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前的一项关于消费类电子商务市场的调查显示,截至去年3月底,我国从事消费类电子商务的网站数量为1100余家;其中绝大多数网站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商务;这类网站交易活动的主要商品是书籍、电脑软件和硬件、通信产品、音乐光盘和影碟等;2000年我国网上购物的总交易额将有大幅度增长,达到3.5亿元人民币以上。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只有不到1/3的网站有传统零售业务,其它2/3则为纯粹的网上虚拟商店。这表明我国的传统零售业对利用互联网开拓业务还处于不十分积极的状态,从事消费类电子商务的网站仍以新兴企业为主。…  相似文献   

2.
B2C电子商务物流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郑诗田 《商业研究》2001,(2):111-115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配送已成为电子商务遇到的主要障碍。目前现有的三种配送方案均存  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研究一种能够完成购物网站与传统零售商的商流信息传递和商品实体的快速配  送的“新型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并对新模式的可行性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珊君  李键 《北方经贸》2010,(4):116-117
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应提高旅游商务网站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开展网上业务,加强电子商务的立法与监督,加强品牌竞争,以期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一直被认为是比较适合于在网上开展电子商务的行业,网上订房、订票又是网上旅游商务中重要的一环,因此众多旅游商务网站相继开展此类服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众多旅游商务网站仍然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即成立“预订中心”,由“预订中心”作为中间桥梁,使用传  相似文献   

5.
邓荣  崔晓慧 《消费导刊》2010,(3):210-21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的网上旅游电子商务也日见兴旺。据专业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网上旅游市场规模已达36.3亿元。预计到2010年,中国旅游休闲类网站的收入将超过130亿元。目前国内每年网上旅游交易额仅占整个旅游市场规模的不到10%,与发达国家平均30%以上的比例相去甚远。我国旅行社电子商务应用非常不充分,有必要借鉴世界一流旅行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经验完善我国旅行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B2C电子商务平台在旅行社电子商务的应用,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开南 《商场现代化》2007,26(2):137-138
本文对电子商务Web页数据挖掘技术做了全面分析,对于个性化电子商务网站中难以发现用户兴趣行为特征问题,给出了Web页面关联算法。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可有效挖掘用户兴趣特征,从而指导电子商务网站资源的组织和分配,为商务型网站的投资者和建立者提供正确的盈利导向。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企业在网上的商务活动,影响企业的形象。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商务网站建设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商务网站上从事商业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交易双方的相互信任。本文就如何建立起网上商务环境的信任进行了论述。信誉公示是现在常用的手段,但使消费者真正地建立对电子商务企业和网站的信任,必须有第三方认证机制的介入。  相似文献   

9.
彭银香 《商场现代化》2005,(31):169-170
在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企业在网上的商务活动,影响企业的形象.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商务网站建设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是一种买卖双方不见面的网上在线交易,加强电子商务网站的诚信建设,提高网上交易的可信度成为我国当前电子商务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分析当前电子商务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构建电子商务网站诚信度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电子商务诚信度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和评价,对推进电子商务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三权分立政体下,对外贸易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是国会、总统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国会一方面通过授权总统扩大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又建立完善的进口救济制度来平衡贸易保护主义的利益。国会还把相当的权力委托给国际贸易法院由其行使司法审查权,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授权。美国贸易政策的制订权往往是在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之间进行分配,法院通常奉行"司法克制"的态度,通常避免就国会和总统之间在对外政策领域的权力关系问题进行裁决。但其一旦决定介入,必然成为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国红 《北方经贸》2011,(7):7-8,15
世界各国的政府采购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美国的态度一直是积极倡导世界各国对外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同时,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在这个领域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具有比较明显的保护主义倾向,一方面美国想方设法为自己的企业打开别目的市场,同时在国内的立法和行政方面,对自己的政府采购市场采取了种种的保护手段。  相似文献   

13.
European call options are priced when the uncertainty driving the stock price follows the V. G. stochastic process (Madan and Seneta 1990). the incomplete markets equilibrium change of measure is approximated and identified using the log return mean, variance, and kurtosis. an exact equilibrium interpretation is also provided, allowing inference about relative risk aversion coefficients from option prices. Relative to Black-Scholes, V. G. option values are higher, particularly so for out of the money options with long maturity on stocks with high means, low variances, and high kurtosis.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海外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来获取收益。传统的贸易余额没有包含对外直接投资收入。本文指出与传统的贸易余额相比,加入对外直接投资净收入的贸易收入余额更能反映当今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及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用贸易收入余额衡量的美国贸易逆差和中国贸易顺差将大幅减少,中美贸易收入逆差将使中美贸易逆差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以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持续下滑,美国在中国利用外资中的地位不断下降,这不利于优化中国外商投资的来源结构,也不利于中国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本文试图研究入世后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变化情况,并对今后扩大利用美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各种利益集团有着极其广泛的渠道和方式影响对华贸易政策的最终决策.影响对华贸易政策决策的主要利益集团可分为三种类型:政府组织、商业性利益集团和非商业性利益集团.就其在对华贸易政策决策领域的影响力而言,政府组织具有最高的影响权重系数,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中,非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后.  相似文献   

17.
1995-2006年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峰  冷莎 《财贸研究》2007,18(6):73-78
本文对比入世之前6年(1995-2000年)和入世之后6年(2001-2006年)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情况,从案件的申诉数量与金额、行业分布和裁决结果三个方面展开,重点分析入世后其变化趋势和可能的原因,并对中国企业在入世后如何应对美国反倾销变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污染排放视角考察了2004年中美26个工业产业的进出口贸易,结果显示,尽管中国出口美国单位产值的污染强度低于进口单位产值的污染强度,但由于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超出了进口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表明中美贸易不平衡恶化了中国环境,需要从贸易产生的环境利益角度综合评价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升值能否减少美中贸易逆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中持续的贸易逆差使人民币遭受了巨大的升值压力。1985年至2009年月度数据的计量结果表明,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2005年7月汇改之后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开始出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中美贸易差额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但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却不会引起中美贸易差额的变化,因此人民币汇率仍然并非导致中美贸易差额的真正原因。除此之外,对美中商品分类贸易顺差和逆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易耗性产业上所发挥的比较优势,而美国在土地密集型等产业上的顺差则表明美国可以通过发挥其在土地及高新技术等产业上的比较优势来缩减美中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20.
孙元欣 《商业研究》2007,(4):151-154
通过分析美国购物中心的发展历程、规模结构和规模效益,发现,美国购物中心在零售业中占主导地位,2003年美国购物中心零售额比重为35.6%。尽管美国经济发达,消费水准很高,但购物中心的发展并不贪大和盲目攀比,购物中心以中小型为主体,平均单个购物中心出租面积规模为1.15万平方米/个,地区分布较为均衡。美国不同规模购物中心的单位面积效益差异不明显,“规模和效益成正比”的结论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