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棕  叶珊珊 《企业研究》2011,(10):118-118
在这个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发展核心竞争力争夺科技制高点成为当今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先导性、可持续性、动态性等特征,因此,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着国家的未来,知识产权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文从美国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界定,及该产业对美国经济的重要贡献的分析入手,借鉴美国知识产权相关经验,结合江苏省自身条件,针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这一问题,提出发展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聚集的场所。本文在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与科技的融合体,其不仅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产业,还是关系到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全局性的产业。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灵魂,在推动经济转型、增创新优势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河南省为研究视域,深入分析科技创新在促进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当前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技创新促进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旨在提升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6,(19):13-16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一些势必在未来全球竞争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渐显现,为南京发展带来历史性重大战略机遇。本文从规模、技术水平、产业空间布局、前瞻性产业布局等角度分析了南京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并从企业创新、市场技术、成果转化等角度分析了南京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突破的瓶颈。并从政府前瞻性规划、商业模式创新、市场机制发挥、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国际化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本文基于对先进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和途径的研究,并结合四川省的产业现状,从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快速集聚资源、有选择地发展四个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以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借鉴"硅谷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营商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如今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不断加剧的全球化竞争以及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世界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战略,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积极抢占科技、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创新引领产业成为京津冀三地大力发展与扶植的产业类型,但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存在落差。人力资本作为核心创新资源,其投入水平与结构直接决定了产业创新绩效的高低。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本资源投入视角切入,建议以人力资本创新需求为导向,构建以北京为核心、津冀为两翼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协同创新模式,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面临新形势,广大内陆地区由此迎来了调整优化布局加快发展的新契机。近年来,内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布局的不合理现象也日益凸显。新形势下,区位因素日益成为内陆地区进一步调整、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最大优势,科技与人才则成为最大制约因素;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应遵循特色化、集群化、兼顾均衡的原则,采取与产业链布局优化相结合、与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相结合、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相结合的思路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对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其次要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路径,从而在此基础上综合构建,并采用科学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各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共同选择。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归纳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具备的几大特征,最后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战略性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实现,这有赖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运行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深层次课题。本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将现有的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予以综述,以期为进一步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政策、体制机制改革及加强科技创新等各项政策实施的逐步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加速成长壮大。本文重点分析市场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因素,研究市场因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利用SWOT分析模型,分析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环境状况,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如何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热门话题。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新兴行业。我们必须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方面,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在关键技术上获得突破、获取产业上成功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战略性资产在新兴产业发展中能够为产业带来竞争优势,在产业发展初期能够为产业发展找到突破点,为产业顺利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研发能力薄弱,国际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技术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各方参与才能加快研发步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立足创造性资产的寻求,建立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以突破发展技术上的瓶颈。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建立的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内向型国际化发展模式、外向型国际化发展模式、内外向型的整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较大突破,具备了部分产业的资源和前端优势。由于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光伏产业为例,着重分析江西战略性企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海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与不足点,提出了深入推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模型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形成背景 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为应对经济危机提出来的新理论,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认为不能完全局限在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上.还必须培育新的产业。第二,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大背景下,能源与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全球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对象。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第三,继四万亿投资规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推出后.  相似文献   

19.
本刊:在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质监部门在推进浦东新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区和国家改革示范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主要聚焦在哪些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业内动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出席会议并讲话。徐绍史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一个重要关口,既面临许多发展机遇,也有不少制约因素。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要科学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准确研判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