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成为失地农民。文章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1538个失地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揭示了当前我国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土地制度,土地管理,征地补偿三个层面反思了我国土地制度与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管理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用地弹性系数高是城市土地国有制下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和城市土地征用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应立足于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协同发展,进一步规范法制化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建立只用于公共目的的城市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土地市场开发和土地征用日渐频繁。实践中,我国对征用土地的大部分使用都是为了商业目的,而且在征用过程中存在许多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土地保护的关系,加强对征用土地的监督管理尤为必要。文章通过对土地征用中一些主要问题的归纳和分析,期望完善立法以进一步维护农民的利益,真正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相似文献   

4.
杨爱文 《生产力研究》2006,(12):170-171,186
文章从美英日三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出发,分析了土地征用制度所包括的三个构成要件:政府、公共利益和征地补偿。在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中的这三个构成要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公共利益过于宽泛、征地的主体不明和补偿过低与不到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地征用中利益差序格局的制度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春禧 《财经科学》2005,(1):170-174
土地征用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所带来的社会的不公正使对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土地征用法律制度中利益差序格局的分析,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对社会义务的过度负担和缺乏对国家土地征用权的有效制约是导致我国现行土地征用法律制度中利益差序格局的法律成因,进而提出改革土地征收征用法律制度、调整利益差序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征地制度中"公共利益"界定与征地范围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土地征用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来自《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我国宪法,虽然赋予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利,却没有为这种权利的行使划定明确的范围、界限、方式和程序;现行法律中关于土地征用权的规定互相矛盾,从而导致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同时还存在对农民的补偿和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土地的泛滥化征用,以及针对农民的补偿偏低等,侵害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补偿知情权等权益.这主要因为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明确、农民缺乏相应的维权意识和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应该明确公共利益的界定,以及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以及组织化.  相似文献   

8.
在席卷全球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是我国各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土地征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与不足,直接导致了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及土地征用权被滥用,影响了农民对土地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的有效运用.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也必须对此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新物权法关于土地征用征收问题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现阶段土地征用征收制度的设计缺陷,提出改善我国土地征用征收制度进而促进大都市郊区城市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土地征用补偿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征用补偿的原则。通过国际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现状的分析,看到我国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之处。最后,根据国际整体发展趋势,通过对补偿主体和补偿量两个方面的界定,得出我国土地补偿价值的确定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与流转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新土地征用与流转制度理论模型,并给出理论与政策依据和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充分的经济学论证。对土地征用与流转制度的创新研究,是由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问题分析导出的,论文的最后部分为实现土地征用与流转制度创新的政策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盛育运  冯友健 《经济论坛》2006,(9):41-42,52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指导和法律规范还十分缺乏,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政策制定等方面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过程,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另外,人们对这种新制度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和细化的过程。而土地征用制度建立时间相对较长,已有比较成熟的运作机制,就其内容和特点而言,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土地收购制度属于同一范畴,故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上,与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脱胎于旧体制下的土地征用制度必然会与创新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协调好两种制度的关系,突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作为一项创新制度的新意所在,便于人们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避免在土地收购储备实践中与土地征用相混淆,还可以为相关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谢清树 《开放时代》2005,(5):117-134
中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它带来了地方政府乱征滥用土地、农民利益受损等严重问题,因而亟需进行系统性的改革.本文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土地制度以及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讨论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土地征用制度,对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系统性改革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途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数量仍逐年减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方官员之间的政绩竞争而导致的土地违法行为。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博弈模型,比较地方官员在农地征用中的收益和风险,由此得出结论,当中央监管存在信息不对称及代理问题时,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当前的土地管制弱化和农地的过度征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理论考察及改革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全景  王万茂 《经济地理》2003,23(6):804-807,812
征地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土地制度,征地过程是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所有权转变过程,强制性和补偿性是其两个基本特征。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演变轨迹,分析了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绩效和不足,提出了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在评价两种改革观点的基础上,对征地补偿的改革进行了理论设计。  相似文献   

16.
王海虎 《经济师》2008,(1):56-57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从建国后沿用至今,尽管其间在某些方面作了一些调整,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土地征用制度本身。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己经很不适应。具体表现为各种与征地问题相关的矛盾层出不穷,这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的不断加强,要求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文章在对我国政府征地行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从严格界定征地目的、规范征地程序以及对征地行为的监督等方面,来思考对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这一视角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土地征用制度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但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背离,因此我们应进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创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当前土地征用制度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单回顾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最后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探讨.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现代产权及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土地征用     
土地征用制度是世界名国为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土地实行社会注意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作为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土地所有权也相应存在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种类型。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土地征用是保证国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所需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社会公共事业,都设置了土地征用法律制度,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地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这是我国实行土地征用地宪法依据。土地征用具有下列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一、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开发整理工作后,变成可建设的“熟地”,根据城市土地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它类似于欧美的“土地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