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灵春 《现代商业》2007,(20):245-246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权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起源于独立战争时期的自然法意识和分权思想,既基于宪法和"三权分立"原则又受限于二者,在捍卫宪法精神和维护美国宪政体制方面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志着我国人权建设新时代的到来,是我国践行"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3.
陈占梅 《中国市场》2012,(1):147-149,158
弱势群体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这些人合法权利的保障,而权利的保护必须要靠宪法和法律来保障实施和进行救济。虽然我国宪法通过"特定群体的权利"来体现对一些特定的弱势群体保护的原则、精神和规范,但这些规定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应该尽快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一、物业行业税收的法理分析 (一)税收法定 税收法定主义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适用的税收基本原则,所有税收活动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是物业服务行业税收法定原则的宪法根据.  相似文献   

5.
基本人权原则是世界各国宪法所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宪法通过规定基本权利来确认基本人权原则。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在权利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构成普通法律权利的基础。我国历部宪法对基本权利的规定各有其特点以及具体内容方面的缺陷,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我国宪法对基本人权原则具体内容的确认过程,对今后进一步完善基本人权立法、落实基本人权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曾冠雄  徐斌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1):247-248
宪法是一个高层次的制度,它在宏观上建立起一组"元规则",这些规则成为形成和调整更具体的外在制度的一般原则。分析各类宪法的经济后果是经济宪法学这一新学科的主题。经济宪法学分析聚焦于各种引导个人选择的规则并诉诸于各种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言论自由理念的前世今生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人类的早期没有言论自由理念,到了近代的世界才有言论自由的结论,而新中国的言论自由更是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宪法关于言论自由的"宣示"下,是建设一个开放的、民主的、信息交流充分的社会,还是建设一个封闭的、信息封锁的社会,是落实和保障宪法权利,发挥价值引导作用、确立符合宪法精神的立法原则对言论自由中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冲突价值进行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刑法对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差异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宪法历经四次修改,非公有经济的宪法地位逐渐被提升,我国刑法也规定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作为其三大基本原则之一.刑法作为保障法在对公有与非公有经济的保护上异于作为私法的民法和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平等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德国宪法权利规范内的主观权利是指德国宪法关系内的个体针对国家而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有利宪法地位.此种权利,在形式上可分为宪法规则规定的确定主观权利、宪法原则规定的初显主观权利;在内容上可以分为针对国家为某事的权利、宪法自由和宪法内的个体权力.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于"同命不同价"的讨论由来已久,目前仍未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文章从争论的起源、"同命不同价"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和精神、解决途径等几个方面论证了建立统一的无城乡差别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1.
郑洁 《品牌》2014,(11):298-298
探究宪法与经济法两者之前的关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性"是宪法与经济法的共有特征,是联系两者的桥梁,所以从"经济性"着眼,可以更为透彻得提示宪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相互影响却内在关联。基于此,本文对宪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经济性"进行解析,以期为我国宪法与经济法之间的互动提供助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孙义 《品牌》2015,(1):55-56
探究宪法与经济法两者之前的关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性"是宪法与经济法的共有特征,是联系两者的桥梁,所以从"经济性"着眼,可以更为透彻得提示宪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相互影响却内在关联。基于此,本文对宪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经济性"进行解析,以期为我国宪法与经济法之间的互动提供助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国际     
《中国广告》2003,(5):131-131
全面禁止烟草广告 3月初,17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拟就了《控制烟草框架公约》。公约呼吁,每个国家"应根据宪法或宪法原则,全面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无法立刻予以禁止的国家,必须加以限制。条文还规定,禁止或限制烟草的跨国广告和赞助国际盛会。据报道,各国对此公约反应不一。美国代表认为,禁令违背了言论自由。他们深表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宪法文本上的“财政”概念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立宪是现代国家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财政立宪离不开宪法文本,宪法文本立足于宪法规范。宪法概念就是宪法规范。"财政"概念群作为宪法文本中的规范群之一,不仅具有规范性的特征,而且具有整合性的优势。它包括规范整合、价值整合、秩序整合与社会整合等四个方面,其中社会整合是基础和核心。中国宪法文本上的"财政"概念群对现实社会的整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实社会的解读,二是对现实社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人格尊严是宪法的价值核心,其集中反映了宪法所维护的人权价值,是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权利体系,它是宪法上其他基本权利的基础,是宪法秩序的最高价值和根本原则,作为宪法核心权利的人格尊严,其是不可剥夺、不可限制的。但当前我国关于人格尊严的法律保护规定尚不明朗,现行宪法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格尊严的价值属性和权利地位。在此,本文着重对人格尊严的性质定位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6.
娄海燕 《商场现代化》2010,(10):106-106
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行政法与宪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运用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甚为突出。一方面,宪法是行政法的基础,行政法是宪法的具体化,行政法的发展离不开离不开宪法原则、宪法理念的指引,宪法的实施、宪政的生长也同样离不开行政法的发展;另一方面,行政法的发展能够对宪法起到补充、发展、完善乃至修正的作用,从而推动宪法、宪政日臻完善。因而,深入探究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站在建设法治国家的高度,努力推动行政法与宪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宪法是确定各经济主体宪法地位和调整各经济主体权力义务分配及国家经济权力分配的有关经济的根本大法;其运行的原则和机理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焦点。其意义不仅在于明确各主体间权力义务分配同时关系到和谐宪政的构建,本文试从宪法角度探讨之。  相似文献   

18.
娄海燕 《商业科技》2010,(10):106-106
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行政法与宪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运用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甚为突出。一方面,宪法是行政法的基础,行政法是宪法的具体化,行政法的发展离不开离不开宪法原则、宪法理念的指引,完法的实施、完政的生长也同样离不开行政法的发展;另一方面,行政法的发展能够时宪法起到补充、发展、完善乃至修正的作用,从而推动宪法、宪政日臻完善。因而,深入探究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站在建设法治国家的高度,努力推动行政法与宪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陶然 《商》2012,(12):102-102
宪法作为国家法律之一自然也同样具有法的适用性特点,但是另一方面,宪法抽象的法律规定及高度概括的法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宪法的司法适用。而中国现实中下位法的缺位让宪法司法化成了热点问题。本文将从中国实际法制环境以及可能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宪法司法适用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权利、人权的话题从古希腊到今天一直是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古典自然法哲学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权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近代意义上的人权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人权原则作为宪法基本原则的原因,最后,结合我国人权原则在宪法文本中缺失的基本现实提出了完善我国人权制度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