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现阶段的中国快速城镇化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正视、思考和协调解决的问题,如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城镇化和城市的关系、农民进城与城镇就业的容量、城镇特有的历史文脉继承、资源环境的支撑与制约、城镇产业转型与发展模式,以及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可行的城乡发展规划等。2005年末,中国21世纪城镇化发展战略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经济、生态、能源、文物保护、农学、社会学、建筑学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中国快速城镇化中的热点、难点.进行热烈的探讨和呼吁。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现阶段的中国快速城镇化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正视、思考和协调解决的问题,如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城镇化和城市的关系、农民进城与城镇就业的容量、城镇特有的历史文脉继承、资源环境的支撑与制约、城镇产业转型与发展模式,以及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可行的城乡发展规划等。2005年末,中国21世纪城镇化发展战略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经济、生态、能源、文物保护、农学、社会学、建筑学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中国快速城镇化中…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现阶段的中国快速城镇化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正视、思考和协调解决的问题,如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城镇化和城市的关系、农民进城与城镇就业的容量、城镇特有的历史文脉继承、资源环境的支撑与制约、城镇产业转型与发展模式,以及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可行的城乡发展规划等.2005年末,中国21世纪城镇化发展战略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经济、生态、能源、文物保护、农学、社会学、建筑学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中国快速城镇化中的热点、难点,进行热烈的探讨和呼吁.……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既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是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器。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加速城镇化对于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城镇规模的扩大是城镇化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必须根据资源环境的现实国情对土地、水体、能源资源进行保护性利用,对大气、水源等环境污染实行控制,使城市规划与建设必须在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展开,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广华 《活力》2013,(15):64-6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进程既包括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包括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目前面临着土地利用、社会平衡、环境资源、城市发展四大问题。其中,环境执法对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人口规模扩大、发展第二、三产业方面涉及的环境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会越来越重。做好换境执法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正>城镇化速度可以划分为低速、中速、中高速、高速以及超高速等五个等级,城镇化水平增速在1.4个百分点以上的为超高速增长,增速在1—1.4个百分点的为高速增长。1996—2017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42个百分点,处于超高速的城镇化进程时期。这种城镇化超高速发展会对资源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资源消耗高、生态遭受破坏、环境遭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4.72%,速度仅提高了0.83个百分点,呈现明显的减缓趋势,说明中国超高速城镇化时代已经结束,城镇化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镇组群是指空间上毗邻、产业类型接近、相互之间联系密切的多个资源型城市以及城镇组合而成的专业型城镇组群。其动力机制兼有城市群演进的一般特征与资源型城镇组群演进的特殊性。本文以山西省介孝汾城镇组群为例,从城镇组群空间演进的动力因素、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因素、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演进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城镇职能分工与资源型经济对城镇组群演进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化趋势,最后指出:资源型城镇组群必须走职能扩张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能源的需求空前高涨,煤炭、石油、电力、水等几乎所有能源都全线告急,水则是维持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而目前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水荒威胁。据悉,中国的672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地方城市严重缺水,工业生产每年因缺水,损失242亿美  相似文献   

9.
衣吴翰 《上海房地》2013,(10):15-17
城市化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笔者从环境伦理角度,认为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一、城市化与中国的未来 (一)城市化带来的巨大内需 我国城镇化率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如果保持目前提高城镇化率的水平,每年将有一千万人口进入城市,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  相似文献   

10.
《物流科技》2011,34(3):2-3
在热火朝天的城镇化建设大潮中,正浮出一个新难题:城市物流"肠梗阻"。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2亿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6.6%。未来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在2015年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0%。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把"城市配送工程"列入"九大工程"。城镇建设潮中如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发展城市物流?是各地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所引发的工矿污染、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对城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对城镇化进程中区域环境安全维护的意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环境监管能力不足。从建立健全基本制度、合理制定规划与管理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和科技创新、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同的过程,为了实现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及作用机理,树立符合国情的城镇化发展理念,确立新的城市发展核算体系,建立紧凑型城镇与开敞型区域相结合的城镇空间形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3.
三个月来,在"新型城镇化"政策引导下,沿袭、演化了26年来的快速、野蛮的城镇化道路或许正在走向末路. 至2011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城镇全部常住人口6.9亿,而十年前的这一数字仅为36.2%.快速提高城镇化率主要依赖政府"用低成本的土地扩大城市面积,用高杠杆的土地经济来聚集资金".成绩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城里人数多于农村人数的格局,而负面影响是,土地资源快速消耗;农民整体利益没有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4.
《物流科技》2011,(3):F0002-F0002,I0001
在热火朝天的城镇化建设大潮中,正浮出一个新难题:城市物流“肠梗阻”。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2亿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6.6%。未来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在2015年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0%。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必已把“城市配送工程”列入“九大工程”。城镇建设潮中如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发展城市物流?是各地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缺水分析及综合整治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缺水分析及综合整治战略□武云甫马威檀星魏晓禾周群任晓燕城市缺水分析1.城市缺水概况中国人口居世界第1位,超过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预测大约在2000年将突破13亿;但人均年径流量居世界第88位,属严重缺水国,约400个城市缺水相当严重。沈阳...  相似文献   

16.
林默  李聪 《中国企业家》2013,(Z1):80-86
以土地改革破题的新型城镇化,尚未开局就走进了尴尬。尽管政策明确,但法律框架难撼三个月来,在"新型城镇化"政策引导下,沿袭、演化了26年来的快速、野蛮的城镇化道路或许正在走向末路。至2011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城镇全部常住人口6.9亿,而十年前的这一数字仅为36.2%。快速提高城镇化率主要依赖政府"用低成本的土地扩大城市面积,用高杠杆的土地经济来聚集资金"。成绩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城里人数多于农村人数的格局,而负面影响是,土地资源快速消耗;农民整体利益没有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镇化主要面对的问题是:第一,城镇化的质量不好:第二,城镇占用土地的速度远远快于吸纳人口的速度:第三,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在区域布局上严重不平衡;第四,城市发展方式非常粗放,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重面积扩张、资源投入,轻内部挖潜,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低下。二是重城市形象,轻人口转移。三是重新城建设,轻老城区和外来人口集聚区的改造。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城镇数量以及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长三角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整体空间布局密集.平均每万平方千米城镇多达一百多个。城镇分布密集有利于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备、公共设施状态普遍比较完善,自我发展与自我调节能力也很强.能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加速阶段,平均大约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200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3.9%,全国有小城镇近6万个,每个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为2000-3000人,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6.11M2,城镇道路总长达30.8万km,道路面积41.6亿m2,人均城镇道路面积达8.34 m2.  相似文献   

20.
蔡宇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8):272-273,27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并取得了一定实效。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是46.6%,到2030年将达到65%,城镇将新增3.5亿人口,而水这一最基本的资源如何获得与利用,对我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文章认为,城市废水开发和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