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析WTO争端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自建立以来,其争端解决机制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运转提供了重要保障,对国际贸易争端的顺利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在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有着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同时不可避免地继承和包含GATT争端解决机制"先天性"的不足,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从具体的规则程序到实际运行的效果和作用都还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4.
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是WTO机制相对于GATT机制最大的进步.时至今日,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已超过15年,共接受411件贸易争端案件,参与该机制的成员国每年也在增加,然而对其运行效率的研究相对不足.通过对案件数量、发展中国家的参与程度、争端的政策效果、争端解决的时长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WTO争端解决机制基本上实现了其设立目的,但其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证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树理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1,(6):25-27
证据问题是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核心问题之一。考察GATT/WTO有关争端解决的实际案例,本文认为当争端当事国一方举出证据时,另一方应当有权进行质证;当证据为争端当事国一方所持有的保密资料时,应建立一套特殊的证据保密使用机制;当证据是从第三方获取的,双方当事国均应能对其提出质证。 相似文献
6.
7.
加入WTO后,我国将面对国际多边贸易争端,熟悉和掌握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文件,了解WTO 争端解决不同于其它国际争端解决的特性,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规则和实体规则以维护国家利 益,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9.
认真对待WTO争端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如何认识我国入世以来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的政策与实践,并对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表现及其成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0年WTO争端解决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荣珍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1,(2):22-26
<正> 自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截至2000年10月13日,WTO争端解决机构(Dispute Settlement Body,以下简称DSB)已处理争端解决案件210例。以下是自2000年1月1日以来结案的13个案件的简况: 1.欧盟诉智利酒精饮料税法。(WT/DS87/1) 1997年6月4日,欧盟向DSB提出申诉:根据智利的《酒类特别销售税法》,对进口酒类征收较其国内特产酒(PISCO)更高的销售税,这种对进口产品实行差别待遇的做法违反了GATT1994第3条第2款(国内税与国内规章的国民待遇)的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所面临的问题与战略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亳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18(2):12-18,64
目前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地位的提高和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正面临着如何增强处置贸易争端的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的挑战。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及WTO的成员,熟练掌握WTO规则,积极有效地参与争端解决活动,运用WTO允许的法律手段解决争端,对于中国来说是十分迫切而重要的问题。本文考察并分析了中国入世以来作为申诉方、第三方和被诉方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的现状,探讨了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制约因素,对未来中国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WTO争端解决:2011年回顾与2012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柏华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2,(2):5-13,81
本文总结了2011年内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实践的总体情况,并对2011年内中国作为申诉方、被申诉方参与的磋商案子、专家组阶段案子、上诉机构案子做了概述。文章还就2012年中国可能面临WTO争端解决的3起案子做了预测,这3起案子涉及稀土、出口信贷和汽车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滨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17(6):44-49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实践中贸易规则的目的解释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争端解决机构否认在目的解释与其他条约解释方法之间存在位阶关系,主张各种条约解释方法之间应保持统一和整体性;二是通过目的解释明确了世贸组织法律规则与一般国际法之间的部分与整体关系,强调世贸组织规则与其他国际法部门规则间的相互协调;三是通过目的解释方法的运用,完善和发展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的程序性规则,强化了争端解决机制的功能。目的解释的正当性决定于它能否被争端当事方及世贸组织成员普遍认同与接受。 相似文献
14.
鉴于中国与贸易伙伴贸易摩擦的增多,深入研究WTO争端解决机制及案例对加入世贸不久的中国来说,如何更好地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交叉报复和对报复要求仲裁的理解是对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由于管辖范围存在重叠而又缺少协调规则,WTO与区域贸易协定间普遍存在着发生管辖权冲突的可能。实践中案例已有多起,本文仅以NAFTA为例分析了管辖权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考察了WTO在实践中的做法及传统解决冲突原则能发挥作用的空间,得出冲突无法避免又实难解决的结论,并认为在此情况下减轻冲突不良后果的途径或许是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指出NAFTA在实践中的做法将为其他区域贸易协定处理与WTO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入世十年主动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实践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龚柏华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18(5):9-18
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十年内,中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WTO争端解决机制。本文首先对中国入世十年以来参与WTO争端解决的实践进行了总体评价,然后就中国入世十年来作为申诉方主动参与WTO争端解决案例做了述评。本文认为,入世十年来,中国在WTO争端解决诉讼上,基本维持着攻少守多但又不失均衡的状态。中国发起争端解决的案子主要集中在贸易救济领域,起诉案子的质量有待提高,需要各方更深入地发掘欧盟等国违反WTO规则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介入制度是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一项具有特色且非常重要的制度。本文介绍了第三方介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并在分析第三方在争端解决中的权限以及第三方介入制度运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作为第三方介入WTO争端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选择的经验研究,主要关注单边行动和WTO争端解决机制。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双边磋商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问题,检验结果表明:政治、经济因素对于双边和多边机制的选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政治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进而在结论中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WTO争端解决机制自生效以来,以其高效的纠纷解决和具有约束力的裁决一直被认为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争端解决中设立上诉机制,开创了国际争端解决两审终审的先例,这使得WTO体制下的争端解决与其他国际体制下的争端解决相比,更加凸显其公正性与有效性。然而,由于个别成员的阻挠,上诉机构于2019年12月10日因到期离任的成员不能够及时得到增补而陷于"停摆",无法继续受理上诉案件。上诉机构停止运作会给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走向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不会停止工作,多边贸易体制也不会因此陷入崩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