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接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2006-2007年,我们对杭州市农民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科技需求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农民科技素质、农技推广渠道、农业政策和农技成本支出、农业科技信息、科技致富与农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的看法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阶段杭州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需求以及其所期待的社会化农技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2.
石嘴山市惠农区农业科技培训考核奖励办法,把农民培训的“软任务”,量化为“硬指标”,对畜牧中心、农技中心、能源站等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公平、公正考核,既调动和激励起农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培训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由于农民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和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对利技培训接受形式与能力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基层农技推广如何走出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蹲点调查,总结出基层农技推广处境维艰的两种情况:一是“机构撤并,人散网破;二是经费严重短缺,不少机构实际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要走出困境,思路之一是彻底改变农技推广的现有体制和运行机制;思路之二是大力扶持农民自办科技服务组织,双向强化基层农技推广。  相似文献   

4.
农民培训模式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社会,竞争是焦点,教育是基础,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是关键,因而农民培训也就成为是农技推广服务的永恒主题。加强农民培训也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全面提升农业经济,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如何不断改善培训方式,提高农民主动、自愿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自觉性,已成为摆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长期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江苏省通州市逐步摸索出一条“三结合,四到位,四明白”的培训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结合”是农民培训有效方式思想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当今农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主要针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培训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组织实施。根据培训精神和实施要求.广东省从化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在2007、2008年培训工作中.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六步走,培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按照《湖北省茶叶全产业链式阳光工程培训试点方案》,湖北省宜都市农广校围绕宜都市茶叶产业,从产前、产中、产后通过产业链式培训,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方向,造就了一批知政策、守法律、有诚信、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进得来、留得住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产业发展,为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湖北省茶叶全产业链式阳光工程培训试点方案》,湖北省宜都市农广校围绕宜都市茶叶产业,从产前、产中、产后通过产业链式培训,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方向,造就了一批知政策、守法律、有诚信、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进得来、留得住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产业发展,为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明确目标规划得力宜都市政府历来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在农业部门领导下,宜都市农广校在茶叶全产业链式培训试点中,  相似文献   

8.
“科技兴农”,涵盖农民、农业、农村“三农”全部范围,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要求的始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竭动力。以科技培训为先导,全方位塑造新型农民加大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加大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确保农村教育的稳定,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位农民都能受到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根本措施。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培训组织。要加快建立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健全的培训制度,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宣传党…  相似文献   

9.
企业化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更不是农技推广部门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  当前,如何消除农技推广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瓶颈”作用?农技推广部门今后应采取何种发展模式?这些问题的解决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此,有人提出了“以现代企业理念重构农技推广模式”,“现阶段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应沿着企业化方向发展”的思路。笔者认为这一模式的适用性值得商榷。就农技推广部门适不适合搞企业化,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农技推广体系主体的性质  农技推广体系的主体——农技…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松江区“专业农民”培训有粮食、蔬菜、农机、花卉林果、经营管理五个专业,共举办集中培训189期,培训“专业农民”1617人,集中培训12531人次,科技人户巡回指导达9235人次,完成计划114.22%,辐射带动周边农民16170人。经过培训,一是提高了“专业农民”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成为松江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农业建设”,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这既给各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指明了工作方向,也提出了探索农民教育工作的新课题。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农广校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九五”以来,贵州省普定县委、县政府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从狠抓“两杂”良种推广普及及其配套生产技术入手,采取普及培训与“绿色证书”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以集中授课、现场讲解、音像教学、电视教学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多学科地开展农技培训,到2002年底,全县共培训农民20余万人次,受训农民都掌握了1~3门致富技术。目前他们中不少人已成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科技“二传手”和“领路人”,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领导,组建专门机构,规范培训工作“八五”期末,县委、县政府把提高劳动者…  相似文献   

13.
周芙蓉 《农家之友》2006,(7S):63-63
基层农技干部反映,当前农技推广有“五难”: 一是农业适用新技术推广难。农村男劳力外出务工、经商的人逐年增多,加之农业税取消,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留在家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老弱妇孺,这个群体文化素质较低,科技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新余市基层农技服务部门以技术服务为手段,以社会效益为最大目标,克服困难,负重前进,为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基层农技服务体系自身也得到强化和发展。一、已经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的基层农技队伍、全市乡(镇)农技站基本备齐农技“三员”,行政村一般都有专职或兼职农技员.村民小组有农技骨干。通过举办各类农技培训D,这支队伍的科技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此外,还有大批村、组农技骨干.由此形成了点多、面广、结构趋于合理的农技服务网络。二、积极开展农技服务,为实现农业“三高”提供切…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河北省武强县在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过程中,公开农技人员分管项目和家庭电话号码,以便帮助农民迅速、及时地解决技术难题。凡在育种、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农业新技术推广、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存在疑问,都可以拨打热线电话,有关部门及时给予解决。或是农技人员下乡“问诊”,当面解决。“农技110”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一开通就大受农民欢迎,为新形势下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树立了榜样。武强有个“农技110”@童话$福建省永定县信用社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临沭县自启动农业科技入刻“村村通”活动以来,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在该县掀起了热潮。该县、乡镇各级领导精心组织农技人员分成12个科技入户下乡小组,分赴各乡镇会场开展当前小麦管理、花生种植及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培训,活动声势大,培训效果好。2010年以来,该县通过进村培训、送科技下乡、开展现场指导等方式,共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  相似文献   

17.
<正>当涂县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振兴升级需要,牢固树立农业基础意识,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县农技部门积极推广“水稻+龙虾种养模式”。以前农民单纯种植水稻比较效益不高,部分农民种植粮食生产积极性下降,为了笃定“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念,县农技部门积极探索推广“水稻+龙虾种养模式”,发展水稻+龙虾种养既是促进乡村振兴、富裕农民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还能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8.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应当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当地的普及推广。如果不充分考虑当地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安排培训的内容农民不想学。农民想学的内容没安排,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农民科学种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致富,实现和盛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经过充分的准备和策划,和盛“万名农民技术培训”正式启动。2010年和盛农资公司将根据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开展农技专题培训,分别对如东县、海门市、海安县等县市的农民朋友举办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近几年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