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国跨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都想跻身其中分一杯羹。然而近几年跨国公司的危机事件屡屡发生,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跨国公司的危机管理系统不适合中国国情。跨国公司应根据危机发展的时间序列,即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危机管理系统。即危机管理的预警、应对及恢复三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既给世界经济以重大推动,又使世界身陷重重危机。在全球化经营中,跨国公司的危机大都隐含共同的深层诱因——跨文化冲突,跨文化冲突成为跨国公司危机频发的温床,并主要表现在制度、行为、心理三个层面。危机管理的精髓是以少量资源规避危机而非以大量资源治疗危机,这也应是跨国公司危机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使得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化风险在各国之间加剧传导扩散。面临宏观环境风险、行业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的困扰,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并未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受到关注。文章通过以管理者国际化风险感知、企业资源优势和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构建的齿轮互动模型详细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跨国公司国际化风险及其传导扩散。最后以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加拿大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数据,探究了加拿大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变动轨迹,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其变动机理。  相似文献   

4.
何军红  吕建 《江苏商论》2006,(9):114-115
2005年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危机频发之年,先后有亨氏、宝洁、卡夫、联合利华、肯德基、强生、高露洁、哈根达斯等著名企业卷入危机中。跨国公司的傲慢与在危机处理中的僵化与迟钝,还有中国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觉醒,是危机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陈燕妮 《中国广告》2005,(3):173-174
序在经历了一次网络危机公关后,某跨国公司公关部总监终于舒了口气说:"爱上网络公关。" 国内某两个通讯运营商在互联网上互相打压竞争者气焰后,让网友一夜惊觉:网络公关确实让人"又爱又恨"。何为网络公关网络公关(PR on line)也叫"线上公关"或者"e公关",它与传统媒体公关最大的区别是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广等特点,用高科技手段塑造企业公关形象。网络公关在国外并非新事物,许多企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品牌危机:原因探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爆发的大型跨国公司品牌危机,揭示了其在市场认知程度、质量管理体系、危机公关等方面的不足。对此,文章提出跨国公司品牌危机对跨国公司经营以及我国政府管理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马彦 《商场现代化》2007,(35):81-82
自2005年3月以来,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在我国被暴光者层出不穷,在华跨国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质量危机和信誉危机。时遇中国政府全面推行和谐社会建设,在华跨国公司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具体提出并分析了主要的八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投资生产和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和扩大,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逐利本性的必然结果,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较大规模的外商在一夜之间撤离中国的事件在危机后也不断发生。本文就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资撤资动因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广告作为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手段,传播商品信息;同时又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行为,传播和塑造文化。广告需要传受双方共同的文化基础支持,但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影响着传受双方对广告的理解。广告传播既能促进跨国公司的全球性营销、竞争和发展;又因文化冲突而引发危机。正视和顺应全球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和趋势,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差异,寻找不同文化间的"交汇点",避免与他国的文化冲突,是跨国公司对这类危机的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05年跨国公司因公关危机在华至少损失50亿元,而且企业形象严重受损。中国消费者心态与习惯日趋成熟,对跨国公司危机管理以及市场策略提出更多考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界的商业运作,企业的国界似乎日益模糊。跨国公司演化为"无国界企业"的趋势已经清晰可见。但凯雷收购徐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蒙牛所谓的"民族品牌危机",达能和娃哈哈的争端——这些商业案例表明,在中国,全球化和民族性的交汇引发的激烈碰撞表明了中国企业国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应对危机方面,跨国公司整体要优于国内的企业。国内企业在危机管理的及时性、应对方法的合适性、估计后果的严重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本文从近期农夫山泉和台湾统一集团就"砒霜门"的处理比对入手,找出差距所在并对此进行进一步思考,试图为本土企业在今后的危机公关管理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OIL范式的分析,金融危机后湖北吸引FDI规模下降,是短期性的,长期来看不会对湖北吸引FDI的趋势造成太大的影响。政府要充分利用这次危机,提高湖北对FDI的吸引力。针对跨国公司目前资金链的严重不足,我省可以出台一些解决跨国公司短期融资的政策措施,让其资金尽快重新运转起来。应对失业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社会保障体制,刺激消费,尤其是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4.
郭俊 《连锁与特许》2007,(10):78-79
我国首例手机电池爆炸致死事件,再次把跨国品牌推到风口浪尖。2007年,关于跨国公司的危机事件频频发生。诺基亚某款手机因键盘脱落在3.15晚会被CCTV曝光;法国依云矿泉水被检验出细菌超标;诺顿误杀中文winXP系统致使100万台电脑瘫痪……自2006年9月, SK-Ⅱ重金属事件爆光以来,跨国公司的危机事件似乎进入了一个高发期。今年,更是有诺基亚、摩托罗拉、依云、诺顿等众多各行业领军品牌卷入其中。  相似文献   

15.
高校危机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危机舆论和信息传播也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在高校中主要体现在网络和手机的使用上,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使得高校中突发事件的传播和扩散更为广泛和迅速,甚至成为引发和推动高校危机发展的关键力量,给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带来了一定新的问题。高校危机管理是在学校范围内,为了顺利开展学校的危机管理,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而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持续性的、不断完善的管理过程,一个完善的高校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危机发生前的"危机预警系统"和危机发生时的"危机应对系统"以及危机发生后"危机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然而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河南双汇的"瘦肉精"、立顿奶茶中的"灭多威"、还有最近的"毒饮料"事件,食品企业的危机越来越引起社会媒体和政府的关注,现今如何让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已成为当下最为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爆发,如果处理不当,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甚至引起社会恐慌,造成社会危机。文章结合国内外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以食品企业危机管理为落脚点,指出目前我国食品企业在危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为之建言献策,以期对食品企业在危机事件处理提供理论支持,使企业快速平稳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玉晶 《北方经贸》2005,(11):18-19
本土化公关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政府公关、体育公关、文化公关、危机公关、灰色公关等形式。良好的政府公关、体育公关、文化公关可以树立企业形象,增强公众亲和力,扩宽信息渠道,获得媒体的柔性宣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同时,危机公关方面表现的欠佳和灰色公关的不正确使用,使得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公关仍有亟待改进之处。研究借鉴跨国公司本土化公关,有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市场增长的此消彼长下,跨国公司把更多希望放到了东方在重新担任戴尔公司CEO一年后,3月20日,迈克尔·戴尔再次出现在北京。除了参加戴尔中国十周年庆典活动之外,戴尔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出席"戴尔电脑进驻中关村恒昌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反思了跨国公司在危机事件中的主要失策行为,分析了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如何进行有效地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20.
企业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主要模式是本土化,吸引了大批人才的加盟。人才流失所引起的危机,已经成为中国许多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企业应正确认识人才流失危机所产生的危害,建立合理的危机管理体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机进行预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