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必须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这是保证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中国的大国效应决定解决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中央指出.靠国际市场保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人自己的问题还是要靠自己解决。而要解决粮食问题,立足点应建立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中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由过去主要表现在提供国需民用充足的农产品转变为农民增收、启动农村市场。农民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农村是最广阔的国内市场 ,农民不增收 ,占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农村市场萎缩 ,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等目标都无从谈起。对于我们四川这样一个80 %以上的人口是农民的农业大省来说 ,农民的增收 ,更具有事关在全省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全局意义 ,是四川省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今年上半年 ,在我省经济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的同时 ,我省农民增收的态势发生了一些变化。1 …  相似文献   

3.
素有“天府之国”称号的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也是一个粮食大省。四川素有“粮猪安天下”之说,粮食生产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四川是我国西部最可靠的粮食和副食品生产基地,种植业中粮、油、棉、麻、蔗、桑、菜、果、茶、花、药、烟等均具有相当的优势。四川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3%,列全国第三;作为畜牧业大省,四川省的生猪出栏头数居全国第一,每年近7000万头。生猪的养殖、畜产品的  相似文献   

4.
1.我国草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到西藏一线以西地区。包括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等省牧区在内的经济发展,对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族团结、边疆巩固,都具有重要意义。牧区经济的主体是畜牧业。本文就制约牧区畜牧业发展的若干带有共性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一、增长的需求与停滞的供给  相似文献   

5.
乡镇是我国农村最基层一级的行政区划,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无论是农业基础地位的强化,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是以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乡村社会向城市化社会的转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实现,都要落脚到乡镇自身的发展上。乡镇的发展状况如何?对于四川这样的农业大省、内陆省份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1992年以来我省大部分市、地开展了撤区并乡建镇工作,这是建国以来在全省范围  相似文献   

6.
李丹  尹恒 《农业经济》2004,(8):24-25
四川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长期以来,由于“人多地少”,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农民收入持续偏低。于是,“劳务输出”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手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在四川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挑战,认真总结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采取科学的对策,进一步提升四川劳务输出的水平和效益,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四川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高瞻远瞩 ,统揽全局 ,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 ,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对于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国防 ,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千年伊始 ,龙腾盛世 ,万象更新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催人奋进。四川是我国西部的一个人口大省 ,也是一个资源大省。改革开放 2 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提前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四川土地资源的特点 1.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四川幅员面积8.5亿亩,人平8.5亩,比全国少40%,有耕地9,512万亩,人平0.92亩,比全国少1/3。全省可供开垦的宜农荒地很少,而且都分布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开垦利用难度大,四川是全国人多地少最为突出的省分之一,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土地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很不匹配。西部高原和南部山地约占54%的幅员面积,只有6%的人口;东部盆地只有46%的幅员面积,却居住着94%的人口。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近两年来,我们这里有些夫妇超生了孩子后,为了逃避罚款,就把超生的孩子托付给他人抚养。他们认为这样就不用承担超生的罚款了。请问,国家政策是否允许这样做 ?   (读者:刘东 ) 刘东同志: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生育第二胎,必须要符合国家和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的有关计划生育的规定,如果不符合生育条件而生育了第二胎,不管是自己抚养,还是送给他人抚养,都要按照超计划生育论处,并且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凡是不符合收养子女的条件,又坚持要收养子女的,也属于超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一、开发立体农业是人多耕地少的地方发展农业的一条出路。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而四川省又是拥有1亿人口的大省,人均耕地少是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全世界人均耕地5.5亩,全国1.5亩,而我省不到1亩。我省山区、高原面积大,农业生产条件差;盆地、丘陵面积小,早已出现过垦现象,没有什么可开垦的荒地。近年来,我省耕地减少速度是很快的。虽然各级政府一再加强土地的管理,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各行各业用地的增加,耕地还会逐渐减少。目前,四川人口正面临生育高峰期,在2000年前,人口还是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耕地要减少,人口要增加,人均占有耕地将越来越少。因此,人均耕地严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基本解决了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9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占我国人口1/3、耕地1/2和粮、棉、油、肉等主  相似文献   

12.
一、山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山区综合开发的重大意义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9.]3%;山区的人口也占全国人口的56%,并且现有的5800万贫困人口大多也集中在这里;全国1561个山区县中,有496个是贫困县,占了山区县的1/3等等。这些客观因素使得我们要想全国经济繁荣,百姓致富,就必须让山区振兴起来。山区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中国整个国家也就有了新气象。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着山区的建设事业,不断探索着改变山区面貌的振兴之路,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山区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山区的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3.
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主产省。四川。省粮食总产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五位左右.粮食总消费量位居第一位,承担着服务西部、保障藏区、支持泛珠三角粮源供应等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新中国建立以来 ,湖南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其成绩斐然。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为湖南经济腾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展望 2 1世纪 ,湖南要完成从温饱到小康、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使命 ,继续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省6 4 6 5万人 ,农业人口 52 4 9 94万人 ,占总人口的81 2 1 %,这意味着全省的发展、全省人民的小康乃至全省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质是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在农业人口占绝大部分比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基本解决了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9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占我国人口1/3、耕地1/2和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1/2的广大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加速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我国90年代面临的战略任务。但对这类地区深入的理  相似文献   

16.
时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几乎是无孔不入。我国农村虽然远离国际金融,但是也间接地受到打击。尤其是有大量劳务输出和加工贸易密集的地区,如湖南,四川、江西、河南、安徽、广西、广东的西北部等。由于受出口加工业订单减少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他们的生计立刻成了问题。更不用说每年农村新增近千万的劳动力都要寻找出路,现在这些都遇到了困难,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的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占了将近全国人口的一半,农村安定,国家就稳定了一半。所以大家都要关心危机中的农村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农机化资金投入的现状及对策刘祖荣,陈林仙,胡德理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着重要地位。农机行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均...  相似文献   

18.
不管住在城里还是乡下,我们每个人对农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我国农村能否持续发展,农民收入能否普遍提高,是我们一直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个省、自治区,约占全国领土的30%,1987年人口7492万,约占全国人口6.93%。西北地区在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规律,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西北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在目前治理整顿的背景下,立足于全局来研究西北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政策抉择,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乡镇企业:通向小康的桥梁 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  相似文献   

20.
四川“民工潮”的跟踪调查与研究陈武元,杨俊辉四川是一个拥有1.1亿人口,9000多万农民的大省,是当今我国“民工潮”的主要源头之一,对中国经济运行和持续发展影响极大,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地位。因此,以四川为基点和背景开展“民工潮”的跟踪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