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就钻井液性能以及在井筒内流动的方式加以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不同的性能以及在井筒内不同的流动方式对现场岩屑录井的影响,旨在对现场录井技术方法研究和指导现场录井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莺深2井是大庆油田一口欠平衡预探井。设计井5100米,实际完钻井深5520米,为大庆油田目前完钻井深最深记录,预计井底温度220℃。该井三开欠平衡段使用了大庆油田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水包油钻井液体系,体系在应用过程中乳化性能稳定,流变性好,而且对录井、测井无影响,密度在1.00g/cm3以下,抗温能力强,创造了大庆油田钻井液使用井深最深记录。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技术近年来作为增加可采储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得到快速应用和发展。水平井作业过程中,利用各方资料和数据进行井眼轨迹的准确导向、定位非常重要,其中综合录井资料有及时、直观、快捷的作用。现就综合录井资料在水平井钻进中的导向作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重点描述综合录井技术在水平井钻井中导向作用的现场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油气田的开发过程当中,一次、二次采油过程当中所采出乳化原油多表现为油包水乳状液特征。而通过应用电-化学联合破乳的方式即能够实现有效的油水分离。然而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油田开始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对于三次油采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在三次采油过程当中所生成的水包油乳状液并无法通过电-化学方式进行可靠性分析。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以三次采油中的水包油乳状液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超声波破乳实现油水分离的技术方式,并以试验方式验证了超声波破乳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希望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钻井施工中,钻井液对钻井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保证钻井质量,实现高质量钻井施工,本文主要是探讨层钻井液层面来提升钻井质量。钻井液对于钻井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密度、切力、固相含量以及滤失滤饼四个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对合理选用、制作钻井液有很好的知道作用。在施工中还需加强管理,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钻井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开速发展,人们开始加大对变压器的研究。但是,高温运行下变压器油的稳定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提高变压器油的稳定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研究高温运行对变压器油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变压器油,并详细的阐述了试验方法,最后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地质构造对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影响主要有:相同落差断层的情况下,逆断层比正断层影响程度大;支架下限高度过低导致一般综合机械化采煤机难以通过断层;断层面倾角过小对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也有影响。矿井地质构造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笔者以煤矿井下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矿井地质构造特征和规律,对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驱油简称聚驱,它是在水中加入聚合物,增加水相黏度,改善油水流度比,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聚驱作为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措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它的某些理论和机理仍然还未认识清楚.从而影响到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新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介绍,来其对技术(新药)无形资产寿命的重要.对合理确定新药经济寿命,提出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钻井行业面临着钻井市场日趋全球化及各国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同时,伴随着《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这标志着实施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的的清洁生产已是大势所趋,它的实施是ISO14000国际先进标准的要求,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然由于清洁生产技术是一门新课题,还不成熟,还需要不断完善。通过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能从根本上解决石油钻井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填补了公司的空白,其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大庆油田断层破碎带大斜度定向井仿油基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长垣地区断层破碎带大斜度定向井容易发生井壁坍塌、井漏、卡钻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强抑制、低滤失、封堵型仿油基钻井液技术,钻井液中加入乳化剂OW-1和润滑剂RH4,混入原油25%,摩阻系数小于1,有效防止了卡钻,下钻下套管顺利。现场应用17口井,没有出现井壁剥落坍塌、卡钻复杂事故,井漏程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油藏单井单元经过历年多轮次注水替油,油水界面不断抬升,多数已进入失效阶段,剩余油在构造高部位聚集,形成所谓的"阁楼油"。在注气驱替"阁楼油"的理论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塔河4区采收率,选择具有独立缝洞结构,前期注水替油效果较好且目前已失效的单井单元,进行注氮气开发。目前注气采油在塔河4区仍处于实验阶段,仅选取TK404、T415CH、T416及TK489井小范围试注,以TK404井为例,通过对注气量、闷井时间、注气采油方式、注气速度进行优化,总结出合理的注气方法;通过对注气后生产动态变化情况的分析,得出注气提高采收率在塔河4区切实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