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东北现象”的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由中央政府重点投资开发和建设的战略产业、骨干企业和工业城市为代表并形成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企业体系的地区,包括: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鞍山、抚顺、本溪、吉林、齐齐哈尔、  相似文献   

2.
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党中央在新世纪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否以此为最大契机,谋求切合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东北的每一个城市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山城本溪,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一个渴望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的城市,一个要求用环境赢得发展吸引资本的城市,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抢得先机,显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近代殖民时期形成的工业体系是大连现代工业体系的源流,那么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周家大院"、"朱家大院"、"曹家大院"等民族工业就是大连现代工业体系的精神根脉,"海南丢"精神的化身。近些年来,应改革开放之需,城市化节奏加快,许多珍贵的民族工业遗址多被拆除,如极具历史意义的大连民族工业先驱"周家大院"。五一广场以北东北路油泵油嘴厂与长生街5号,是目前仅存的一处大连民族工业区,也是曾经的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否以此为最大契机,谋求切合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东北的每一个城市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山城本溪,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一个渴望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的城市,一个要求用环境赢得发展吸引资本的城市,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抢得先机,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5.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和工业文明。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面前,在辽宁部分工业城市探索城市转型的压力下,如何保护、转化工业遗产,发展辽宁工业遗产旅游,成为辽宁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和现实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分析辽宁工业遗产旅游现状,探讨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百亿产业集群是工业强县的基础 近年来,辽中县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富民"的同时,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依据紧邻沈阳、鞍山等以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机械加工和铸锻造产业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实际情况,紧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沈阳城区企业沿沈西工业走廊向两转移的发展机遇,把发展机加铸造产业作为工业快速崛起的切入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相似文献   

7.
张立峰  鹿磊 《特区经济》2010,(11):167-169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城市工业遗产,还可以不断提升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大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工业城市,其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拥有很多特殊优势。文章在研究大连工业遗产历史形成的基础上,探析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创意,从而激发大连地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振兴东北:再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意义再度凸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是把东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和原料工业基地,东北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三角"之后中国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而振兴东北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转型中诸多问题,在东北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哪些问题该解则解,哪些问题当断则断,这考验着变革者的能力和勇气.创造一个优良的市场和信用环境,让远者来,近者悦,对于东北的复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央《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治本之策".总的看法是,破解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关键在于开放,包括对外开放、市场开放、产业开放等,以全方位开放倒逼改革,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二次振兴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沈阳,东北的经济、文化、交通、金融、商贸中心。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300余年的建城史;同时,它也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享有"共和国工业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如今的沈阳已经站在了国家出台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的历史时点上,抢抓机遇,趁势而为,正在实现由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跨越。沈阳市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始于"十一五"期间,经历了两次飞跃,构建起以人为主体、以数据为基石的数字城市新框架。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点和难点,事关东北振兴的成败,研讨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在分析黑龙江省重要资源型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及主要资源型产业发展情况、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和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削冰 《中国高新区》2004,(10):15-16
如果说长春一心一意在铸造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的话,作为"东北长子"的沈阳,关于振兴的思考似乎要复杂许多。有人说,振兴东北看沈阳。沈阳能成为先行者吗?事实上,在国家提出"振兴东北"之前,回味着已成为过去的"辉煌",沈阳未尝没有探索过振兴之法。这里有最早的破产企业、最集中的下岗职工、最沉重的债务包袱……当东南沿海愈加活力四射,工业基础曾优于沿海地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春在哪里?沈阳将目光盯上了上海浦东。似乎也找到了一些跨越式发展的"灵感"。三年来,沈阳在引进外资方面打破多年沉闷,由12亿而16亿而22亿美元,增幅居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  相似文献   

13.
中央作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为辽宁省丹东市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作为一个沿海沿边的老工业城市,丹东市如何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近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从本地实际出发,确立了"把丹东建设成为中国东北东部现代化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努力建设工业强市、商贸重镇、旅游名城和人居佳地,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温家宝总理8月初在考察黑龙江和吉林时也强调,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继1999年11月做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后,又一  相似文献   

15.
刘伟 《辽宁经济》2003,(12):8-9
党的十六大做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决定之后,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的出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东北视察和指导工作,并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明确指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民乃至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按照市场化的方式重建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实现产业集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标志是产业集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沈阳"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四位一体城市,形成三大中心、完成两大任务。即建设新型工业、先进文化、模范生态、法治诚信四位一体的城市,形成全国装备制造、区域性商贸物流和金融三大中心,全面完成沈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确立沈阳在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地位两大任务。"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3月24日,万州召开全区工业大会,并发布万州工业十强企业名单。这是万州推进工业强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集团冲锋动员令。作为渝东北城镇群的中心城市,万州紧扣"一区一枢纽两中心"目标定位,大力实施"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展现了一个区域中心大城强劲的经济韧性,走出了一条聚产成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在重庆的战略版图中,长寿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作为重庆主城与渝东南、渝东北的战略轴心城市,长寿不仅是重庆主城产业溢出的承接地,也是渝东北和渝东南的战略辐射源。立足城市发展新区的战略定位,长寿人积极践行发展新理念,激发干事新状态,展现创业新作为,通过打造重庆工业高地、现代农业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和区域物流中心,书写"科学发展、富民兴区"新华章。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东部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东部生态重要性 (一)内蒙古东部是东北地区主要江河发源地和汇水区 贯穿南北长达1300公里的大兴安岭,孕育嫩江、辽河两大水系,嫩江、辽河又是流经东北三省和东北各重工业城市的主要河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赖以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