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一标 《国企》2021,(4):64-66
安徽省交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安徽交控集团”)二级子公司安联公司历时20余年市场深耕实践,现已形成高速公路、房地产业、多元投资三大产业,参控股企业近20家,总资产过百亿元。其中,在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投资开发的5A级写字楼,已成为所在区域标杆大厦。  相似文献   

2.
17岁少年挑起烟草诉讼北京致诚律所免费出手 6月19日,北京致诚律师事务所代表武汉17岁少年向北京宣武区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状告全国24家烟草企业侵害未成年人知情权。在长达四页的诉状上,国家烟草局被列为第一被告,24家烟草企业遍及云南、贵州、上海、广东、福建、山东、天津、武汉等17个省市自治区,红塔集团、昆明卷烟厂、黄果树烟草集团等"状"上有名。  相似文献   

3.
L集团有限公司(简称L集团)于1993年成立于香港,2002年开始全面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中心城市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20余家,主要业务涉及中高端住宅开发、城市综合体开发与运营、零售百货三大版块。  相似文献   

4.
<正>哥伦比亚集团是印度尼西亚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4C家电自营连锁零售公司,同时也是印尼最大的自营连锁零售,电器制造与电视购物企业之一。拥有700多家4C电器零售连锁店,遍布全印尼400多个大中小城市。集家用电器、家具、摩托车等制造、销售、维修为一体。集团拥有20家子公司,员工30000多名。  相似文献   

5.
近3年来.Esprit中国连续保持了50%的增长,并且在大陆已经拥有超过300家门店。除了上海,北京、大连、广州4个开展零售业务的城市以外.还迅速开发了深圳、成都、武汉、西安、温州、杭州、南京、天津等上百个特许经营城市。作为一个时尚服饰品牌.Esprit 1992年才借道香港进入中国大陆.营销投入在同类品牌中并不算太多,那么她迅速发展的动力来自何方呢?  相似文献   

6.
深圳茂业(集团)成立于1995年,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跨地域、多元化全国商业零售百强企业。在房地产市场领域,“茂业”亦成为商业地产领跑者,2005年在重庆、上海、天津、无锡等多个中心城市拓展房地产项目。从“茂业”的成功可以看到,品牌影响力和土地增值潜力的双重作用下商业地产蕴藏财富商机无限。[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经验2022年12月26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16家,总估值超1.1万亿美元,分布于39座城市、33个赛道。从区域分布看,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数量持续占据高位,共拥有271家独角兽企业,占全国独角兽企业的85.8%。其中北京82家,上海60家,深圳26家,杭州22家,广州19家,南京14家,天津、青岛、苏州各9家,武汉7家,合肥、长沙各5家。  相似文献   

8.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会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20年来,公司已在简阳、北京、上海、西安、郑州、天津、南京、杭州、深圳、厦门、广州等全国21个城市拥有82家直营餐厅,并在新加坡、美国拥有海外直营店,员工近2万人。连续5年获“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荣誉称号,2011年“海底捞”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9.
日前,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一季度家用煤气灶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本次家用煤气灶产品质量重点抽查了广东、北京、天津、浙江、上海等9个省市45家企业的45种产品,合格35种,抽样合格率为77.8%。广东华帝集团有限公司的“华帝”、广东万家乐燃气器具有限公司的“万家乐”、深圳火王燃气具公司的“火工”、湖南迅达集团公司的“迅达”、中山市燃气灶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威力”等品牌的煤气灶自1994年起,已连续四年通过国家燃气用具质检中心的质量检测。到1997年,我国城市使用燃气的人口已超过1.8亿,燃气普及率达79%,乡镇燃气普及率也…  相似文献   

10.
<正> 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4月,注册资金9000万元,现有员工500人左右,公司的总部设在北京,在香港、深圳、杭州、厦门、武汉和天津、成都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并拥有朗新天霁和上海双易两家子公司。  相似文献   

