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辽宁经济统计》2008,(7):42-42
一、油电价格上调有利于疏导价格矛盾和保障市场供应 此次价格调整,汽油、柴油价格从6月20日起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全国销售电价自7月1日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此次油电价格调整是在原油和煤炭价格上涨,我国成品油、电力因价格矛盾出现供应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我国原油和煤炭价格由市场调节,成品油和电力价格则由政府调控。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研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会议强调,必须解决房地产价格上升幅度过大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引起商品房价格上涨?商品房价格近期走势如何?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食品价格飙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是民生之根本,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不仅影响到民众生活,还会影响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甚至可能引起社会不安、政治动荡等社会政治问题。中国在全球食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下也难脱离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2011年1月比2004年1月,食品价格上涨了73%,粮食价格上涨了87%,肉类价格上涨101%,蛋类价格上涨了95%。而期间的CP止涨了22%,食品价格指数的涨幅远远高于CPI的增长,食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拉动整体物价上涨,造成新一轮的通胀。那么是什么原因推动了食品价格的上涨,并且食品价格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DATA     
《中国总会计师》2013,(6):18-18
2.1%:5月CPI同比上涨幅度 数据统计,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6%,同比上涨21%。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2%,粮食价格上涨5.1%,鲜果价格上涨65%,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6%,猪肉价格下降49%,蛋价格上涨115%,水产品价格上涨22%.鲜菜价格下降19%。  相似文献   

5.
2011年底,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经出现走低趋势。综合考虑国内国际各方面情况,2012年我国价格上涨压力将大为减轻,一些类别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甚至会出现下降。一、2012年价格分析与预测(一)价格上涨压力总体上减轻  相似文献   

6.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14,(3):27-27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 2014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价格上涨3.7%。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0%。  相似文献   

7.
为平抑消费品市场物价,补偿居民货币贬值损失,摆脱价格改革困境,各级政府不断增加财政补贴,尤其是增加肉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补贴,导致了财政价格补贴支出超常增长,引起笔忧虑。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期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还不能断定已出现了经济过热,原材料价格上涨不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国家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激活房地产市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住房改革继续深入,住房分配货币化全面实施,提高公有住房销售和租赁价格、加强经济适用住房认购和销售管理、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土地交易采取拍卖土地出让价格、土地交易采取拍卖方式等政策和配套措施相继出台。受此影响,2001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稳步升温,房屋销售价格上涨2.2%,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7%,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8%。  相似文献   

10.
北京民用天然气经历了数次价格上涨之后,开始酝酿价格形成机制的变革。据报道,北京今后价格调整将按照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调整联动机制操作实施。当上游天然气价格上调或下调时,市价格主管部门将按照联动公式测算调价水平,报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①猪肉涨价引发食品价格上涨。2007年5月下旬,猪肉价格出现第一轮上涨后,6月底7月初又开始了第二轮价格上涨。根据经济学原理,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是由于供不应求,市场上猪肉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价格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供求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供求、食品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决策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问题。综观我国几次严重的通货膨胀,每次都与食品价格的上涨并存。2007年以来,食品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点击     
<正>国家发改委:严控价格上涨连锁反应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近日指出,促进市场价格稳定和秩序规范将成为2008年市场价格监管的重中之重。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价格监控预警,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趋势性的价格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与人民群  相似文献   

14.
许杨 《企业导报》2012,(16):7-8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通常被认为是通货膨胀的推动因素。但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我国1984~2007年的货币供给与农产品相对价格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相对价格上涨的原因都是由于货币供给的过度扩张。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有一定的超调,但并没有引起工业品价格上涨有超调的成份。在预测未来通胀膨胀的走势时,更应当关注货币总量的变动而不应过分关注农产品价格的涨跌。  相似文献   

15.
数据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4.6%;食品价格上涨10S%,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5.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5%。  相似文献   

16.
<正>农产品价格两月来首次下跌今年以来,以食品为主导,我国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创近10年来最高涨幅。在粮食涨价同时,带动了下游食品加工业的成本上升,开始推涨价格。进入7月之后,从方便面到中式快餐等企业纷纷宣布涨价,同时也给市场哄抬价格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下,家电业价格上涨似已难以避免。一路狂泻的家电价格在2008年伊始却失去了继续下调的动力。日前,西门子家电对外宣布,其旗下包括冰冼、厨电等全品类产品价格全面上调,拉开了白色家电价格集体调整的序幕。而部分卖场更已经断言,家电产品价格将在春节之后迎来一轮普涨风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31个省级单位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城镇化进程体现出正向促进作用,但是根据地区层级上的分析,在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价格增长对城镇化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可见,现阶段房地产价格显然在阻碍城乡间劳动力要素流动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不断增长的房价增加了城镇化成本,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阻碍作用。因此,为了保障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必须通过土地、财政、金融等制度变革与其他市场化手段相结合,遏制房地产价格继续过快上涨,从而实现房地产市场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由低转高、变负为正,出现了持续上升的运行态势,结束了自1998年以来长达五年持续低迷的走势。进入2004年,价格继续走高。价格问题目前已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就这一问题,本根据统计资料,对全省2003年价格总水平走势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目前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对2004年价格总水平的走势做以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来,受投资需求大幅增加的影响,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特别是成品油、钢材、煤炭、有色金属等产品价格的强劲拉动,全省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年末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7.1%,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12.1%。工业品价格上涨压力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