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特色农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是农村,农村的重点是农民增收。在科技、资源等条件相对稳定时期,农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必要和必然采取的手段,调整的目的是既要使农产品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又能使农业显著增效。欲达此目的,应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新阶段的增长点,把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定位,以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农业农村。本文在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农村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全面小康决胜阶段农业农村领域的重点工作安排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农业科研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世纪 ,我党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会议明确提出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对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作了重要论述 ,并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做了重大部署 ,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农业科研单位重要任务 ,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发展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指导方针、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进一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时俱进地构建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垦专业会议 ,提出要全面建设农垦小康。建设现代农业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垦在开发之初 ,党中央就赋予了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以先进生产力示范农村的历史任务。从总体上看 ,农垦农业的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 ,目前已经走在全国农村的前列。在新时期新阶段 ,农垦系统、特别是目前基础较好的垦区 ,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为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树立典型 ,这不仅是农垦自身发展的需要 ,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要求。黑龙江垦区和上海垦区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做出了显著成绩 ,本期刊出这两个垦区的经验 ,作为开辟“建设现代农业”专栏的首篇文章。欢迎各垦区、农场踊跃来稿 ,共同把这个专栏办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特色产业化农业的做法和经验 ,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经验。一、找准特色调结构 ,建立园区强产业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 ,因“三国”时期曹操建魏都于此而闻名遐迩。这里自然条件优越 ,名优农产品独具特色 ,是河南省粮、棉、菜、烟、花卉苗木和畜牧业的主产区。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由于农业的连年丰收 ,许昌这个传统的农业市也同全国一样 ,出现了农业增产不增收 ,粮食、棉花卖不掉的…  相似文献   

7.
农业标准化是农村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对于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创项目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新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迫切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张宁 《农村经济》2002,(12):2-3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今后2 0年的发展 ,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并且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强调了具体要求。要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首先必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因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农业大省四川尤其如此。十六大报告强调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根据初步的学习体会 ,贯彻十六大的这一精神 ,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 …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为我们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力的增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各级农业部门肩负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这一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一定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战略机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创新,使农业发展有新思路,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对外开放有新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核心是经济,难点在农村,重点是农民.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葫芦岛市政府决定,从2004年开始到2010年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2.
提升产业化,优化农业,是夯实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础;推进工业化,转移农民,是拓宽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途径;要加快城镇化,改造农村,提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发展状态和发展理念。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政府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加以重视。中共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世纪发展战略时更加强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更是一个农民大国 ,全国13亿人口 6 2 %以上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 ,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 ;决定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进程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正是小康社会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的核…  相似文献   

14.
赵阳 《农业经济》2008,(3):47-4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其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问题.当前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是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必须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只有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才能实现小康目标。而农业是兵团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兵团的农业经济发展与全国一样经受着市场的“大浪淘沙”,如何立足资源优势赢得市场优势,如何发挥管理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如何利用比较优势转成区域优势,这是兵团农业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供销社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供销社作为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肩负着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供销社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 一、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奔小康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为我们勾画出了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认为,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更是与农业,农村、农民紧密联系的一个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