。无论是“打折销售”还是“满就送”,促销策略是否科学合理、能否仿效推广,都是值得深入分析,探讨的。在此我们通过对目前促销行为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应用博弈理论,在与促销行为有关的参与之间,即企业与消费、企业与企业、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相应原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来认识各种促销策略的合理性、从而促使企业科学运用各种促销手段,实现营销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