11.
<正> 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4月,注注册资金9000万元,现有员工500人左右,公司的总部设在北京,在香港、深圳、杭州、厦门、武汉和天津、成都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并拥有朗新天霁和上海双易两家子公司。  相似文献   

12.
圈点     
创富榜日前,针对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个人财富、社会责任、企业及个人形象为主要考核指标的“2006南方周末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正式出炉。前十名如下:1无锡尚德太阳能施正荣江苏太阳能设备2北京鹏润投资黄光裕北京家电零售及房地产3中信泰富集团荣智健家族香港基础设施、房地产、钢铁4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郭广昌上海房地产、制药、钢铁、零售5东方希望集团刘永行上海饲料、铝业6四川新希望集团刘永好四川饲料、金融、房地产7百度网络技术李彦宏北京网络搜索引擎8雅居乐集团陈卓贤兄弟广东房地产9网易丁磊北京门户网站10南京雨润集团祝义才江苏…  相似文献   

13.
李禹 《中国质量》2005,(10):6-10
本刊讯(记者李禹)9月20日,中国质量协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05年全国质量管理奖颁奖暨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表彰交流大会,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建设集团公司、浙江德力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香港地铁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海外装饰工程公司10家企业荣获2005年全国质量管理奖;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辉涂料有限公司获得2005年全国质量管理奖提名奖;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青岛钢铁有限公司、万丰奥特控股集团、中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公司、深圳圣廷苑酒店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9家企业,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鼓励奖.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导刊》2006,(8):106-109
广州珠江房地产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珠江地产)是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下属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集团.成立至今,投资版图已拓展到广州、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西安、武汉、成都等全国大中城市。2000年,珠江投资正式将“珠江地产”作为在房地产行业的专业品牌来管理,“珠江地产“由此成为珠江投资在广州以及全国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专业品牌。  相似文献   

15.
武汉民营科技企业的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武汉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差距 1、总量规模依然偏小 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企业数量只有上海的1/5、北京的1/4,平均每家企业的总收入只有深圳的1/22,出口创汇只有杭州的1/10.2005年底,深圳民营科技企业达3.7万家,增长19%,技工贸总收入2411亿元,增长35%.武汉2005年民营科技企业有4018家,增长5.73%,技工贸总收入382.33亿元,增长18.13%.  相似文献   

16.
5月22日,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深圳等地物业管理协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新龙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天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嘉宝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等20余人,在中物协谢家瑾会长带领下,到兰州民召物业管理集团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兰州民召物业管理集团董事长杨民召对公司发展情况的介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天津与上海、北京、广州商贸零售业发展现状,对天津零售业所处的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主要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天津商贸零售业应朝着“需求宽空间、形式多业态”方向发展,提出天津商贸零售业发展立体化零售业种业态,满足宽空间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5月25日上午,由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深圳市国土房产局”)承办的全国18城市国土资源局长联席会议第17次年会预备会议在深圳召开。深圳市国土房产局局长张士明、副局长刘永根等相关人员,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18个城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21日,第九届中国雇主品牌论坛在北京召开,现场揭晓了“2014年中国最佳雇主”年度评选榜单,长安汽车、飞亚达、高新兴科技集团、卓越置业集团、搜狐、深圳怡亚通、远东控股等60家企业荣获“2014年度中国最佳雇主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20.
财经资讯     
<正> 商务部公布连锁企业30强内资仍占主导地位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的调查,商务部昨天公布了2003年我国连锁经营企业30强。调查表明,前30家连锁企业2003年销售额为2704.2亿元,比2002年增长29.9%。30家连锁企业的店铺总数为10321个,比2002年增长35.1%。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零售连锁部分)名列全国首位,销售额与店铺数分别比2002年增长21.9%和25.9%。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家乐福(中国地区各企业)分别排名第二至五位。从业态来看,在前30家连锁企业中,有18家企业以超市为主(包括标准超市、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超市),超市的销售额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56.8%,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30.5%,店铺数增长32.0%。说明超市已成为我国零售业广泛采用的新型业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