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ECFA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英文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Agreement,简称ECFA),台湾称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是规范两岸之间经济合作活动的基本协议.2008年两岸关系实现历史转折后,台湾方面首先提出希望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月关于ECFA的两会首次专家工作商谈在北京举行.2010年2-6月两会举行专家工作商谈,渐次敲定协议文本构成、早期收获计划等重要内容.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先生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先生在重庆正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2.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动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月,国民党和台湾多个工商团体呼吁与大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后经两岸多次协商,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从ECFA对两岸经济可能的影响出发,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动因尝试做出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原产地证书》产生的背景、时间及作用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是海峡两岸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结合两岸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平等互惠原则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该协议于2010年9月12日生效。  相似文献   

4.
财经大事记     
《中国海关》2010,(8):4-4
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哳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承庆正式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以及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ECFA的箍鞯将为双方贸易舟由化提供制度性保障,对双方来说都具有霞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协议)是海峡两岸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结合两岸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平等互惠原则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该协议于2010年9月12日生效。按照ECFA协议,2011年1月1日起两岸全面实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大陆出口到台湾的267项货物,  相似文献   

6.
商务部:认真落实三方面工作使ECFA早日惠及两岸民众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9月1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认真做好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生效以后的落实工作。使ECFA早日惠及两岸民众和业界,促进双方经济合作的发展。姚坚表示,ECFA正式生效后,商务部下一步将主要推动落实三个方面的工作:推动早期收获按计划实施,配合海协会推动在“两会”(海协会和海基会)框架下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早日启动后续四个单项协议的商签工作。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12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生效.从ECFA涉及的各项条文及其产生背景来看,两岸推进经济合作的诚意有目共睹.现如今,站在ECFA正式生效的新起点,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愿景更有望在今后数年逐步实现.但ECFA的最终成效,还应视其后续执行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8.
《商业研究》2011,(10):160
<正>商务部蒋耀平副部长在出席第六届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时指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以来,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两岸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早期收获的成效初显,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开始有效运作,ECFA后续四个单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和深入,两岸经济的融合不断地加深,两岸问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和实施,为两岸自由贸易园区的深入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双边经济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提高两岸贸易自由化,促进两岸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更是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点。本文通过比较两岸服务业开放承诺及ECFA签署后两岸服务业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发现,一方面,ECFA的签署切实提高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和投资往来;另一方面,两岸服务业开放水平及合作依然停留在相对低的水平,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上。在此情况下,本文建议,大陆服务业企业应抓住机遇,有选择性地赴台投资,积极加强两岸服务业人才交流,应对竞争,提高企业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GTAP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了两岸签署ECFA的背景框架,并基于GTAP模型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层面模拟预测了ECFA的建立对于两岸经济贸易等方面所可能造成的影响。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ECFA的签订推动了两岸贸易的成长,提高了两岸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与福利水平。从产业层面看,ECFA的签订一方面对台湾的农产品出口与生产较为有利,另一方面有助于大陆更好地发挥在石油及煤炭制品、化学橡胶制品等工业品的生产与出口方面的潜力。此外,ECFA的签订通过构建自由贸易区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还将有效地调整与优化大陆的产业结构。大陆的工业品生产会得到拉动,而农产品生产则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美国推行TPP对两岸ECFA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在国际经济政治变化格局中把握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系统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调整趋势和推行《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计划》(TPP)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影响,深入研究ECFA可能面临的挑战,从大力发展ECFA、应对台商转移投资和探索两岸经济与TPP相连接的法律途径的角度提出中国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ECFA签订以前,两岸金融业相互开放程度有限,两岸间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主要停留在跨境提供与境外消费阶段。伴随MOU的签订、尤其是ECFA的签署及实施,两岸的金融整合已从低层次的民间合作走向制度化整合的新阶段。后ECFA时期,两岸金融整合的路径选择和战略构想应当是:短期应加快建立两岸金融服务的自由贸易区,中期构建海峡两岸乃至两岸四地共同市场,最终目标是建立"华元区"。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局部均衡COMPAS模型,从产业层面上分析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影响两岸特定行业的产出、就业、贸易等经济活动的内在机理。基于近年来两岸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的相关数据,就ECFA对两岸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影响大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两岸农产品在产品品质与上市时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建立ECFA对大陆和台湾农产品生产的冲击都非常有限;ECFA的建立将极大地推动两岸农产品贸易,台湾农产品对大陆出口大约会增加14%,大陆农产品对台湾出口大约会增加17%。  相似文献   

15.
WTO、CAFTA、NAFTA争端解决机制与ECFA争端解决机制在适用范围上具同质性,这为机制间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比较,除了整合出WTO、CAFTA、NAFTA三大争端解决机制共有的先进制度值得借鉴外,提炼出的三大机制各具的特色性制度亦颇宜借鉴。比较借鉴视角下,立足于ECFA成员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和现阶段两岸解决经贸与投资纠纷的主要方式这两个客观要素,通过对适用范围、争端解决机构、争端解决方式及程序、执行机制这四部分的具体制度设计务实地建构出ECFA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地区双边贸易发展快速,利益共同点广泛,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有利于双边经济社会发展。签署ECFA之后,中国内地企业进入中国台湾地区的壁垒会大为降低。本文通过ECFA对温州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和预测,指出新形势下温州对接台湾,加快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局部均衡COMPAS模型,利用两岸纺织品生产与贸易的相关数据,就ECFA对两岸纺织品生产和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ECFA对祖国大陆和台湾省纺织业的生产都会造成一定冲击,但由于两岸纺织行业规模的差异,ECFA对台湾省纺织业生产的冲击较大;ECFA对两岸间纺织品贸易会带来积极影响,但由于供需弹性、市场规模的差异,ECFA对台湾省纺织品出口祖国大陆的积极影响要远大于对祖国大陆纺织品出口台湾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ECFA是继CEPA后中国"一国四席"结构下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的新成果。与CEPA相比,ECFA的内容更加全面,结构更加完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尚未完全达到WTO有关一体化规则及中国入世承诺的要求,以及对双边贸易摩擦问题未予跟CEPA类似的制度设计等。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同时也就"一国四席"架构下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区域贸易自由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贸合作日益成为两岸各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学者们在两岸经贸合作机制选择方面有很大分歧。大陆和台湾同为WTO成员,两岸经贸合作的底线是遵守WTO规则,最高边界是最惠国待遇原则许可的范围。合作底线和最高边界所围成的空间,就是两岸可以选择制度空间。作者认为两岸共同市场是当前两岸最现实的选择,考虑到两岸特殊的政治经济现实,近期的目标应该定位在实现经贸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20.
《适用于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的临时原产地规则》作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一项阶段性成果,保障了彼此间的优惠关税待遇,也避免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免费搭车。然而其毕竟适用范围有限,规则设定局限。笔者认为应当结合我国区域贸易实践,制定适合两岸经贸发展的ECFA原产地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